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2014-12-16黄小军

银行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摩根银行业存款

黄小军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情况

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银行业存款利率的自由化和市场化。与目前中国金融业所面临全面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同,美国银行业的贷款利率一直是“无管制”或自由化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美国银行业流行将优惠利率作为其信贷资产的定价基准利率。20世纪80年代之后,美国银行业更频繁地将定存(CD)、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乃至联邦基金利率(Fed Funds rate)作为贷款的定价基准。而在整个利率体系之中,特别是自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国债二级交易市场的迅猛发展之后,美国国债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化的国债收益率曲线遂成为各基准利率的核心基石。

虽然美国银行业的贷款利率一直不受管制(不包括一些特别的高利贷形式),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商业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波动并无紧密的关联。从某种程度而言,贷款利率只能说是自由化,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美国贷款利率市场化过程首先是经历了“监管放松”,而后才完成了市场化过程。

美国利率市场化经历了准备期、正式展开期和完成期三个阶段。1970~1977年是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准备期。1970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成立了“金融结构与管制委员会”,1972年该委员会发表了亨特报告,1973年,尼克松提出了“美国金融制度改革建议”并送交国会。在此期间,1970年6月实行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自由化,还取消了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的利率管制。

1978年起,美国银行业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正式拉开序幕。1978年,美联储规定银行发行成熟期为6个月定期存款(CD),利率则受到每周的国债拍卖市场价格的限定。尽管CD最低限额门槛较高,存款机构的资金仍大量流入到这些监管较松的CD产品之上,截至1980年年底,存款余额骤增到1780亿美元。同期,美国银行业的储蓄存款余额下降了约200亿美元,显示客户开始将资金从支付较大监管利差的账户中转入到较低的监管利差账户之中。而在美林证券公司开发出首个现金管理账户以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s)盛行起来之后,资金迁移势头加速,这即为美国历史上典型的“脱媒化”过程。

由于存款客户上述的迁移行为导致美国银行业存款大量流失,各银行开始施压和游说金融监管当局提供新的平等竞争条件,与不受“Q条例”监管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展开竞争。为了满足银行业的要求,198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以及货币控制法”。同年建立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DIDC)。1981年,DIDC宣布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过程将在6年内分阶段完成。

1982年颁布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案”责成DIDC创造一个与证券业MMMFs竞争的金融工具,被称之为“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截至1983年底,仅商业银行吸收的MMDA存款余额高达2300亿美元。1982年存款机构法也取消了银行跨州经营的限制。这即美国历史上所谓“反脱媒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金融业的“反脱媒化”过程系通过金融监管当局主导的产品创新过程来推动和实施的。1983年10月,DIDC进一步修订“Q条例”,消除对一个月以上定期存款的所有利率的管制,“监管利差”从而受到进一步缩窄。1986年1月1日,DIDC宣布满足利率放松监管的账户最低金额不再受到限制,从原来的2500美元降至零。1986年3月31日起,客户存款利率管制被完全取消。

综上所述,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从大额存单开始,后通过自动转账服务(ATS)账户、小额储蓄存单、NOW账户、货币市场储蓄账户(MMDA),从长期到短期,首先将利率的上限随相应期限的国债利率波动,最终实现存款利率上限的废除,并不断降低账户最低金额的限制。从引入小额储蓄存单使30个月以上的存款利率上限随国债波动,到建立最小金额为2500美元无利率上限的货币市场账户和超级NOW 账户,整个利率市场化过程按既定目标于1986年3月正式完成(当时“Q条例”还留下最后一个尾巴,即禁止对活期存款付息。经过数十年后,这一条款最终才被“多德-弗兰克法”废除)。(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详细过程见图1所示)

存款利率自由化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

金融脱媒化、反脱媒化以及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综合起来对美国当时的银行业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银行业的负债结构对市场更加敏感化

在存款利率自由化之前,由于银行的核心存款利率为固定利率,因此在利率水平较高时,银行业对利率的敏感性体现为资产敏感,从而对银行的利差有利。20世纪70年以后,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启动和展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客户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导致了美国银行业负债结构的转变,具体表现为:银行业的利率敏感性资金比重上升,利息成本逐渐成为银行业最主要费用。令美国银行业更为头痛的是,20世纪80年代存款利率市场化后,甚至连银行的核心存款本身也开始对市场利率产生敏感。导致上述情形的根本原因仍然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美国波动率极高的利率水平所致,而同时并存的高通胀率也加速了银行负债结构的转型。其直接结果导致银行的短期资产往往由对市场利率敏感性极高的市场负债来融资,而逐渐丧失以往核心存款所特有的忠诚和粘着等属性。

