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坚持性教养态度对2岁~3岁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1)
2014-12-16郭红英区大刚伍守翠
郭红英,区大刚,伍守翠,郭 萍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一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近年来许多人认识到培养孩子健全性格的重要性,孩子从呱呱落地那一瞬间,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父母就幼儿性格形成显得尤为关键。近年来关于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少研究针对父母的坚持性教养态度。有关研究指出:幼儿坚持性的发展不仅对其形成健康人格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性强的幼儿,智慧也强,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能力也强,可以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与坚持性之间呈正相关[1,2]。鲍德温对幼儿性格与父母教养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父母亲的教育态度有着重要影响[3]。某哲人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4]。说明养成良好习惯非常的重要。而且说明有什么样的习惯,将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坚持性是非常重要的。坚持性就是将目的坚持到底,无论多大困难和障碍都愿意克服,也就是说坚持较长时间连续、为了达到目的去做某件事。性格是人类行为的特征,是一个人经常性的行为表现。经常性的行为表现就是一个人的习惯,所以说习惯形成性格,而幼儿阶段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教养态度对2岁~3岁孩子个性及良好性格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对孩子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将决定孩子不同的个性的形成。本研究对本院儿保科2岁~3岁幼儿的父母坚持性教养态度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良好性格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2年7月1日—2013年4月1日在我院儿保科进行入学体检的2岁~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主要由父母抚养且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的2岁~3岁幼儿,由研究对象的父母填写问卷。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rav bardndosna uppforstran,EMBU)和幼儿气质评估表(TTS)[5]。EMBU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Perris等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该问卷共包括26个问题,分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度,偏爱6个教养态度维度。与母亲有关的5个教养维度: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偏爱。为了不受干扰,让其回答所有问题。分别以从不、偶尔、经常3个等级,按1分、2分、3分进行计分。TTS问卷共包括33个问题,根据临床情况和日常生活分为5个气质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坚持性。计分方法为“没有”“有时发生”“经常发生”3个等级分别以1分、2分、3分计分。
1.2.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双盲录入,采用t检验和累积比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发出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1份,有效应答率85.9%。其中父亲抚养的问卷282份,母亲抚养的问卷319份。幼儿年龄2.5岁±0.5岁,男386人,女215人。父亲文化程度:大学51人,专科69人,中专49人,高中33人,初中67人,小学13人。母亲文化程度:大学35人,专科54人,中专78人,高中36人,初中91人,小学25人。
2.2 父母对2岁~3岁幼儿教养方式差异 父母教养态度上,父亲与母亲在采用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父母对2岁~3岁幼儿教养态度的比较(±s) 分
表1 父母对2岁~3岁幼儿教养态度的比较(±s) 分
项目 人数 情感温暖、理解 过分干涉、过度保护 拒绝、否认 惩罚、4.58 25.15±3.13母亲 319 37.02±2.97 20.88±4.76 15.15±2.29 15.96±4.17 26.26±3.18 t值 -4.76 -3.79 -4.95 -5.78 -6.严厉度 偏爱父亲 282 34.12±1.98 19.36±4.83 14.37±4.69 15.01±49 P<0.01 <0.01 <0.01 <0.01 <0.01
2.3 父母教养态度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分别以幼儿行为(Y1活动水平、Y2节律性、Y3适应性、Y4反应强度、Y5坚持性)作为应变量,以父母教养态度的5个维度(X1:情感温暖与理解,X2:过分干涉、过度保护,X3:拒绝、否认,X4:惩罚、严厉度,X5:偏爱,X6父母性别,X7父母学历)作为自变量,建立累计比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SAS软件得到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幼儿性格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见表2。
表2 幼儿性格相关因素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2岁~3岁幼儿的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越多,幼儿的活动水平越强,活动水平与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受父母拒绝否认越多,幼儿活动水平越低,活动水平与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父母运用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越强,幼儿节律性越强,节律性与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受父母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越多,幼儿的适应性越强,适应性与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之间呈正相关。受父母偏爱被试越少,幼儿适应性越强,幼儿的适应性与偏爱被试呈负相关。父母采取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越多,幼儿反应强度越强,幼儿反应强度与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之间呈正相关。父母采取偏爱被试越少,其父母的学历越低,幼儿的反应强度越强,表明反应强度与偏爱被试和父母学历呈负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理解越强,幼儿坚持性越强,表明幼儿坚持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父母的学历越低,幼儿坚持性越差,表明幼儿坚持性与父母的学历呈正相关。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坚持性教养态度在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惩罚方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坚持性教养态度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偏爱被试;情感温暖、理解;父母学历方面。
