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企业转型面对怎样的悖论与矛盾?

2014-12-16张瑞敏

中国连锁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海尔价值时代

张瑞敏

现在的创新,不像过去在原来基础上的继续递进式的演进,而是彻底的破坏性的。

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现有的管理模式都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所以海尔要探索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有三个问题:一、为什么一定要颠覆一定要创新?所有企业都是时代的产物;二、怎么去颠覆创新?因为没有现成的指南或模式可供参考,所以只能探索试错;三、在探索试错的过程中,目前要面对的矛盾和悖论是什么?

必须要踏准互联网时代的节拍

只有赶上时代节拍,企业才可能做起来。海尔能有今天的一点成绩,就是踏准了传统时代的节拍,但现在能不能踏准互联网时代的节拍,还是个未知数。

国外一家媒体问我如何看百年企业。我说,所有百年企业都是多次自杀重生、涅槃的结果。企业要做到百年很难,时代在不断变化,用昨天的办法做今天的事肯定不行。

《桃花扇》结尾中的《哀江南》也有一句类似表达,“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在互联网时代,“楼塌”得非常密集。柯达,百年老企业,美国文化的象征,塌了;摩托罗拉的全球第一很快就被诺基亚取代,而诺基亚还没有坐稳第一的宝座,就被苹果取而代之。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踏准时代节拍。踏准节拍不是指有时代的技术,尽管技术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观念。

而互联网时代主要的特征有三点:

1、零距离。过去,厂家销售好不好,广告很重要。但现在,所有用户都可以直接和厂家联系,网上所有产品都可以知道,所有价格都可以比较。“互联网消除了距离”,消费者能够很便利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使得个性化定制的价值日益凸显,而大规模制造的“零区别”就行不通了。

2、分布式。资源不是集中在某处,而是全球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它颠覆了法约尔的内部职能再平衡主张。因为,你不需要内部平衡,而是要全球平衡。

3、去中心化。每个人都说我是中心,谁都可以发布意见成为“主播”。它颠覆了科层制。去中心化的实质就是去领导。员工掌握的信息不比你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海尔把中层都要去掉。

现在的创新,不像过去,是在原来基础上的继续递进式的演进,而是彻底的破坏性创新,它有三大特征:无可遵循的战略;无法控制的增长;无法阻挡的发展。如果你抓住了一次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必须赶快找下一次,否则你会被颠覆。

试错:战略、组织与薪酬

海尔的战略怎么变?从原来的科层制——上级下达命令、下级执行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人单合一。“人”就是员工,“单”就是用户,“合一”也就是要内部员工和用户连接起来,给客户创造价值越大得到越多,创造越小得到越少;如果不能够创造价值,就应该离开。

海尔的员工如果看到市场机会,可以不再听上面领导的,可以自己出来创业。只要你有用户,其他的资源也未必要在海尔内部,代工、设计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洽谈。现在用户都在网上,可以直接交互。

我们提出了“企业即人,人即企业”,意思是为所有人搭建一个创业平台,把海尔做小,小企业在市场上成长,变成大的企业。小企业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造,在迭代中实现引领。传统时代的产品开发是“瀑布式开发”,时间长,不可逆,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研发指责采购,采购归咎制造,制造对销售不满。迭代开发是一边开发一边与用户交互,实际是一个用户参与的试错过程。

传统的“宽带岗级薪酬”最大的问题是与市场不挂钩。现在,海尔自己探索出了“二维点阵”,横轴是一般企业都采用的“企业价值”,如销售收入多少、利润多少、市场份额多少等等。纵轴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价值”、“网络价值”。顾客和用户是两回事:顾客与企业的关系止于交易完成;而用户从前端设计开始全程参与。用户的价值在于它的网络价值。

用户会不断记录他们的需求,我们要根据这些需求不断地去改进产品,和用户共同演进。

海尔把网络价值分为三个关键点:迭代、拐点和引领。“迭代”,就是要跟用户交互起来;“拐点”,即网络效应爆发点,进入此阶段后企业发展就势不可当;“引领”,引导用户跟你走,一定要成为原住民,成为赢者通吃的元赢家。

此外,我们把国际通用的360度评价体系也放弃了。当初,我就说这个恐怕不行,在中国文化里一定没用。现在,我们改为用户直接评价。例如,海尔物流给用户的承诺是“按约送达,超时免单”,力度非常大,使得企业自动高效运转起来。

机制一定要设计好,不要让员工和公司博弈,不要和上面博弈,让他自己和自己博弈。千万不要和部下博弈,可以设计机制,和他博弈绝对博不过。

海尔管理创新的目标是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不再是传统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而是平台,一个快速配置资源的框架。当然,前提是能不能让所有人都得利,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平台化的目标是生态圈而不是一个管制圈。生态圈是什么?就像一个森林,树木每天都有死,但每天也有生,总体充满了生气。过去的企业是修剪过的花园,看起来很好看但没有个性。

员工原来是什么?是执行者,叫干什么就得干什么。现在应该人人是创客,是把个性化与数字化相结合的创业者,因为互联网可以集合很多资源。

所有的用户,都有他的个性。整齐划一的产品,那不行。消费者现在是“在购物”,不是“去购物”,随时随地,在家里,车上,走在马路上,都可以购物。而且,如果体验不好,就能把他的感受变成新闻直播,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在我看来,跨文化的融合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你能够尊重人,不管哪个国家的人其实都一样,就好比人有吃西餐,有人吃中餐,但营养是它的本质。

悖论和矛盾

美国《连线》杂志创刊主编凯文·凯利来到海尔交流。他认为,现在海尔到了一个高峰,要转型需要先到谷底,再爬上来。但是,海尔有几万人,下到谷底,这些人怎么办?吃饭都没有办法;再爬上去时没有人去爬了。所以,我们是边破边立。

前面讲到的小微公司,就像森林里自己生长的植物,但也会越来越大。小公司的目标都是变成大公司,但大了就容易失去活力,这也是一个悖论。我在美国专门和IBM的前总裁郭士纳交流,他说自己在IBM时非常想做组织的变革但始终不敢。为什么?20多万人,万一变不好全都完了。

海尔希望变成一个创业平台,达到像《易经》乾卦所说的“群龙无首”,每一个员工在创业平台上变成一条龙,充分发挥他的能量,而整个企业也就充满了活力。任何事情都可以质疑,可以创新,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

主动颠覆、消除闭塞,这个过程肯定艰难,海尔探索了很多年,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做成,但坚持下去一定会否极泰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尔价值时代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海尔变革
海尔:世界新标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