银行负债结构的市场化趋势对当时美国银行业的影响极其深远。首先,它大大加剧了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其次,它加大了银行业潜在的利率风险(包括表内和表外),并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银行在进行负债管理时,必须在长、短期资金之间进行权衡。从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角度看,银行若借入更多的短期市场资金,虽然流动性较高,但利率风险可能较大;长期资金虽然比较稳定,但成本过高。所以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成为美国银行业改善盈利、管理风险的重要方式。endprint

美国银行业获得了强有力的竞争手段

在20世纪的50~8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业在金融业竞争大格局中一直在丢失市场份额。自20世纪80年代起,证券业成为商业银行和其它存贷机构的主要对手,其中包括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其它共同基金、证券经纪商和证券化债券的发行商等。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有着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完全不同的成本结构,但它们的监管机构在监管严厉程度上比银行要宽松得多。

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开始后,美国商业银行业在上述激烈的竞争中表现不俗。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涌现新产品如“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和超级NOW账户等在极大程度上抵御了当时证券业的猛烈进攻。据统计,在80年代末期,美国金融业的总体流动性资金来源共5万亿美元,而商业银行几乎占据三分之一,储蓄机构约20%。货币市场基金和证券经纪商合计10%。其它的主要有短期国债、银行承兑凭证、商业票据等(共37%)。在80年代中期,银行占比仅下滑到29%左右,证券业为7%左右。这说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与随之衍生出的“反脱媒”创新产品对银行业存款的竞争应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利息成本压力间接引发贷款亏损率的上升

1980年,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银行业的利息成本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美国的银行起初寻找各种方式来弥补急剧上升的资金成本,导致利差缩水;也有些银行企图通过提高贷款定价来解决问题,但当时美国的贷款市场面临了同样严峻的竞争环境,比如来自非银行业的竞争。为了化解利差下降的压力,美国银行业首先在授信过程中提高贷款/资产比率,但这一行为的结果使得贷款平均的风险水平上升,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净利差下降;还有些银行为了防止利差下滑,在商业信贷资产续做方面采取了较为冒进的政策。20世纪70~80年代,金融业资产方的“脱媒化”(见表1)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授信机会骤减,许多银行不得不进入风险较高,不甚熟悉的领域如欠发达国家融资(LDC)、能源行业、高杠杆交易(HLT)和不动产信贷之中,积累了相当大的资产泡沫。随着宏观经济进入衰退,上述信贷泡沫迅速破灭,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骤升;更有一些银行为了减少贷款资产比和减少资本金要求,对某些表内资产进行了证券化处理。但证券化的一个缺陷是银行一般会把高质量、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化后置于表外,留下风险较高的资产。

再加上信贷管理不力,美国银行业在80年代中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信贷亏损,特别表现在农业、能源和房地产等领域。与消费信贷相比,商业信贷亏损周期的规模和波动度更大。

存款利率市场化进一步侵蚀了监管利差

当银行业面临监管利差(Regulatory Spread)时,银行倾向于花费其一部分通过增加其分支机构的数目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便利度。随着监管利差的缩减,上述过程会发生逆转,除非其他服务方式出现使分支机构在现有业务范围仍可盈利。

美国的商业银行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对监管利差的缩减,其中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现有服务渠道的盈利能力,通过整合分支机构,引进更多自动化,减少单位服务费用。同时,通过提升服务费,启动新的收费项目。商业银行还通过合并,兼并和收购力求获得任何规模和多元化的利益。

银行在授信过程中的市场定价行为得到了强化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在可流通的CD市场、联邦基金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和银行控股公司发行的商业票据市场中拿到市场定价的资金,这些新的资金来源发挥出两方面作用。

首先,银行的资金成本与市场利率的联系更加密切,盈利水平与贷款利率也紧密挂钩。其次,银行获得核心存款以外的市场资金,资金来源渠道更为广泛。然而在市场利率高企和信贷需求旺盛的情形下,按市场利率筹集额外资金、而以平均成本放款的模式将对银行盈利的空间形成进一步的挤压。因此,新的市场资金来源促使银行以更接近于当时市场水平的利率对贷款进行定价。随着商业票据市场的纵深发展,银行的高质量、大客户贷款更有条件以市场利率筹资。当银行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这些客户会找银行借款,反之,它们向CP市场筹资。借款人在银行信贷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套利行为给银行业的市场化定价提供了压力和动力。

