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为艺术存在与发展的思考
2014-12-16丁雅晴
丁雅晴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行为艺术在国外被称为表演艺术(Performance art),严格来说,他与表演艺术却不尽相同。行为艺术吸收了一部分表演因素,而艺术家们也将各种角色集于一身。艺术家们以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精心策划,并通过与人们交流,一步步发展,形成结果的过程,我们定义这个事件或过程为行为艺术[1]。很多人存在疑问:只要是艺术家做出的动作难道都叫行为艺术?答案并不是,只有具备象征意义和表现特征两个要素的才能被称作行为艺术。艺术家以自己的生活处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为创作背景,以周边发生的真实事件或者新闻为资源,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创造形式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些概念只是帮助人们去了解它、走近它,由于行为艺术灵活多变的特点,任何人都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它与绘画、音乐、电视、多媒体都相关联,却又不属于其中之一。行为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将过去高高在上的、只存在于美术馆的传统艺术带到大众中来。通过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消除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对艺术的认同感,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达到的。
1 行为艺术的溯源与发展
1917年,杜尚以《泉》为题,把小便池作为艺术品展出。它赋予了一件日用品新的观点,使其丧失了原本的功能,产生了新的思想,这件作品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为行为艺术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1962年,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张开双臂从高楼坠落,这件作品被称为《坠入虚空》,他冒着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完成了身体探索太空的奥秘与极限,成为行为艺术的鼻祖。
行为艺术在中国发端于1979年“青青美展”,在1985年“85新潮运动”时期有所发展,当时的行为艺术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模仿西方的艺术模式和艺术手段。真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不再是简单的复制,更多的是结合地方文化特点,选择表现主体也更为广泛。他的目标、手段、言说方式从一件艺术品的最终产物转移至行为展示的过程和艺术家身体体验的过程。例如王晋与一头驴结婚。表面上看,他是在表演人与动物成亲的过程。仔细思考一下,艺术家其实是讽刺在现实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冷漠,说话办事不考虑他人。悲哀的是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倒退。
2 行为艺术具备的特性
2.1 不可预测性
即这个行为的未完成。很多艺术家不提前设定好所有动作,而是到现场即兴发挥。把表现作品的主动权交给观众,享受着出乎意料的可能性。瑞士行为艺术家Barbara Sturm在2009年菲律宾行为艺术节上将参加工作坊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出节目,另一组人做同一个动作,只要出节目的组喊“变”,另一组就得立马变另外一个动作,然后轮到另一组,做的动作不可重复,最后结果相当可观。本来大家都是拘谨的状态,但是只要有人开了头,另外一组人就会觉得:既然别人都做了,我有什么不敢做的。在这种时候,当时不太好意思做的事变得很自然,人变得很主动,很随意的自我表现起来,别无选择的投入自我开发与表现中。
2.2 身体客观性
行为艺术的主体媒介是身体,身体区别于肉体,它是某种内在精神的活泼的外在象征,它相对于静止的作品也是最直接、最生动的[2]。在呈现作品的时候,艺术家对待自己的身体是客观的态度。作为媒介它不是孤立的,或是只属于自己的,它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阿布拉莫维奇最惊骇的行为艺术表演,是1974年的《节奏0》,首次尝试现场互动。观众可任选包括枪、菜刀、鞭子等72种危险道具,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3]看完这个作品观众也许会想,如果是自己站在那里,用身体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自己会有什么反应。
2.3 直观感受性
简明、直接,是行为艺术的一个很鲜明的特质。当艺术家在行为现场做行为时,他与观众离得最近,现场的观众也很方便进入艺术家所营造的环境和气氛中。艺术家Jason Lim的作品《最后一滴》:“向桌子上许多玻璃杯子浇水,杯子越叠越高,最后摔得粉碎,水滴打在地面上,发出清晰的响声,他放仅剩的杯子在地上接流水,水滴声由急渐缓,如同生命力由强至衰。大家倾听着一点一滴的流水声,注视着水珠向下滴淌,直到最后一滴。作品中的每一个起伏转机都紧扣观众心悬,人们被渐渐带入作品的细节,走入正在发生的情境作品庄重的气氛,情绪的感染力笼罩了全场的人。”
2.4 极少重复性
重复实验比较少见,因为艺术家强调的是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你不在现场,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就没有及时的被调动起来,自然不能很好地理解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艺术家金狮奖得主是来自德国艺术家提诺?赛格尔。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仅用动作、语言和与其他人的互动完成,没有文字记录,没有图片。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仍然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存在和传播,而非继续向这个已经被过多的物质存在所充塞的世界输出更多负担。大部分人习惯了拍摄图片、影像,但是往往只是拿回来放在电脑里,不会经常去看、去思考。凭借传统记忆的方式反而使作品的效果更持久。
3 行为艺术的存在意义
今天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得数字化,网络空间的真实效果被大肆渲染。人们越来越多的通过各种网络空间渠道相互交流,人本身的价值越来越模糊,而行为艺术家们则通过他们的身体来刺激我们日益麻木的神经,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与价值,找回对身心快乐的需求,对慰藉痛苦的欲望[4]。出生在台湾的行为艺术家谢德庆,Marina Abramovi是这么评价他的:“他在五个一年期的行为表演所获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所有其他行为表演艺术家的所作所为。”第一件作品是《“笼子”》,1978年到1979年,谢德庆将自己关在一个木笼子里(图1)。在此一年间,他从不与人交谈、看书、写作、听音乐和看电视。他把身体同“囚禁”概念直接连为了一体,如果没有外界给予的物质精神刺激,我们能支撑多久?第二个一年艺术,被称为《打卡》。他每小时到指定地点打卡机上打卡一次,持续一年。上一个行为中他的身体被囚禁,时间是自由的。而这次作品空间上是自由了,但是不管他在做什么,吃饭走路睡觉,只要到了一个小时都必须停止所有一切去打卡,他的时间完全被“囚禁”了。这个行为将我们生活中对时间的物化推向极端。在第三个暂且称为《户外》的行为中,被视为是第一个行为的反面。谢德庆从未进入任何建筑或有屋顶的结构。他在“笼子”里活动范围被限制,就会产生好奇心,幻想、猜测外面世界。而他到了室外,可能会向往屋子带给人安定、温暖的感觉[5]。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对比。
