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冬:一切弯路都是直路

2014-12-15安平

中国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百度生命

安平

赶来和我们见面前,梁冬刚在五道口见过一位老中医。尚未落座,他即兴奋地聊起那位老人惊人的才能,称“将给中医界带来大的变革。”

在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百度市场副总裁梁冬、广告营销专家梁冬、作家梁冬等身份之后,现在,他是中医推广者、中医文化传播者梁冬。在这个身份里,他将他的心安顿了下来,充满“温暖喜悦”。这四个字,写在他的正安中医诊所门前的匾额上,前面四字是“正心诚意”。

加诸在他名字前的这些称谓,组合成了一个极其令人困惑的形象。12月,梁冬即将迎来四十岁的生日。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里,他游走在现代与传统、严肃与娱乐、数据与文字、理性与感性中,每一次截然不同的跨界之选,都给他带来无上荣光。虽然他不认为有所谓的“界”存在,因为每一种职业都是“对人的观察和表达”。

他是如何做到的?以他的年龄、以他的资历,他如何面临取与舍,如何每一次能够从零开始,穿越每一个坚硬的壁垒,不断颠覆规则,从一个巅峰走到另一个巅峰?

“大部分人生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自己选的。”对于自己所走过的路,梁冬相信因缘和合。

“一切弯路都是直路。你觉得这条路走弯了,其实不会的。它是用奇怪的方法来告诉你应该怎么走。如果有一天你真正知道你应该走什么路时,你会明白,之前你走的那些路,都是为走这条路而准备的,都是必须要走的。”

小时候,梁冬有过一次流鼻血的经历,开始时他担心得要死,后来他索性静下来,数着血滴的数量直到它止住,从此对流鼻血不再感到害怕。

接受,也许从那时起便开始成为梁冬的哲学。接受每一个安排,面对它,做好它,不考虑得失与对错,对他来说,是真正的积极。人生如是,职场如是。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梁冬最初的梦想,起源于一本小书。

1991年的一个下午,高一学生梁冬在图书馆里看到了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当时整个广州图书馆就只有两本与广告有关的书,一本是《广告操作大全》,一本就是这本《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梁冬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他的爷爷和叔叔都是玉器匠人,小时候家里堆着很多石头,“他们把石头拿在手里,一会儿一张观音的脸就长出来了。”父亲后来在公司里管经营,很小梁冬就看他做总结、报告、年度预算。

“艺术和商业,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我有了影响。广告我认为是这两件事的结合体。”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开启了梁冬的梦想。“我才知道广告原来是这样一个东西,它是如此紧密地和商品经济结合在一起。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把现代的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商业逻辑结合在一起。”

高考时,梁冬选择了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广告系。他此后的人生脉胳,就此展开。

2008年,梁冬帮助一家公司赴美上市,选的合作伙伴是奥美。他终于有机会走进奥格威缔造的那个殿堂——位于麦迪逊大道的奥美纽约总部,怀着一颗朝圣的心。

但是梦幻破灭了。进到奥美,梁冬发现那些办公室“太简单了”。“我去过奥美的上海办公室、北京办公室,还有中国很多广告公司、IT公司的办公室,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气象,和你在一个美国老牌广告公司的总部感受到的那种气息是不一样的。灯光的明亮程度、墙壁的颜色……”

在那一瞬间,梁冬感觉到,“中国时代来临了”。这个印象给梁冬很大的冲击。此前,他曾经想过移民,“后来就坚定了信念,一定要伴随中国一起成长。”

两次离开

大学期间,梁冬曾在北京一家很有创意的广告公司实习,做到了公司的创意副总监职位。梁冬觉得自己很幸运,“那是一个年轻的广告公司,尊重创意,有想法就会鼓励你去实现,所以锐气没有被抹杀。这件事很重要。”

大学毕业时,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梁冬决定回到他的身边,于是被分配到了广东电视台。

上班第一天,梁冬在电梯里看到了一个女孩,他当时就有一个感觉,“这个人可能会和我有点关系吧。”

