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甲医院2009~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2014-12-16黄学平王洪远石德清李代渝雷丽明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外科输血科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四川泸州646000
姚 健,陈 萍,刘 红,黄学平,王洪远,石德清,李代渝,雷丽明(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外科;.输血科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四川泸州 646000)
随着《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我国输血事业得到不断规范和发展,已使输血学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但临床用血具体管理标准国家一直未建立,本院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其他医院先进经验,建立了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以促进本院临床合理用血。本文就2009~2012年本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了解实际用血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本院输血科2009~2012年临床共3 921人次用血,输血数据及相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考察输血的合理性。所有全血及各种成分血均由泸州市中心血站采集、制备和提供,质量符合卫生部血液成分质量标准。统计全血及悬浮红细胞以每200mL计1U;其他成分血以200mL全血制备量为1U;血浆以每100mL计1U,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为10U。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人均用血量、成分输血率、手术人均用血量。成分输血率(%)=成分血数/[全血数+成分血数]×100%;住院人均用血量=异体输血量/住院例数;手术人均用血量=异体输血量/手术例数。
2 结 果
2.1 2009~2012年临床成分输注情况2010年和2012年成分输血率分别为99.9%和99.3%,其余年份成分血使用率为100.0%,大于三级甲等医院目标管理标准要求。在成分血使用中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应用占主要地位。见表1。
2.2 2009~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2009年已开展自体输血,但异体输血仍占输血的主要地位。2009~2010年异体输血总量、平均住院人次输血量均成逐年下降趋势,但2011年有所回升。2012年全院的用血情况有所好转,在住院人数增加的情况下,临床用血异体输血量反而比2011年减少989.25 U。见表2。
表1 2009~2012年临床各成分输注情况
表2 2009~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
3 讨 论
本院自2006年成立输血科以来,在临床用血过程中严格按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执行,将成分输血纳入临床用血考核目标中,不定期开展输血培训,使临床医生了解成分输血的好处和意义,使本院成分输血率大于三级甲等医院目标管理标准要求,其中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在成分输血中占主要地位,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一致[2],说明本院成分输血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本院从2009年开展自体输血,减少异体血的输注,但异体输血仍占输血的主要地位,说明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推广自体输血。
输血审核是有效控制血液滥用的重要手段[3],本院定期检查临床用血情况,严格控制输血适应症,加强医生临床输血科学性、合理性知识的更新和输血观念的转变,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4]。2009~2010年异体输血总量、平均住院人次输血量均成逐年下降趋势,但2011年有所回升。原因是手术用血增加,与文献报道的我国外科系统不合理用血相符[5]。针对这一现象本院加强对手术用血监管,严格控制手术输血适应症,加强外科医生的输血培训,麻醉医师与外科医生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减少术中出血,采取控制性低血压、自体血液回收等手段以减少手术用血[6]。
输血是大量失血、重度贫血及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7]。随着对输血反应、血液免疫学与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深入研究,异体输血量将会减少,自体血液成分的生物技术产品、血细胞代用品、基因工程产品将会逐渐被临床所接受[8]。
[1]饶群.循证医学在临床输血学中的指导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4):297-298.
[2]孟庆宝,王雷萍,雷厉.临床用血合理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2,25(1):88-90.
[3]张素芬,唐利民.临床输血现状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1):33-35.
[4]廖刃,左云霞,刘进.围术期血液保护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2(4):90-98.
[5]杨宝成,邵超鹏.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工作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5):411-414.
[6]梁铮,周厚全,高云龙,等.信息管理系统在血库管理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4):151-153.
[7]胡英华,吴小梅.某院临床用血现状调查与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69-2371.
[8]杨天楹,杨成民,田赵蒿.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