APP下载

中日体育类院校足球队组建与其本质性区别的研究①

2014-12-17俞东寿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2期
关键词:足球队俱乐部球员

俞东寿

(东华大学体育部 辽宁沈阳 110004)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得非常广泛与普及,是一项综合性的团队项目;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特性等多方面的特征。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国家都有着本国特有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足球参与人口和青少年的足球水平也是直接反映和体现在了一个国家足球的综合水平层面上。随着,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后备人才培养也是从相对单一的体育学校的培养,发展成为多个培养机关一起分担任务的培养体系。其中包括,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梯队、各地知名的足球学校、各个足球传统学校的运动队等。党和国家也是发布《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等多个文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校园足球的环境。2009年中国足球协会是获得了《推广校园足球》方面的国际足联的大奖,近年在全力推广着中国的校园足球。

作为我们的近邻,日本足球职业化的时间(1993年)上和我国是相差无几,但介于他们的准备时间长、基础巩固、计划周密等各种方面的原因,距职业化21年的今天,日本的足球水平是日益进步。近几年,日本依靠的是强大而扎实的校园足球体系,培养出了大量的世界级球星。包括中田英寿、大久保嘉人、稻本润一;现役的远藤保仁、冈崎慎司、香川真司等都是从校园足球走出来的球星。这也反映了日本校园足球培养的强大实力、坚实的培养基础和青少年培养体系。

日本的足球运动员成为职业球员的道路基本上有三种,一种是从高中球队升至职业球员;第二种是从大学球队成为职业球员,第三是从J联赛职业俱乐部的梯队成为职业球员。

在J1联赛效力的460名球员(外援除外)里面121名选手是高中联赛出身的球员占全部球员的26.3%,174名是大学生出身的选手数最多占37.8%,出自职业俱乐部梯队的选手是165名,占总人数的35.9%。由此看来J1联赛还是以学校为主要的机构来培养职业足球运动员。

作为日本九州地区校园足球的代表,鹿屋体育大学是足球的传统强校,2011年开始连续两届获得了九州地区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冠军,是全日本足球大会球队当中为数不多的体育类院校,是非常值得分析和研究的球队之一。

该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以中国的上海体育学院和日本的鹿屋体育大学足球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比较法对两所学校的组建、训练等情况做一个比较,找出两所学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今后的体育类院校足球队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和资料。

1 两所学校的介绍

1.1 中国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学院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院、武术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运动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8个系(院)以及1所附属竞技体校;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编导、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英语、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康复与健康等14个本科专业,学生(本科生、研究生)近5000多人(2013年)。

表1 J1联赛运动员成为职业球员的出身比例(2012年)Table1 The roots become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 in Japan(2012)

表2 两所学校的训练时间及硬件设施Table 2 Different of Training and Hardware in SportsCollege ofShanghai and Kanoya

1.2 日本鹿屋体育大学

鹿屋体育大学成立于1981年,它没有像上海体育学院那样悠久的历史,但确是全日本国内唯一一所国立的体育大学,现师生全部774人(2013年3月为止),坐落在日本九州地区最南部的鹿儿岛县鹿屋市。这所大学主要有武道学部(包括传统剑道、柔道、武道文化、武道史学、武道教育学等专业)和体育学部(包括体育教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医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两大课程。

2 学生的入学渠道

上海体育学院每年施行优秀运动员推荐入学(包括足球队)的制度,报考竞技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要通过符合上海体育学院标准的体育分数和理论分数线,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选拔(体育教育专业报考生需另参加上海体育学院规定的体育考试)。

鹿屋体育大学也和上海体育学院一样有着优秀运动员推荐入学(有鹿屋体育大学校内的专项考试和理论考试)的政策;其他学生通过日本的普通大学应届的升学考试进行选拔,所有学生参加鹿屋体育大学规定的体育考试的加试。

3 专业设置

中国的大部分大学(也包括上海体育学院)入学的时候都是先定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转到别的专业,某种意义上来说基本上专业是定死的。

鹿屋体育大学体育学部的学生(包括足球队队员)一直到大学二年级上的都是全校统一的必修课,到了大三第一学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包括体育教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医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导师和研究小组,更深层次地学习专业知识,真正做到了专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学分、论文等各方面都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其专业的学业并授予体育学学士学位。

4 两所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基本构成

上海体育学院足球队以往都由有着各个省市的专业队、体育学校经历的学员(必须是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级别的运动员)和应届的高中学生(少数)所构成。现学校足球队人数(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为约50多人,还有约20名的女子足球队队员。(2013年至现在)。