从电梯出来,两个人走向同一间办公室,然后发现两人的办公桌居然也挨在一起。那个也是第一天来报到的女大学生后来成为了梁冬的妻子。忆及此,梁冬常常觉得“生命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1998年,凤凰卫视给梁冬打来电话。此前,梁冬曾在凤凰实习过一段时间。“为什么凤凰找我去?要听得懂广东话,又要懂电视制作,又要工资低,几乎找不到这样的人啊。”

在凤凰卫视,梁冬一直做幕后,体育、财经、娱乐节目的编辑、记者都做过。而转折,发生在对《凤凰直班车》的救场上。

某一天,因为鲁豫患眼疾不能上镜,梁冬被推到了《凤凰直班车》的前台。一切都是始料未及的、狼狈的。

离节目结束还有3分钟,梁冬便对观众说,“咱们明天见”。“主编当时就疯了,他冲进来告诉我,还有两条新闻没有播。” 梁冬难堪地回到镜头前:“不好意思,这里还有两条新闻。”

后来,在和鲁豫的一次聊天中,梁冬回忆那时的经历,“当时想死的心情都有。你知道当着几千万人丢脸那种感觉不是很多人有的,就是你看到那个人说话在吞口水,说了一半之后,哦,不对,再来一遍。”

第二天,梁冬得知自己还需要继续主持,他站在公司楼下,对着远处的大海喊,我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挺住!像当时流行的日本电视剧剧情一般。

这样的郁闷和紧张持续了两周时间,“它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把一个很年轻的心灵摧残至那种疯狂的地步。”梁冬想到了放弃。

这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对他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否则的话你永远给别人留下的是一个很差的失败的印象。”

这句话点醒了梁冬。“为了这句话我要一直努力,做到有一天大家都说他不是最差的主持人的时候,我觉得就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于是也有了梁冬风格的《娱乐串串烧》。这档娱乐节目由梁冬主编主持,它创新性地把电视评论与娱乐新闻相糅合,再配以梁冬幽默风趣辛辣的主持风格,一时间吸引拥趸无数。梁冬由此荣获“中国电视榜2002——2003年度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称号,被誉为凤凰卫视新闻娱乐化的形象代言人。endprint

属于自己的路已经走出来了,接着走下去,会是风光的、容易的。但是,梁冬感受到了恐惧。

“2004年,我已经感知到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有一天,梁冬把百度上最热门的十个关键词拿去问凤凰的同事,很多同事都只知道其中一两个。“我一下子觉得,天啊,鸿沟那么巨大。然后就想,自己还年轻,不能这样在老媒体里继续待下去。要撤。”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彦宏邀请梁冬进入百度。是时,梁冬连QQ和MSN都不会用。他觉得自己干不了。李彦宏回他一句,“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2005年1月,梁冬进入百度,成为市场副总裁,负责市场及公关战略的制定实施,协助公司展开与媒体、电影、音乐及出版业界的合作。

在很多人看来,李彦宏此举对百度和梁冬来说都是一场冒险。两年后,梁冬在一篇文章里,写下了他的百度生涯回顾。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和同事们一起把‘百度一下推动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口头禅。百度由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动词,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过去的两年,经历百度上市。‘百度成为了一个和中国梦想紧密相联的传奇。——可能只有百度才会让如此年轻的我领导它的上市传播运动。”

在百度,由梁冬主导发动的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特性的传播方案,获得了业界的认同。《21世纪经济报道》和《InterBrand》把百度的品牌建设列为年度案例,他们还拿到了最具商业价值的实效行销的金奖——“艾菲奖”。

在所有的业界对于梁冬为百度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评价中,最重的一个是——“他把百度由一个冰冷的技术公司变成了一个人文的公司。”

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梁冬始终清楚,自己对百度没有什么贡献。“我是不胜任的,很多事情我是干不了的。”

