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杀手的潜伏与危机

2014-12-16本刊编辑部

齐鲁周刊 2014年49期
关键词:双心心血管病名人

本刊编辑部

中国“心病”: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出了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心血管病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数据表明,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大约有2.3亿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约300万人,远远排在肿瘤类疾病之前,并不断呈上升趋势。

被心脏病夺去生命的名人不少,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皆因心脏病离世,此外,马季、迈克·杰克逊等演艺名人的英年早逝也与心脏病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些身家不菲,非富即贵的名人即便有着更好的医疗条件,但在心脏病面前依然无能为力。

心,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肠与心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在文化意义上,虽然大脑是人体的中枢,但更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心脏的偏爱,超过了大脑。可以说,心脏塑造了人类文明。

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台精巧的机器,心脏可以算得上这部机器中最为精妙的器官之一。在冷冻技术、体外心肺循环技术没有发明之前,心脏手术十分困难,一度被认为是禁区。奥地利著名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曾说过:“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即便如此,医生们也没有被吓退,心脏外科技术在20世纪蓬勃发展起来,针对心脏病治疗,中西医理论往往不尽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中医讲究“与疾病共存”、“自体修复”,西医则大多主张并注重技术手段。

医学界正在达成一个共识:心脏病不只是心脏的病,身体的其他问题可能导致心脏病。肥胖,焦虑,生物钟,天气,睡眠,药物,遗传……我们的“心病”到底源自什么?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有没有融合的可能?

“社会心脏的解剖”:

一种现代病、商业病、文化病

看似体魄健硕的“登山家”王石的心脏里其实装了六个支架,而他在日本看病的经历也让人们对我们的医疗和社会生态颇多反思。

数据显示,心脏病在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发病率也越高。而所有现代病都是生活方式病。“与心脏病有密不可分的还有不少,比如焦虑、抑郁等。” 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主张创办双心门诊,也就是心脏和心理双科综合门诊,希望能先从心理方面尝试为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工作。济南心脏病专家闫素华则认为,心脏被称为“焦虑的专门器官”,其疾病往往受到心理和情绪的影响更大。因此,相比治疗方法的进步,她更看重心脏康复和“双心门诊”的推广,而人们也应该检讨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社会文化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心脏甚至骨髓,情绪、环境、生活方式都能左右病理状况。心脏病的诊治也是一门“社会心脏的解剖”过程。

生活方式只是文化的潜表层。我们需要在理念层面进行东方式反省与回归,找到一种让大家都舒服的生活方式,让大自然也舒服的生活方式。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心心血管病名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基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的双心医学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关系探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