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成功感 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2014-12-16莫邦新
莫邦新
摘 要: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尊重自己的学生与别的学生的差异,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美,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他们才会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
关键词:数学热情;教师心态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63-02
学生不爱学数学、不喜欢学数学,其实是一个学习心态问题。他们不爱学数学,是受教育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所致。其中之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考试考砸了,受到家长、老师的指责,心理挫折导致讨厌学数学。越是学不好,就越是不想学;越不学,就越学不好。这样恶性循环,渐渐导致孩子厌学,最后干脆就不学数学了。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体验过成功的喜悦,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一生的情感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孩子积极地争取成功、体验成功,这样可以提高孩子成就的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必能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成功就在学生的身边。他们勇敢地发表一次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完成一次完美的作业,取得一次优异的成绩,这些都是成功,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
在数学课上各种各样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中,从学生的心理满足出发,让学生们有成功感,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那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呢?
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一下就要求过高,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掌握的,哪里还会有兴趣学呢?先从简单入手,让学生在低水平中多练习,熟练后再提高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所学内容太高,则阻,会让学生产生“望而却步”的想法;太低,则进步小,成就感低。因此,老师对所讲内容的渐进性的安排就很重要。要把握好知识点的结构,运用新旧知识的结合,做好课前的知识铺垫,让学生从容易到难,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这样才更容易掌握新学的知识。在学习到新的知识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从有趣到想学,从想学又到有趣,不断地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地让学生喜欢学数学,学习的热情不断得到激发。
二、因人而异、分层教学
在低难度的学习、练习中,必然有部分比较好的学生“吃不饱”。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难度,迎合每一位学生的口味。首先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法,把学习水平比较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让他们在各自的水平中都能得到提高。
其次通过课堂作业的分层设计,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作业的要求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分的多少等,而且也包括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可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同一练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求作一般解答,对学优生的要求则不但要解答是什么,更要解答为什么。如:二年级上册的《儿童乐园》试一试中,对一般学生只要求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对学优生则还要求写出表示几个几。另一种是布置有层次的习题,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设计一定数量的弹性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做弹性题。如:《有几块积木》中练一练2“填一填”,让学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优生还可根据加法算式画出相应的图,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最后给每个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全方位的评价,这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进步,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期望,会出现令人吃惊的良好效果。
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学生有了成功感,就会越来越喜欢学数学课,对数学老师也会越来越有好感,自然地,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越来越高。
三、营造充满赏识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学生每天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老师要注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努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老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数学教学方法,创设多种赏识情境,帮助孩子在赏识中进步。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目标地多让学生答对,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快速地达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在与教师的小比赛活动中故意让学生取胜,还会给学生适当的奖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口算大赛,计算比赛,知识抢答,还可以是口诀的背诵比赛,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获得成功感。老师偶尔的一个滑稽动作,幽默的语言把欢乐带给每一位学生。每次这样的比赛活动过后,大家都意犹未尽,一次次获胜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
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为了在数学比赛活动中夺冠,会自觉主动地看许多书。这样无形中培养了孩子阅读、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而他们的知识技能又在学习中得到发挥,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这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更加完美的人格。
四、要有成功,更有竞争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位学生都很容易地就获得成功,是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成功不用努力就能实现的话,就不能引起学习的求知欲。反而会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失去继续追求学习的欲望。
有些老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会帮助孩子解答,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面看起来是在帮助学生,其实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老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攻克学习中的难关,然后当孩子顺利解决问题之后再给予他们赞美和鼓励。学生只有在自己攻克学习中的难关的时候才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不要时时刻刻包办代替,而是要相信学生自己可以攻克难题。当学生向老师发出“求助”信号时,老师可以用适度的赞美来鼓励孩子,并且在孩子攻克难关的过程中也要适时地给予鼓励。这样孩子会建立起自己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获得成功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体会到更强的竞争。在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练习的难度以外,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小组内既有合作性的练习,又有竞争性的竞赛。这样才能使学生继续追求更大的成功,继续刻苦地学习。
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该带给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感觉:我在老师心中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不要总是把学生和神童相比。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尊重自己的学生与别的学生的差异,多给予他们赏识与鼓励,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赞美,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他们才会有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获得精彩的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