他再次选择离开。

了解生命的真相

曾经,离开凤凰时,梁冬有过投入中医行业的打算。离开百度前的2007年春节,他到印度去了一趟,在那里,他静下心来,再次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在凤凰时,因为身体不好,梁冬看了很多中医书籍,接触到了《思考中医》这本书,感受到了中医的智慧和力量,于是联系了作者刘力红先生。

再后来,梁冬的妻子得了一场病,连咳带吐带拉,病了二十多天,一直不好。“正好,刘力红老师和李可老师云游到了广州。两个人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分别把着她的左右手诊脉,然后两人对视一下,开了一个方子:麻黄附子细辛汤。两点钟吃下的药,四点钟就好了,完全跟没事儿人一样了。”

这些事坚定了梁冬要学中医的信心,他把它们看成是生命的启示。“上苍用很奇怪的方法来让你学。不学是吧?不学再让你来一场病。你觉得好了,没事了,跑了,再给你来一下子。”

这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冬认识了广东省中医院院长邓铁涛老先生,并拜他为师。

2010年,梁冬作为联合创始人的正安中医诊所在北京开业。梁冬对这家诊所的解释是——“生命,是一股流动的气,它需要我们倾听、等待、每日培养,直至你发现生命的能量充满身体。这里是一家尊重生命的新古典中医诊所,正安中医。”

“我觉得,我的人生使命就是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医,让更多的人学会了解自己和家人的身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命资产。”

如今的“正安中医”,既有医馆给人看病,也做《国学堂》、《冬吴相对论》这样的节目,还有正安生命资产管理学院面向中医、国学爱好者,以及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课程及讲座服务。

梁冬还打算建一些像学校一样的养老院,让中国现在的中年人——未来的老年人,重新学习那些我们在学校里没有学习过的东西。

“比如怎么去爱,怎么去观察自己,怎么接受生与死,怎么透过调整呼吸去让自己的内脏做运动,怎么重新学会欢喜,怎么跟儿女相处,怎么与疾病共存……他对生活有理解、对生命有理解了,再去把一些重要的东西告诉他的孩子。我希望正安是这样的一个机构,帮助大家了解生命的真相。”

建这样一所“学校”,是因为梁冬认识到,“中国的老年人,尤其是这一拨,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是匮乏的。中国人都需要重新去学会理解‘礼这件事。礼是什么?礼是尊重和爱的艺术,是我们民族缺失了一百年的东西。礼文化的本质,是借用对物的、其他人的或是对天地的尊重,来让自己形成尊重的习惯,让你变得谦卑。懂了这些东西之后,才会明白每一天活在当下的快乐。”

活得像一棵树

接触中医和开中医医院之后,梁冬看到了最大的好处。“不是身体变好了,而是对不那么好的身体接受了。接受了,你怨不得别人,开始不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的状况就没有那么糟糕,你知道吗?”

与此相关,走了那么一大圈,梁冬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清醒的了悟。“我现在几乎可以得出一个也许以后我会跟我的儿子分享但是他要再过几十年才会明白的结论:不要看行业热门,不要看对不对,也不要看这个东西合不合时代的需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了快乐。这是很重要的。”

“一切重要的事情都是自学的。” 梁冬信奉培根说的这句话。“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没关系,关键是你是不是在这件事上出神入化。职业选择不那么重要,这年头已没有怀才不遇这一说了,活在当下,把自己的事情,每一分每一秒都把它做好,该给你的上苍自然会给,如果现在没有给你,那一定是帮你算着利息呢。”

梁冬的手机上有一段话,他很喜欢,经常拿出来和人分享。“《圣经》里说有福的人,必得活得像一棵树——不寄望他人,牢牢扎根在生活的洪流里,不疾不徐,不蔓不枝,按时开花,按时结果,叶子永不枯干,风雨中才更见翠绿。”endprint

猜你喜欢

百度生命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百度年度热搜榜
不懂就百度
花粉交流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百度年度人气萌娃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从CARNET到CARLIFE 百度车联网混战乐视
万有的百度
震撼瞬间:怒放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