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讲中引领学生学会思考
2014-12-15陈桃
陈桃
摘 要:教会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讲中获取信息,在学讲中让学生有根据思考;在学讲中解读信息,引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讲中理解信息,让学生有深度思考等是引领学生在思考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学会思考,需要教师做好“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
关键词:学讲;思考;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65-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习方法、不会学习、不会思考的人。成就一个人伟大事业的前提就是懂得主动思考,思考是财富积累的第一步,也是财富升值保险的第二步。赞可夫名言:“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怎样引领学生在学讲学会思考。
一、学讲中获取信息,让学生有根据思考
学会思考是小学生心理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学习目的不明确,思维不成熟,他们一方面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另一方面满足于一知半解。思考问题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既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学习,又要有一定导向,让学生思考有目标。学讲提出具体要求,才会使学生进入有序自学状态。比如:“认识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关键是相除,不是相加、相减。再者: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比谁理解深。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就给学生读的方向,读的目标,及读要完成的任务,便于学生操作,促使学生达到“会学、善思”。
二、学讲中解读信息,引学生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思考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形式思考,以求对知识深入全面理解,从而促进思维发展。
1、交流中思考
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自学后汇报,教师创设情境,用激励性、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用发言来反馈思考。听的学生也要在听中思考,既要杜绝事不关已,漠不关心的思想,也要禁止随意打断别人发言坏习惯,要能听出发言人的要点,对发言做出自己的判断,汲取他人优点,辨识他人错误。如:解决问题策略—分类列举,有这样一题订阅科学世界、七彩文学、数学乐园,最少订一本,最多订三本,有多少种不同订阅方法?学生在汇报订两本时,生1:可以订不同两本,可以订相同的两本。生2:我不同意生1的看法,订两本相同的书重复,我们用钱买相同的书既浪费又没有意义。有效指出列举要做到不重复。教师适时评价,同时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经历交流—反思—修正—再交流。用他人思想启迪、激活自己的思维,把思考引向深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得到锻炼。
2、讨论中思考
讨论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基石,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合理讨论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研讨意识。比如学习平面图形以后,学生实地测量一块三角形草坪面积,测量底的长度并不难,测量高时学生也随意拉一条线段就认它为高,显然是学生对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臼,我有意问“三角形底与高什么关系?”生:互相垂直。“任意一条线段一定是高吗?”一句话激活学生思维,学生马上顿悟,高是垂直与底的,并不是任意一条线段都垂直与底,他们迅速讨论起来,有的说测量多次找最短的一条就是高,也有的说:“太麻烦,只要固定顶点A,从点A拉到顶点B,从B点向C点移动,移动中最找最短一条就是高。教师定准讨论基点,把握讨论时机,提供有效讨论素材,给学生讨论空间,使学生的思考有序,学生思维在讨论中得到磨练。
3、争辩中思考
争辩是学生思维真实暴露直接形式,也是学生认知从模糊走向明晰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捕捉,给学生争辩机会,使其成为教学宝贵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比如认识二分之一“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吗?学生经过思考后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无形中就形成两个大阵营,正方和反方分别选出一名代表开始争辩,学生争辩中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学生思维在争辩中得到凝练。
4、探究中思考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知识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和联系。如:学习减法的运算定律,形如a-(b-c)=a-b+c,学生在练习总是出现很大问题,不知道该怎样。老师举生活实例来理解,可在学生做作业时就想想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自然领悟减法运算定律,学生思维在探究中得到精炼。
5、反思中思考
反思是一个人进步天梯,学生学会反思就拥有走向成功法宝。学生自学后对知识理解往往有一定片面性,正确分析自己错因也是推动学生学会思考有效手段。如A、受思维定势影响。练习时我出了五道题:前面四个是单选,第五个是双选。结果全班同学95%错误。调查原因:“学生都说会,前面都是单选,这题我也只从前找到一个答案就再没向下看了。”B、知识负迁移影响。学生就受这种负迁移的影响,依然停留在数据表层,不能考虑当不够完整剪下来出现边角料时怎么处理,不能结合实际操作,深入思考。
三、学讲中理解信息,让学生有深度思考
理解信息是离开课本发现课本以外的东西,是学生思维一个跨跃,从感性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过程,教师提问过高,学生无从下手,挫伤学生积极性,提问过简单,调动不起思维兴趣,教师提问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贮备,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首先让学生回顾,使学生在整理中学会思考。如自学“比的意义”先回顾书上例子游泳池长与宽的比。初步感知比的形式(除法)。其次模仿举例,尝试中思考。理解“比”的内涵,生成体育中2:0的计分方式并不是比,理解洗涤剂中洗涤液与水的比,糖水中糖与水的比,学生思维在教师有度的扶放中自然达到那个水准。
让学生在自学中学会思考,教师起主导作用,需要教师做好“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从而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得到最佳结合,思考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从产生思考意识——掌握思考方法——形成会思考技能——养成思考习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它需要教师长期引领,也是教师教学艺术运畴,更是教师教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