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率与乳酸相关关系指导速度滑冰训练的研究
2014-12-17刘志二
刘志二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短道速滑运动员女12人,年龄16~26岁,国际健将,其中世界冠军2人。训练年限8~12年。
1.2 研究方法
测试备战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期间陆地训练、冰上训练,训练后即刻心率与血乳酸逐级负荷实验采用自行车。
2 研究结果
2.1 训练手段和不同训练周期运动员负荷后的即刻心率与血乳酸测试结果
如表1所示。
2.2 冰上逐级负荷后心率与血乳酸测定结果
试验方法2∶400m场地,每级负荷为4圈,初速度要求46s/400m,每级递增速度为3s(见表2)。
2.3 滑板逐级负荷后心率与血乳酸测定结果
试验方法1:负荷手段为滑板,起始速度30步/分,每级递增4步/分,共要求完成五~六级,每级负荷时间为3min,取即刻心率,血乳酸取2min耳血,间休3min。本试验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机能评定,即乳酸速度曲线;二是测定运动员应用滑板训练时的AT阈值。经测定,该运动员AT阈速度为36步/分。如用心率做无氧阈值,则其阈心率为155~160次/分。这个心率值作为AT训练显然是不适宜的,同时本例运动员Ⅰ、Ⅱ级负荷的心率并未因负荷强度的递增而上升。
2.4 对不同负荷方式和不同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血乳酸相关
如表4所示。
3 讨论
很多研究资料证实,负荷后的心率与血乳酸排泄量密切相关,其相关程度高达0.9左右。该文所测的结果是高水平速滑运动员在各种方式训练后对不同负荷强度的测试数据。经分析,其相关程度略低于或明显低于以往报道的资料。
表4为国家短道速滑队女运动员进行不同层次的负荷强度训练后即刻心率和血乳酸测定结果。主要为陆地训练和冰上专项训练两大部分。总体样本显示,随着负荷强度的升高,心率加快,血乳酸相应上升,将表1中血乳酸值和心率相对照后即可发现,采用负改善腰、肩、头、颈疼痛,减少骨质疏松,强筋健骨,控制、减轻病症。可以缓解压力,帮助睡眠,消除紧张。可以强意志、调感情,愉悦身心,促进团结进步等。
表1 不同负荷手段乳酸能训练测试结果
表2 逐级负荷后La与HR值
表3 逐级负荷后La与HR值
表4 各种方式的乳酸能训练La与HR线性回归计算结果
表1 睡眠质量统计表(n=40)
表2 饮食情况统计表(n=40)
表3 心脏功能统计表(n=40)
表4 运动能力统计表(n=40)
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到,徒步运动者一般运动时间把控在60min之内,也是较为科学的运动时间。中老年人在运动时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渐增加运动量,这样方可达到锻炼的效果。
3 对策与建议
徒步运动对中老年女性的健身价值意义深远,从微观层面来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在运动中结识更多的朋友,促进身体和心理朝良性方向发展。比如某小区已经连续四年举办和谐人居健康人生的主题徒步活动为小区的业主和物业打造一个沟通和交流的人际交往那和谐平台。徒步运动从宏观层面来讲,对转变中国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也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就开封市徒步运动队来说,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没有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健身人群时间尚未严格统一。希望开封体育局能够重视起来,加大徒步运动的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群体投入到健身大家庭。应不断建全我国社会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体育锻炼意识。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大家都运动起来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才能尽早实现。
4 结语
绿色、健康、和谐是徒步运动队的主题;幸福、时尚、个性是徒步运动队的主色调;提高国民素质是徒步运动的基础。希望这条充满希望的绿色健身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是生活方式,而徒步运动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中老年人投入到徒步运动中来,感受到的是快乐、活泼、向上的动力,希望通过徒步运动使人民真正成为绿色体育运动的忠实者,言传者和推行者。只有这样,绿色体育才能够吸引、组织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1]张永祥,辛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开展徒步运动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7(32):529.
[2]马良.论女性参与徒步运动的意义优势与挑战[C]//第三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2012.
[3]杨家根,杨文革.徒步运动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145-5146
[4]张晓,彭放.“暴走”运动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4(5):139-140.
[5]郝光安,钱俊伟.浅析徒步运动的当代社会价值[C]//第二届国际(中国)徒步论坛论文集.2010.
[6]王强,路峰,曹厚文.大连市城市居民徒步运动的文化解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S):65-68.
[7]张友毅.绿色体育活动对国民健康素质提升影响研究—以大连市民徒步走现象为例[J].体育科技,2013(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