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研究①

2014-12-17王秦英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2期
关键词:实训体系职业

王秦英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广东东莞 523808)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而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学校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再次强调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并重点指出要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要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首先必须有清晰的定位,根据市场调查分析未来社会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目标、内容、保障条件、管理、评估等方面的统筹安排,初步形成相对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就业而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职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

1.2 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比较法进行研究。

2 高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构建

2.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2.1.1 高职教育的总体发展形势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教育部“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表1 高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体系构建

2.1.2 高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的合理准确定位,是系统科学地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主要从认知目标(专业认知、课程认知、实习认知)、职业能力目标(基础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职业素质目标(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团队意识、时间观念、效率意识等)三个方面展开。结合实践教学开展的不同课程和形式,教师要对其进行具体细化。

2.2 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的设置与安排、组织与实施,必须协调统一、阶段式逐步推进,应尽可能做到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并与实践教学目标高度吻合,紧密融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目标、紧密融合基础实践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在6个学期的教学里:第1至2学期应进行基础实践教学,以培养基本认知能力和职业基础能力;第3至5学期以专业实践教学为主、以综合实践教学为辅,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第5至6学期为顶岗实习做准备工作,以综合实践教学为主,培养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3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指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设备和学习环境等组成的支撑保障体系,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

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或深入企业、行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和学习,努力提高实践教学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根据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聘请企业、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教练、管理者等作为兼职教师,传授实用、管用的技术技能。通过这两方面的沟通与整合,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在于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专业所需人才。譬如,加强与健身俱乐部、酒店康体中心、社区、体育产业公司、体育行业协会、培训中心等的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营造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的良好氛围。

2.4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指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质量监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总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着反馈和调控作用。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相比,制约因素多、涉及面广,管理过程复杂、可控性差。因此,要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建立管理体制明晰、管理队伍优良、管理制度健全、教学文件规范、评价指标科学、监控体系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在实践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2.5 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举措。科学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应从两个方面完善:其一,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包括校内、校外、理论和技术等各种考评指标体系等。其二,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堂评价体系,包括课前任务、教学文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相关指标与权重等。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学校内部的教学督导评价、系部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对实践教学进行综合评估。

3 小结与建议

3.1 小结

高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实践教学目标的合理准确定位,是系统科学地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的设置与安排、组织与实施,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双师型素质教师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是实践教学的有利保障。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得以有规范、长效发展的必要举措。

3.2 建议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紧紧把握市场需求;保持前瞻性、实用性、针对性、系统性。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学校自身情况出发,了解地方,抓住自身和地方的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打造一支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师队伍,致力于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共同提高。有计划、有目标地稳步推进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有利的条件保障。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职业技能大赛的平台和机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积极推进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即课证融合。

[1]秦学礼,涂三思.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3(3):46-48.

[2]黄泽钧.论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3):155-157.

[3]郝晓蕊.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2):98-100.

[4]黄玲青,钟承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7).

[5]林小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8):23-26.

猜你喜欢

实训体系职业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