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2014-12-15王宗菊
王宗菊
摘 要: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民族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大潮流,应试教育受到挑战。
关键词: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55-01
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民族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大潮流,应试教育受到挑战。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已深深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在各科教育中,历来人们都不容置疑,文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不错,文科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但也没有否认理科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而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各科教育,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都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在化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这就是素质教育给化学教育带来的新思考。
1、化学的运用在我国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例如,在讲到金属元素时,将了解到我国在商代炼铜,春秋时期便会炼铁、战国时候就能冶炼钢的历史。而造纸、制火药等也证明了我国不愧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在化学史上留下了重彩华章,都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我们的化学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能力,而且还要要求学生在崇高的科学上工作态度下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实验课上,任何一次实验,绝不能马虎,要有一种严谨的态度,否则造成的后果将会是实验不成功,甚至会财毁人亡。因此,每一次实验都必须严格按照用量控制,实验程序,抱以崇高的科学态度完成实验。
3、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认真总结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培养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注意分析物质的结构和反应的条件,培养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观点。利用丰富生动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树立”事物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观点,进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矛盾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的观点。
4、我们的化学教育还要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
例如:从对酸雨现象、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臭氧层空洞现象等伪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生存发展意识。
因此,现阶段的化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相关的化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科学知识的真正动力所在。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为此,我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一些作法。
5、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兴趣、情感、愿望等内在的心理因素转化的动机,我们称之为“内在动机”,而受到外部条件激发的动机,称之为“外在动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个转化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6、重视化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实践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具体做法是,注重学习指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怎样预习、听讲、做笔记、复习、总结以及收集学习资料等。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应有意识地将好的学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另外,还必须注重化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作为一门学问,化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是化学家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收集有关资料和事实,并加以分析处理得出的结论。最后再加以应用,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在理论建立过程中,化学家那种对科学的严谨认真的精神,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都值得每一个学生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去学习、去借鉴。
7、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通过每一位教师落实剥每一节课上,每一次活动并体现在每一位学生身上。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和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是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得到均等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应认识到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思想、情感、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的影响,以致丧失了学好化学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分层要求、分层训练、分层评价。改变以分论人的做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个体的差异,尽可能”扬长避短”尽可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注重化学知识的应用,加强化学知识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应注意知识的应用教学,应和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适当介绍现代社会的新技术、新成果。如,基因改良、肿瘤医疗、火箭燃料的改进等。同时,要善于寻找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因素,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有利因素加以推广应用,不利因素加以限制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