在20世纪80年代的整整十年中,美国银行业的股本报酬率呈持续下滑,资本金状况也一度恶化到部分银行难以发放新的贷款,这种情形甚至延续到经济走出了衰退以后。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监管和经济环境变化,导致了房地产贷款在20世纪70~80年的无序发展。这在当时被视为美国银行业危机的主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发生的几次严重经济衰退和在此期间崩溃的房地产和能源价格成为日益不稳定的金融环境的必然结果和诱发因素。

美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战略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各自的情况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来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一划时代性金融体制的变革),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

成功的策略主要出现在当时最好的银行之中。80年代,美国著名的投行KBW为美国的银行业建立了一种所谓的“杰出银行指数”(Excellence Index)。当时被KBW纳入指数的各银行具备某些特质,凭借这些特质能令它们较为安稳地度过经济周期的波动。KBM在所有银行中选出了200家,而其中前6家在随后30年内一直成为美国银行业的佼佼者,它们是当时的老JP摩根银行(与大通合并前的摩根)、美联银行(2008年被富国兼并)、克里夫兰国民银行、NBD、太阳信托(Suntrust)、PNC金融公司。这些银行当时采取了以下策略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环境:注重信贷文化,关注资产质量;维持具有竞争性的低廉的成本结构;集中优势,在自己所专长的特色市场赢得收费收入,如信托业务、证券处理、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处理;牢牢抓住新科技趋势,与非传统存款机构竞争;狠抓存款来源等。endprint

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的银行采取了一些不得力的策略如通过收购来迅速扩张;对不熟悉的领域授信或扩张,如能源行业授信或在海内外收购自己不熟悉的非银行公司等。除了以上综合表现较好的银行之外,还有一些在不同领域表现较佳的银行。(见表2)

美国银行业20世纪80年代转型的成功案例——摩根银行

摩根在20世纪90年代曾是美国银行业历史上唯一一家取得标普评级公司AAA评级的大银行。摩根于1860年成立。与其它美国银行一样,摩根也遭遇了1960~1980年代美国银行业历史上经营环境的巨变和挑战。摩根作为以服务公司客户为核心的银行面临了当时金融脱媒的严重冲击,公司信贷急剧下滑,金融服务业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成功的战略转型。摩根转型战略的核心是实现业务组合的战略转型,逐渐由商业银行向商人银行转变。在新的业务组合中,主打公司金融、企业并购、证券交易和销售、投资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而重中之重是在既有的批发业务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特色业务。

摩根历史悠久、贵族文化气息重,管理层在其转型中采取了一种传统和创新平衡、稳健的发展战略。在创新面前,摩根往往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其稳健的作风使得它往往在产品成熟之后,才大举进入。通过转型,摩根依然维持了公司客户作为其主要客户群。在原有的客户基础上,摩根自身战略的改变也使其服务重心移向高端市场业务。摩根成功的秘诀或者战略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平衡”两字。摩根一直在创新和业务的延续性之间寻找某种平衡,或者在成为投行市场激进的竞争者(短期盈利)和维持与客户的信任关系(满足客户的长期需求)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谨慎的信贷文化也确保摩根当时在转型过程中没有象其它几个货币中心银行(如花旗、大通等)那样一味追逐在不动产、石油和杠杆收购这些风险较高的领域发放贷款。尽管摩根也涉略了拉丁美洲贷款,但与其它大银行相比乃在涉入程度上仍然较浅。

摩根缘何在与美国其它货币中心银行(如花旗、大通)面临同样的竞争环境竟然能够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摩根采取了正确的转型战略,顺应了当时混业经营的需要;其次摩根有极强的平衡性公司文化乃至发展战略。

强化风险管理。由于“Q条例”在20世纪80年代被废除,银行业可以自由竞争存款。正好当时美国经济加速,通货膨胀率高企,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银行的资金成本遂大幅攀升并创历史新高。自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得非常迅速。它先从一个所谓的缺口模型通过资产负债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以及重新定价的错配来衡量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后来进一步发展到存续期模型的计量和风险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末,摩根大通开发出一个“在险价值”(VaR)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该模型对几百个风险因素进行建模, 奠定了现代银行业对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石。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实例来说明摩根当时如何从战略高度去管理流动性和利率风险的。下面两表示摩根在1992年年底的资产负债表和资金来源/占用表(见表3和表4)。