鹿屋体育大学则是以日本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基本的构成是以参加过日本高中联赛的学生球员为班底,再由各个J联赛俱乐部梯队的队员(少数)组成。全部足球队成员为78人(到2013年3月为止)。

日本国内像中国式的体育学校和民间足球学校的数目并不是很多。所以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校校园里以学校运动部成员的身份来进行训练。其中包括训练、大大小小的比赛所需要的大部分费用,全部由学生自己承担,直到他们毕业或成为专业选手为止。这也是刺激训练质量和保持良好训练态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5 两所学校足球队队员的培养目标

两所学校的运动员训练和培养目标上面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上海体育学院竞技类的运动员以自己的专项与理论相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日常的训练和学习,为今后当教练员或在学校担任体育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国的体育类院校里培养出的职业运动员是比较困难,也是非常的罕见。

这个跟日本的大学(包括体育类大学)有着本质性的差距。鹿屋体育大学毕业的学生里面有多名在日本国字号球队和国内的专业队效力的运动员和现役的球员。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两名鸟栖队的现役球员和曾多次入选过中国国奥队,曾经效力于J2联赛北海道队的北京籍中国球员徐晓飞。

6 两所学校足球队训练情况方面的对比

6.1 两所学校足球训练时间及硬件设施的比较(见表2)

6.2 两所学校足球训练内容的比较

6.2.1 热身 (Warming up)上海体育学院:以大约20~30min的跑圈,配合各种小游戏。鹿屋体育大学:则利用至少30~40min的时间,结合跑圈、小游戏等。

6.2.2 训练内容(Training)

上海体育学院:大约以30~40min左右,大部分时间以科化足球的训练方式为主,偏侧重于队员的基本技术以及战术练习。

鹿屋体育大学:大约利用60~70min的时间,训练大至上分两个部分。一个是以身体的直接对抗为主的练习;还有一个是以小范围、小空间里的传带球为核心的控球练习为主。其意图在于培养增强球员的身体对抗能力和提高锻炼球员在逆境当中保护球的能力。一般一周有一次的训练课会安排在健身房,让球员自行进行肌肉的锻炼。

6.2.3 训练比赛(Game Match)上海体育学院:每次训练一般都有平均30~40min的小比赛。鹿屋体育大学:每次训练平均一个小时左右的队内对抗赛,包括大、小场地。

6.2.4 训练结束(Cool down & Stretching)

上海体育学院:每次比赛结束,利用10~20min的时间,进行调整,总结训练内容。利用慢跑、原地伸拉等环节使全身的肌肉和骨骼得到放松。

鹿屋体育大学:每次结束利用至少20min的时间,总结训练内容。也是利用慢跑、原地伸拉等动作,完成结束运动。注重肌肉拉伸和关节的放松,非常强调Cool down & Stretching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

6.3 训练所需要的费用

上海体育学院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的费用是大部分都是由学校来承担;相反,鹿屋体育大学足球队出去比赛的费用、日常的训练费等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来承担,一小部分的费用是校方来进行辅助。

6.4 俱乐部形式的运用方式

鹿屋体育大学还有着以学校名字(National Institute of Fitness and Kanoya)的头一个字母所起的NIFS所命名的一个区域的足球俱乐部。这个足球俱乐部和分布在日本各地的“地域体育俱乐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其主要目的之一为培养专业的足球运动员。这个是这所学校的特色之一,是最有特点的一个环节,也是跟国内的许多大学的运营体系大有区别的一个地方。

因为鹿屋体育大学所在的鹿屋市是仅拥有约10万人口的小城市;以农业为主,交通手段也不是很方便;这也导致平时小学、初中、高中的足球队,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赛和交流甚是少得可怜。所以考虑到包括这一点在内的诸多因素,也为了满足青少年对足球的渴望和梦想,鹿屋体育大学成立了以鹿屋市所在的大隅地区为主要培养范围的地域足球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作为以大学为基地的一个区域的足球俱乐部和日本其他的地域体育俱乐部有很多相似点。首先,以培养专业的足球人才为首要任务之一;其次为升学和锻炼身体,和其他区域小朋友的交流为主要的目的。鹿屋市和周边小城市的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热爱足球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之后都能成为这家俱乐部的成员。所有的训练都是在每个周一、周三、周五的放学后的时间段进行。