由于2岁~3岁幼儿不知道对自己的想法该如何表达,如果幼儿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这样会觉得与人沟通较为困难,这样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可见,父母对幼儿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父母学历越高,对2岁~3岁幼儿的坚持性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并愿意帮助其达到目的。有的父母对待幼儿坚持性的态度是过于保护,怕幼儿辛苦,或者没有耐心,什么事情都父母包办。由于2岁~3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感和依恋很强,故父母在教养态度上更多地表现出专制。由于2岁~3岁幼儿天真可爱,家长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有求必应、尽量迁就、溺爱。民主型的父母对2岁~3岁孩子的坚持性精心培养,民主平等、爱而不惯,信任尊重,启发开导,充分发挥孩子对客观事物主动性和积极性。家庭养育质量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亦尤为重要[6]。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认知、情绪情感等心理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7,8]。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容易造成幼儿心理问题。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坚持性的问题上,没有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不理解幼儿在2岁~3岁时为坚持自己的主张而进行的反抗,一味地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变得听话,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阻碍独立性的发展,甚至遏制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在压抑的环境下生活,对其性格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社会当中的“问题少年”,很多都是幼儿期家长对幼儿没有正确对待引起的。Grolnick等提出: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态度,如果表现为坚持超出儿童需要的策略或不给儿童发展自主性自我调控能力的机会,都会损害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如果母亲给孩子提供积极的调控机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就会鼓励儿童情绪调控策略的内化[9]。
父母在坚持性教养态度上过分干涉幼儿,使幼儿还没有做完一件事就被强迫去做另外的事情,这样对培养孩子的性格是不利的,从而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没表明惩罚严厉与幼儿性格形成有差异,可能是由于幼儿年龄过小,严厉惩罚方面表现得不明显所致。但有研究表明父母惩罚、拒绝等消极的教育方式有碍于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发展[10]。父母采取强制性的教养态度,不准或者不鼓励孩子提问,严格处罚孩子的坚持性,会使幼儿对自身安全感到威胁及焦虑,从而迫使其改变行为方式[11]。父母对2岁~3岁幼儿的坚持性采取拒绝、干涉、溺爱、支配、独裁、压迫的教养态度,孩子的性格将表现为适应力差、神经质、反抗性、依赖性、情绪不安等。父母对幼儿的坚持性采取捉摸不定的教养态度,孩子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没有主见的性格。有的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对幼儿漠不关心,采取放任态度,这样的孩子缺乏家庭情感的交流,幼儿的性格会表现为冷酷、攻击、情绪不安和消极。所以,父母正确对待2岁~3岁幼儿的教养,对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父母对2岁~3岁孩子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密切相关,父母采取积极向上鼓励支持的、情感温暖,理解教养态度对幼儿形成温和友善、意志坚强,情感丰富、爱生活、自信、积极向上、领导能力、积极性高、态度良好、情绪稳定、亲切、独立、坦诚、活泼、可爱、大方、开朗、深思熟虑、胸怀坦荡、团结协作等良好性格具有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1] 沈徐翔.注重对幼儿坚持性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1(6):51.
[2] 程灶火,奚晓岚,陈媛媛,等.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711-714.
[3]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字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1.
[4] 方红霞.习惯成就未来[J].科学时代,2010(12):135.
[5] Walling AD.Postnatal depression in fathers:Effects on children[J].Am Fam Phys,2006,73(1):158.
[6] Richters MM.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of infancy of early childhood[J].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1994,33(3):328-332.
[7] 刘国艳,王惠珊,张建端,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及情绪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8,21(5):41-43.
[8] 周红霞,梁玉卓.儿童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J].全科护理,2009,7(2C):552-553.
[9] Grolnick WS,MeMenarmy JM,Kurowski CO.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in infancy and toddlerhood[M]//Baiter L,Tamis-LeMonda CS.Child psychology: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issues.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1999:3-22.
[10] Gadeyne E,Ghesquiere P,Onghena P.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and child adjustment in young children[J].Clin Child Adolesc Psychol,2004,33(2):347-358.
[11] 俞国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