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2014-12-15张留宪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情境小学数学

张留宪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学生在宽松环境中学习能思路开阔 ,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情境;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95-01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力。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基础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应该从课堂创新教学出发来优化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事半功倍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思考教材,营造气氛

新课程标准是有弹性的,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我们认为课堂的创新,打破传统教学陈旧做法;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创造性教学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学到方法。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给学生一双用数学眼光洞察世界的慧眼,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心理准备。课上提问,尽量设计“对话”形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又可让学生感到很亲切,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设计他一天的生活,起床、吃早餐、上学几点,观察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分辨时间,联系自己的生活,学生觉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了,而且离自己那么近。在教学过程中,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二、师生互动,应用创新

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宽松环境中学习能思路开阔,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充满创新的活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发展的重要形式,考试是课堂教学的导向,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实践促发展。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新意识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在学生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学习学习长度时,很难理解“厘米”、“米”之间的差别,我将1米和1厘米画在黑板上,让同学轮流上台用手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别。提出“填单位”的问题:课本的单位、自己身高的单位、橡皮的单位、教学楼高度的单位。学生亲身体验,热情高涨,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联系生活,创新学法

教师应该创设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在设计问题时要捕捉社会中一些真实的数据并加工成为数学问题,这样让学生在思维训练的同时,感受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目的在于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适量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性的能力题,可有效地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在学习“初步认识角”的时候,我最开始让大家在教室中找到角,如课本、黑板、课桌等物品的角,看着角的形状,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角有两条边,且这两条边的一端相交在同一个顶点。认识到角的样子,我让同桌见相互帮助用自己的小小手摆出角的样子,一下子将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了。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 兼.孙晓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顾冠华.江苏教育[J].南京:江苏教育报刊社,2003(8)

[3] 方运加.中小学数学(小学版)[J].北京:中小学数学杂志社,2006(3)

猜你喜欢

创新情境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