学生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家俱乐部训练,大至有两个主要的目的。第一个目的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专业足球运动员,哪怕成不了专业选手也能以足球方面的特长考进较好的大学。第二个目的是孩子在足球方面虽然没有太多发展的余地,但也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足球运动,从中获得踢足球的乐趣,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爱护集体的优良品德和团队精神。在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随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在学习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下给他们灌输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此俱乐部的所有训练和管理都是由鹿屋体育大学足球队的队员所负责进行,所用的器材设备也都是和鹿屋体育大学足球队共用。这也为将来梦想成为足球教练员和体育老师的鹿屋体育大学本校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经过在大学期间对不同年龄段球员的训练和管理,为以后的足球指导和管理工作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上海体育学院也拥有由自己的学生所负责进行训练的足球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是包括体育新闻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康复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非体育专业热爱足球的学生。俱乐部满足了学生们踢球的欲望,提高足球基本技术的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俱乐部。上海体育学院的足球俱乐部以辅修课的形式进行,由自己学校的学生进行训练和管理,主要的指导和训练人员为本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这个也为他们以后继续从事足球事业和教师职业创造了非常难得的自我锻炼的机会。

当然鹿屋体育大学也有着针对非足球专业学生为对象的足球选修课。

7 结论

7.1 关于两所学校足球队的组成

上海体育学院足球队招生大多数是以有着各个省市的专业队或者体育学校经历的学生为主,至少具备国家二级运动员或以上水平的队员,加上少数的应届毕业生学生球员所组成。鹿屋体育大学则是以应届的学生球员为主,加上少数的各J1联赛俱乐部梯队的球员。

7.2 关于两所学校足球队的训练

训练的培养目标上面,上海体育学院是着重培养足球教练员、体育教师等指导教育型的人才为主;鹿屋体育大学也是以培养教练、体育教师为主要培养目的的基础上,把培养专业的足球运动员也视作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当中也自然地偏向于身体素质训练和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

两所学校平均训练周期和时间上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训练周期和时间上,鹿屋体育大学要比上海体育学院训练周期和时间要长。

训练内容上,上海体育学院大部分时间是以技战术训练为主;鹿屋体育大学则是以技战术练习为辅,平常训练一般是以加强体能和提高身体对抗的训练为主的方法来开展训练和比赛。平时的训练当中非常注重和强调球员和球员之间的身体对抗,在逆境中拿球、控球、运球的练习。训练结束后非常注重和强调训练后的结束环节,使训练时紧张的全身肌肉和骨骼、神经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拉伸。

日常的训练和比赛时的路费、会费等大大小小费用大部分都是由学生自己来承担,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才由学校来资助,上海体育学院恰恰是相反。

7.3 关于以地域学生为对象的足球俱乐部

鹿屋体育大学有着自己学校的教练员和学校足球队球员组成的指导班子来独自运营的足球俱乐部。以日本的大隅地区为主要的招募区域,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为主要的对象;以日本地域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着足球俱乐部的运营与管理,也是满足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踢足球的欲望,给他们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一贯倡导着以“终身体育”为目的的“快乐足球”的宗旨,但培养对象是以培养专业的足球运动员为主,培养他们的足球兴趣为辅。

8 建议

中国的足球人口日益减少有着很多种原因。其中包括中国国内很多地区足球场地稀少等硬件条件,学生的家长和球员对足球运动的理解,球员退役后的无保障,等等。是学生家长们以及球员们对足球的理解导致了足球人口的下滑,还是足球人口的减少导致了中国人对足球意识和理解的下降?这是值得研究和摸索的问题,也想作为今后的课题。

今后我们要高举党和国家的旗帜和思想,首先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和目标,努力开展校园足球。先让学生们理解足球的乐趣、快乐体育的思想、足球的正面影响和作用,再给他们灌输《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概念,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喜欢足球这个运动。

今后我们要构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校园体育为基础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培养体制。要做到这一点,将要更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外国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多借鉴以校园为基础来开展体育活动的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为国内的青少年培养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和资料。

[1]Hassm én P,Blomstrand E.Mood state relationships and soccer team performance[J].The Sport Psychologist,1995(9):297-308.

[2]鱼住广信,郑宏伟.关于中国的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分析[J].兵库大学附属研究所报,1999(5):48-71.

[3]影山健.日本孩子们的体育问题点[J].体育社会学研究,1987(7):1-45.

[4]白翠瑾,石川旦.关于日中两国中学体育的目标和内容的比较研究[J].仙台大学体育研究,2005(6):1-7.

猜你喜欢

足球队俱乐部球员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我不只是球员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北京女子足球队中的应用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团购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