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中研究式教学法的优化策略
2014-12-16魏秀芳
魏秀芳
摘 要:通过上面几个方面的实践,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增强,化学课的质量逐步提高,对于兴趣教学的探索还待今后不断地深入。
关键词:物理课堂;研究式教学法;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344-01
我国古代教育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教学”。初三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启蒙入门阶段,对于启蒙阶段的教学,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广泛发展时期,一旦发展成乐趣,就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就会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平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初三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急切期望了解什么是化学,学习化学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等问题。我抓住学生这种求知心理认真地设计了两节绪言课。
第一课时开始,我不急于介绍化学是研究什么的,而是先演示镁带的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实验所观察到的夺目强光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绿色粉末变黑色)等奇妙的现象,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鼓舞了学生的激情,我顺势又引导学生对比镁带燃烧后的生成物和镁带的不同、碱式碳酸铜颜色的变浑浊及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其它物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化学要观察实验现象。在学习对常见的两种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再来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课时,我们给学生介绍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奔腾的铁水,飞溅的钢花、五光十色的塑料、巧夺天工的合成纤维、除病去疾的化学药品等都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得到;防火、防锈、污水净化等离不开化学;在化害为例、变废为宝方面化学更是大显身手。我们还结合青少年喜爱科学幻想的特点,告诉学生人类不但能合成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也能合成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物质。人类幻想将来实现人工合成“粮食”并不是空想,只要我们掌握了“酶”,就可以将植物内复杂的变化应用于生产人造淀粉,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估量的大革命。使学生不但认识到化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肩负的光荣使命,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实验 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从具体的物体和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从对具体事物和经验的兴趣发展成为对整类物体和经验的兴趣。”可见,通过化学实验引起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发展学习兴趣,是符合培养学习兴趣规律的。学生喜欢做化学实验,化学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设法运用这一有利条件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初三化学学生实验从基本操作训练开始,学生对以前从未见过的各种化学仪器都感到新奇,便想用手摸一摸,自己动手练习操作。这时我认为不要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严格按操作要求去练习,以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配合元素知识的学习,我在前半个学期安排学生做氧气和氢气的性质和制取实验,这是仪器安装较复杂、操作要求较综合的实验,也是较难做的实验,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实验,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册,经验查填写的实验报告册无错误后,再提出一些实验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为什么制氢气时采用这样的仪器装置,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操作顺序进行,为什么使用锌粒与稀硫酸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等。经过预习、思考、安装、检查等步骤再进行操作,既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做化学实验的兴趣。
2、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把学生吸引进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每堂课教师一走进教室,就有不少学生围绕过来,异口同声地问:“今天这堂课做哪个实验?”下了课,有的七嘴八舌议论着刚才的实验,有的默默地回味着那些奇妙的现象。我们抓住学生喜欢动手实验的心理,注意实验教学的深化工作。如做金属和盐之间置换反应的实验,铜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而铜在氯化银的水溶液中并未发现置换出银的现象,为什么呢?经过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金属活动性的差异是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内因,铜确实比银活泼,但铜要从银盐中置换出银是有条件的,必须从银盐的溶液中才能置换出银,而氯化银虽属银盐,但不溶于水,不能配成氯化银溶液,所以铜不能从中置换出银。这说明内因通过外因才能起作用,经过对实验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步骤,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使学生通过实验能有所得,会更加兴致勃勃地学习化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使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3、化整为零,突破难点,稳定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是化学用语,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及溶液的有关计算。对于这些难点的克服,我们采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分类总结知识点,强化训练等方法,分散难点,突破重点,减轻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所产生的暂时兴趣,经过有目的的思维加工形成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学生反映说:这种方法既轻松又愉快,愿意学习化学。
(1)从头抓起,化整为零。从绪言课开始,就将所接触到的试剂用中文读音与元素符号、化学式共同交代,结合外语发音,通过读、写、练,要求学生记住。这样每上一节课,学生便掌握几种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克服了到第二章第三、四节一下子要掌握24个元素符号及不少化学式的困难,同时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溶液的有关计算,进行分类总结、指导练习。
(2)介绍顺口溜,利于记忆,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熟记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价都是一些数字,记忆起来枯燥乏味,非常难记,我们把常见的化合价编成顺口溜。如: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铁有二三铜二价;单质零价要记清。还有原子序数顺口溜,酸、碱、盐溶液的溶解性表顺口溜,金属活动性顺口溜,常见原子团化合价顺口溜等。在课堂上让学生齐读、朗读,这种方法印象最深、甚至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