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故事里的小误区

2014-12-16吕传彬周周

奥秘 2014年12期
关键词:鸣叫声龟壳豪猪

吕传彬+周周

我们阅读童话或寓言故事,其中提到有关动物的某些生活动态,常常不知不觉地误以为是千真万确的,反而对真实世界的现象表示怀疑,这不是很有趣吗?可见故事的影响力多么深远!但是就科学的眼光而言,分辨清楚真相,不盲目信从故事中想像部分的误导,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举出几个容易引起误解的例子:

误解一,乌龟可以从壳内走出来

有人在地上找到一个乌龟壳,可能会以为乌龟抛弃了它的旧壳,再搬到一个新壳里。其实才不是呢!乌龟失去了壳,别想安然无恙地走出去。

乌龟壳简称“龟壳”,也就是乌龟背上的“甲壳”。乌龟的甲壳由拱起的背甲和扁平的腹甲构成,联接背、腹甲的部分称甲桥。整个龟壳呈盒状,一般龟的头颈、四肢和尾部在其中能自由伸缩,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背、腹甲均由两层构成,内层由骨板构成,来源于真皮;外层由角质盾片构成,来源于表皮。盾片和骨板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龟类分类的依据之一。

乌龟壳并不是它寄居的一间屋舍。壳是它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尝试剥去龟壳,一旦如此,乌龟必死无疑。

误解二,蟋蟀的鸣叫次数能说明气温的度数

蟋蟀的体温可随着周遭的温度而改变。在炎热的天气,蟋蟀的鸣叫声快速急迫得使你很难算清楚。可是凉爽的季节则不同,蟋蟀鸣叫声就极易数出来。

有人自称可以从蟋蟀的鸣叫次数,推知气温,但是多半不准。蟋蟀鸣叫的频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快,这是肯定的。但蟋蟀品种繁多,每种蟋蟀鸣叫的频率本身便不一样。除了受气温影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蟋蟀在受强光刺激的时候,鸣叫的次数会减少,而雄性蟋蟀在求偶时的鸣叫会响亮而频繁,所以要通过蟋蟀叫声得到计算温度也不是那么容易。

误解三,豪猪遇到危险时会射出身上的刺

豪猪,又称箭猪,是一类披有尖刺的啮齿目动物,它身上的尖刺可以用来防御掠食者。豪猪有褐色、灰色及白色。不同豪猪物种的刺有不同的形状,不过所有都是改变了的毛发,表面上有一层角质素,嵌入在皮肤的肌肉组织。豪猪的刺锐利,易脱落,会刺入攻击者体内。它们的刺有倒钩,可以挂在皮肤上,很难除去。如果警告的响声还不能赶走敌人,豪猪不会犹豫太长时间就行动了。它从原来的守势,立刻转入功势:闪电般地转过身体,把刺尖对准敌人,后退着冲过去。锋利的豪猪刺扎进敌人的嘴里后,会迅速脱落,留在那里。当敌人忙着拔刺时,豪猪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以前,人们认为豪猪会把刺像长矛一样投射出去,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当倒刺陷入动物的肌肤,就阻滞而停留在那儿了。

猜你喜欢

鸣叫声龟壳豪猪
鸟鸣
长刺的豪猪
豪猪没有坏心眼
2亿年前的乌龟不会将头缩进龟壳
假如豪猪过人的生活
出租龟壳的乌龟爷爷
出租龟壳的乌龟爷爷
懂“语法”的鸟儿
小豪猪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