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的体会

2014-12-15郝静娜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工基础导入教学手段

郝静娜

摘   要:《电工基础》的讲授以基本原理分析为主,并且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物理知识,这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普遍感到枯燥、难学。为改善这一教学现象,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实际教学现象,结合具体教学经验,阐述如何进一步改进《电工基础》的教育教学,为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电工基础;创新意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导入;教学手段

《电工基础》是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学习后续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奠定专业工作的基础。然而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具有概念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初中阶段学生相关知识积累少,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觉得该课程难学、难记、难理解。本人在从事《电工基础》课程的几年教学过程中,从该课程的特点出发,结合教育心理学规律.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中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学生接受不了,教师的课也讲不好。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基础上课,则可能会变成初中知识补习课。教学既要适当降低起点,又要紧扣教学大纲,所以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取舍、加工创造,而不是单纯地讲教材。对于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要删繁就简,分解难点。对于学生容易理解又比较熟悉的内容,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有的甚至可以适当变化讲课顺序。

教材一般比较集中、概括,有的内容抽象、平淡无味,完全是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必须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某些问题有所发挥和补充。教师要具备现代化的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学生的专业需要,把握教材,促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例如,在学习电阻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可提出如何测量仪表内阻,如何从等效角度来研究并联,以引入工程上很有用的等效概念与等效原理等。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新课导入

(1)习题式导入法。施教之功贵于引导。如果将要讲解布置的习题,在上课开始时作为问题提出来制造悬念,就能将学生的思维导人新课。运用这种方法导人新课,课题明晰,悬念寓于其中,学生欲知答案,只有认真听讲,静心思索,对新知识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

(2)复习式导入法。《电工基础》课内容抽象难学,使学生望而生畏。如果围绕着本课题,用已学过的知识循序提问,逐渐展开,启迪学生,就能顺其自然地导人新课。

(3)演示式导入法。”实验是教师语言的一部分。“采用新颖生动的电工演示实验导人新课,可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4)事例式导入法。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电工学问题。如果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可以讲解分析引人新课,则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同时也极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听课注意力。

三、教学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化

1.演示实验。

《电工基础》是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或是起源于实验,或是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或说明。在讲授这些知识内容时,运用演示实验这一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括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归纳出规律性东西,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2.采用类比法。

采用类比法,将陌生的问题熟悉化,类比法就是由已知现象的规律去推导出另一种物理现象的规律,或解决另一种现象中的问题的思维方法。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类比法,可以使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规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之所以感觉电工基础课难学,是因为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用语言描述的看不到摸不着的电现象和过程难以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清晰的图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图像,成为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图像收效甚微,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却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完成这一任务,它可以利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手段将抽象的电现象和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将短暂的过程人为的拉长。

4.”挑刺“质疑驱动创新意向。

世间万事万物并非都尽善尽美,人们要不断认识它、研究它、改造它,使之趋于完善。创新能力也就得以体现,这就有利于在教学中,用身边事实,让学生发现”毛病“,并研究和改造它,以发掘和表现学生的革新潜能。

对《电工基础》课程,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共同努力,会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心,激发他们努力去牢固的掌握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这符合和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和要求,对于该课程的讲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理论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林高峰.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

[2]阚振坤.《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工基础导入教学手段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学中的困扰与对策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