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4-12-15郭飞
郭飞
摘 要: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能。特别是在历史教学中,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教学效率,在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之余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笔者认为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习技能提升的重要方法。本文笔者就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自身的一些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学生整合思维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多向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迁移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点教学策略,旨在为提升历史课的教学效率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96-01
一、培养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多且杂,同时历史知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整合、梳理是十分必要的。整合思维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鉴定、归纳、整理加工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关键,也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如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时期谋求的治国之道,通过整合,就能够得出这些方法:有以夷制夷、有平均方案、有洋务自强、有君主立宪、有共和政体、也有实业救国、军阀独裁、马列救国等等,但是很多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由此可总结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浓缩成要点,便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基础知识,历史教学中教师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集合思维。如秦末农民战争可以浓缩为八个字:赋役繁重,严刑苛法。许多教师的板书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学生应注意消化理解,逐步做到自己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浓缩内容,提炼要点。
二、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历史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有政治知识,也有经济知识,还有文学知识、科学发展知识等等。不同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立体思维能力,从立体的角度进行知识的分析与理解才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立体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的多维联体思维。如打破教材体例,分类重组的专题系列。以“中国农业史”为例,广义看,它属“中国古代经济史”;狭义看,可析出“工具、农作物、水利、耕种技术、经验总结、历朝农业政策”等各线的演变;深层看,可归纳出理性认识:“人定胜天”、“民以食为天”、“农本”等哲学观念。如此,通过不同层面的纵横延伸,使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交叉后,成为新的思维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的多向性就是指学生能从历史知识的各种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具有灵活的解题思路,养成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拥有了良好的多向思维能力,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不断的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历史规律的教学,而不仅仅是一些历史案例的教育,以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一个历史规律的分析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各个朝代的兴起、没落特点:王朝的建立往往是在一个领袖的英明领导下,带领干将,打败没落的王朝,打败其他军事力量,建立王朝;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往往在中期出现,这时候国力强大,但是中期以后内患加剧,矛盾凸显,往往出现改革派和保守派两派,国家官员腐败增多,财富从民间和政府逐渐转向官员、绅士和豪强手里,同时经济和权力的相互渗透日益严重;王朝后期基本上是内部朋党林立,斗争尖锐,外部起义不断,矛盾不可调和,导致覆灭。
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历史知识,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的思维。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这一命题进行重组演绎,就能得出6种结论:(1)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2)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3)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4)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5)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6)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这些富于创造火花的观点,就是扩散思维组合分解的产物。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多方面的看待历史事件,全面的认识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五、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迁移思维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对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影响。发展迁移思维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迁移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过的旧知识为基础,进行古今、中外、同时、同地史实的对照联系,启发学生联想,开展迁移思维,逐步掌握新知识。比如一战和二战二者相同之处:都是掠夺战争,确切的说一战自此至终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而二战战争初期也是属于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者不同之处:一战自此至终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更多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斗争具有反侵略和民族独立解放的双重性质。此外二战并不是仅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的参战、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都体现了其世界性。战后社会主义得到发展壮大,各殖民地国家纷纷举行反殖民统治和民族独立战争更是战前所没有预料到的。二战取得了最终胜利,而一战以失败告终,恰恰也是他们性质不同的体现。通过知识的迁移、对比,就能够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整体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