从上表中我们看出,作为货币中心银行的摩根面对当时美国金融业的脱媒化和存款利率市场化,根据自身客户结构的特点,在资金来源战略上采取了主动的负债管理。摩根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欧洲美元存款、批发存款、联邦资金拆借、回购协议和承兑票据等工具。摩根在采用上述资金来源组合时,实际上是充分地考虑过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平衡。例如摩根之所以当时没有全部采用隔夜的联邦资金利率是因为利率风险过高;但摩根也没有把资金完全放在长期的资金上,因为这样会使得资金成本过高。通过负债管理再加上先进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助力使得摩根较其它美国银行更成功地应对了金融脱媒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美国经验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美国银行业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的利率市场化实则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当时利率市场化过程是由于美国金融业脱媒以及20世纪70~80年代超高的通货膨胀加剧后,商业银行业为争取生存而反脱媒化,与对手激烈竞争并获得金融监管机构大力配合从而基本废除“Q条例”的结果。

在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立法机构(国会)和金融监管机构(美联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它们一开始就制定出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既定时间表。其次,它们在反脱媒的产品创新过程中协助银行业起到全力支持作用。再次,监管机构和美国财政部还为市场化后的利率合理定价奠定了市场化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基础和标杆体系。除了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之外,当时美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面临高通胀和经济周期的挑战,在这种复杂而严峻的环境下,美国银行特别是大银行进行了全方位的模式转型。成功银行各有其不同的转型模式,其中摩根由于转型对路和企业文化的配合得当,最后全方位超过当时的花旗、大通等竞争对手,成为美国银行业历史上一颗成功转型的璀璨明星。

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

中国和美国的银行业面临的利率市场化条件截然不同。美国利率市场化虽然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其银行业贷款利率早已放松管制乃至市场化;中国贷款和存款则首先面临的既是自由化,又是市场化的问题。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时的市场基础如标杆利率和市场化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早已存在并已非常成熟。中国即使贷款和存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仍存在一个市场化合理定价基础的问题。市场化的核心不仅仅是政府单纯的放开对利率的管制,实现自由化。更重要的是,当利率放开之后,贷款和存款如何去按照市场化的内在机制合理定价?在利率自由化之前,我们认为中国更需要一个市场化的市场利率体系,而市场化的国债市场应当是这一切的起点和核心。另外,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时,应在制度安排上拿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法规和举措,如加强国债市场在利率定价中的重要作用等等。

金融脱媒是全球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带有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美中银行业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之前,均遭遇金融脱媒化的严峻挑战,但对手不同。由于监管等因素的影响,脱媒化过程中的对手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当时美国银行业脱媒化中的最强劲竞争对手是证券业。美国的证券业也有与银行业(FDIC)同具吸引力的保险制度(SPIC)。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的脱媒环境下的竞争对手都是发展仍然不足的资本市场、信托和发展虽快但尚不成熟,并无存款保险的互联网金融。面对这一实力的差距,当时美国银行业得到监管机构在反脱媒化中的鼎力相助,这一情形在中国似乎在近期内不太可能出现。所以中国银行业的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过程将出现与美国完全不同的演绎过程。换言之,中国银行业要靠自己而非监管机构的助力来完成转型,从而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银行业的收费收入结构(广度和深度)的转型将远远慢于当时美国银行业的速度。

商业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需要迅速转型。美国80年代前后的金融脱媒以及随之而来的存款利率自由化过程和当时宏观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促使了美国大银行对其收益结构和全球化布局方面的重新定位和思考。虽然主要的美国大银行均进行了转型,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占多数。各银行应根据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转型模式。但摩根转型的精髓——寻找平衡的战略、精心维护最适合自己的客户群体、以文化、薪酬、机构设置以及人员改革方面措施予以密切配合和支持再加上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等均可以作为中国银行业转型时的参考。

总之,对于以市场化为目标的中国金融业而言,我们预期看到的是整个金融业在脱媒化和反脱媒化多种力量的角力下,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通过解决各种矛盾继续向前发展。我们将看到利率将进一步自由化,而市场化过程将朝着纵深更完善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金融脱媒化的深入,我们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跨业经营的管制放松。明智的银行应尽早在这方面做好新的转型准备,这样才能成为未来的真正赢家。

(作者单位:中银纽约研究部) endprint

猜你喜欢

摩根银行业存款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追回挪走的存款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生命的存款
长着空洞的男孩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