图1 谢德庆《“笼子”》
谢德庆的行为艺术,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坚持与耐心,看到了他对生命的突破、对极限的挑战,看到了人类畏惧的死亡,也看到了人类引以为豪的忍耐力[6]。人们不禁会思考艺术家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与内涵,从而达到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升华。
从这种艺术形式出现迄今,特别是一些较为偏激的作品,更让人们歪曲、误解了行为艺术的本质。有的艺术家以夸张裸露、血腥恐怖、荒诞怪异为噱头,享受在暴虐的快感之中,引起了大众的不满与谴责,从而误导了人们对行为艺术正确的理解。行为艺术可以涉及社会敏感问题,但不能突破道德底线。艺术是具有审美性的,艺术家们应当明白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展现真、善、美而不是抛开一切为所欲为。[7]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道德准则,艺术家也不例外。
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用辩证的眼光,不能用个别去否定全部,那些血腥、暴力、伤害主题的行为作品根源其实就是动荡不安的现实,是我们看似丰富物质表面的背后空虚的精神层面的真实反映。人们很少把行为当做艺术来看待,说它们是怪异的,哗众取宠,这样的评价是不合理的,对辛苦创作的艺术家是不公平的。很多行为艺术家希望通过作品来表现灵感、社会现象以及对现实的反思,不惜以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达到艺术效果,这种勇敢和执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即使艺术家们因为公众的不理解受到了批评、谴责,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还是执着的继续走在这条路上。
下面我想通过自身经历谈谈我做行为的感受,我的作品名称《前进的力量》。这是发生在陈宇飞老师带领我们进行的第二次现场实验公开课。我所代表的人物被泼冷水、扔石子、洒颜料,她在这个过程中有痛苦、有迷惘、有挣扎,但是仍然坚持走到了最后(图2)。我觉得我们就是应该坚持自己认为对的,值得去做的事情,面对别人的批评攻击,向你泼污水,你可以回敬同样的“礼数”,这也许会使你的怨气得以宣泄,但是却不会让你有更好的名声。因为,当你反击对手、平反自己时,你还是同一个你,根本没有一点进步。所以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你应该做的事,把这种愤怒化作你前进的动力,转劣势为优势,给自己的人生画卷添上多彩的一笔。我创作这件作品的目的不光是向大家传递一种正能量,受益的还有我自己。我后面在做每件事都比之前更有自信,更加坚定。从事行为艺术创作,会让我们更有兴趣投入艺术人生,进而更快的摆脱阴暗的处境。
图2 丁雅晴《前进的力量》
4 行为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前景
2012年行为艺术作为正式课程进入四川美术学院的课堂,学校还请来了具有丰富理论与创作经验的艺术家为学生上课。中央美院开设了行为艺术方向的专业,并且正式招收行为艺术研究生。2013年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分别举办了两场行为艺术公开课。这在教育界引起了热议。因为行为艺术的发展是伴随着很多质疑和否定的声音的,加上其表现形式较为极端,人们担心引入高校会威胁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安全。值得高兴的是,很多学生从存在质疑到积极参与其中,在行为艺术的尝试中学会了解并运用自己的身体,变得更有包容力更自信。这将有利于他们在未来从事任何事情。随着越来越多高校行为课程与行为艺术节的开展,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不可缺的存在。
艺术家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在每一个艺术家的背后,都有别人看不到的刻苦与努力。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懈攀登,经过多年知识与才能的积累、沉淀,才达到了艺术家的高度。而“行为艺术家”们所付出的努力和面对世俗的勇气和胆识也不容轻视。现在,行为艺术的道德底线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表面上增加了对行为艺术的束缚,实际上为行为艺术自身提供了契机[8]。
行为艺术大多确实启迪了人的心智,它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直接、更勇敢地展现了对社会、对生命的思考。我们不应该错误的评价行为艺术并认为它是不道德的,因为它毕竟作为一种前卫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还没有成熟。我们可以对艺术家、作品主题、欣赏人群多方面加以规范。从艺术家的角度,要求艺术家以健康的审美、向上的态度为前提,运用典型已接受的艺术手段,将有生命力的作品展现在大众面前。从作品主题来说,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人民需求上,这样作品才能起到实在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从欣赏者来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和艺术的思维去审视它,提高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对新事物多一些包容心。其实本质就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去完成一件作品。这样,行为艺术家才会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去创作,去领悟,才会有更生动、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诞生,通过时间的检验和完善,取得时代、大众的认可。我期待着行为艺术的发展能越来越好。
1 蔡青.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29.
2 王晓培.对中国行为艺术的审思[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12.
3 陈秋林:永远都在青春期.[J].优雅,2012(5):5.
4 刘天舒.“行为”不能少了艺术性[N].中国文化报,2007-02-04(002).
5 也 夫.自囚日记:行为艺术家-谢德庆[EB/OL].[2013-01-1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b5264010008fe.html.
6 蓝 青.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看行为艺术[J].艺术百家,2011,123(7):65-67.
7 王 晶:坚持行为艺术的底线.[J].大众文艺,2011(8):109-110.
8 王 珍.对后现代行为艺术的艺术考察[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