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源于责任感
2014-12-14龚佩琳
文/龚佩琳
气场源于责任感
文/龚佩琳
在很多人眼里,赵骏是一匹黑马,为什么呢?因为他自从进检察院后,在公诉人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6年,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加班,老老实实做人,这样普通的检察官在上海市检察一分院里随处可见,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在2013年6月,他通过层层选拔从全国各省市一百多名高手中脱颖而出,在全国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十佳公诉人”的荣誉。这一竞赛三年才举办一次。一时间赵骏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
生活粗心,办案细致
平稳的工作节奏被打乱了,而赵骏的自我目标却没有发生混乱,他一边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类社会工作,一边尽量沉下心来面对手中的案件——“我毕竟是一名办案检察官,案件审查是不能有丝毫马虎的。”
熟悉赵骏的同事知道,赵骏生活中有点粗心,时常找不到车钥匙,提审后水杯多次忘在讯问室里等,因此他们更钦佩他审查案件始终如一的认真和细致,虽说认真细致是每个办案检察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但是随着办理案件数量的增加,尤其面对常见案件,由于缺乏新鲜感,难免会出现模式化办案,所以能够在工作中真正做到这两点却是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恒心。
同一办案组的小刘对赵骏办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印象深刻。这是一个男女因恋爱分手引起纠纷导致的命案。案发情况是这样的,小陈(涉案人均为化名)打110说自己把女友杀了,当警方赶到现场时,发现小陈及女友小丽浑身都是血,小丽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致命刀痕,女方的衣物掉落在地上。据小陈供述,女友小丽提出分手,那天小陈要求女方归还1.2万元聘礼,经讨价还价,女方提出还1万元,余下2000元就以相好一次作为抵偿。由于心情不稳相好不成,小丽就嘲笑他,小陈一怒之下双手死掐住女友的脖子。松开后他以为小丽已经死了,自己杀了人,也不想活了。于是用刀割自己的手腕和脖子,血溅到小丽的脸上,小丽忽然醒过来,看到他手中有刀就过来抢夺。慌乱之下,小陈就用刀割了小丽的脖子导致其死亡。现场的景象和小陈的供述基本接近,不久侦查机关将小陈以涉嫌故意杀人罪移送一分院审查起诉。
在小刘看来,嫌犯小陈属于自首、认罪态度又很明确,证据也很清楚,没有什么可以深究的东西了。然而赵骏并没有轻松处置,他仿佛第一次办案一样,不仅极其仔细地看完卷宗,还把勘查笔录中的现场图和相关的DNA鉴定意见单独复印,并对照被告人的供述进行复核比对,然后他们才一起到看守所提审小陈。一开始小陈把自己对警方说的情况复述了一遍,赵骏观察着他的表情并没有打断他。等他说完后,赵骏只说了一句:“小陈,你听好,你好好想想再回答我,小丽的衣服到底是什么时候脱下来的?”听了这句话小陈浑身一震,突然低下头捂住了脸,身体微颤。赵骏知道自己问到了关键,在进一步教育和引导下,小陈终于说出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事实上小丽从来没有提出相好的建议,他们在为聘礼争执的时候,小陈就因为发怒掐了小丽的脖子,然后打算自杀,自杀前他把小丽的衣服脱掉扔在地上,想占“尸体”的便宜,不料期间小丽突然醒来,看出了小陈的意图,虚弱的小丽说:“你怎么敢这样做,我要报警。”在小陈老家的习俗里,他的这种行为是一种非常遭人鄙视的严重罪行,因害怕被告发,小陈拿起准备自杀的刀向小丽的脖子狠狠割去,然后再割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但是自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后他报警自首,并隐瞒了企图非礼的情况。小陈自以为聪明的谎言被检察官一眼看穿。
提审后,小刘追问赵骏是如何探知真相的。原来阅卷比对时,他发现两处疑点:一是小丽的衣物都扔在了地上,而且裤子里面还发现几处粪便的残留;二是检验报告显示杀人用的刀上只验出小陈的DNA。一个女孩子会在身上有粪便的情况下和别人相好吗?况且衣服不是折叠好放在身边,反而随便扔在地上,这有悖正常行为逻辑;而且人大小便失禁往往是在极端生理情况下(比如被扼颈窒息)才会发生,可以推断小丽的衣服是在被扼颈之后,才被小陈脱下扔掉的。而刀上只能验出小陈的DNA,说明小陈杀小丽在先,自杀在后。这都说明小陈说谎了,他肯定想隐瞒某些重要情况。
在赵骏的眼里,没有简单的罪行,没有完全一样的罪案,每一个案件都是全新的。
气场源于责任感
全国公诉人比赛结束后,一位观摩比赛的记者问赵骏:“你辩论发言时很有气场,很有说服力,怎么训练的?”这个问题让一向反应敏捷的他愣了一下,“我想,这也许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因为我们办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包含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法庭上,我们不止要把案件表达清楚,还要用诚恳的态度告诉被告人和旁听者,为什么要起诉、社会的危害性究竟在哪里、惩罚罪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能让涉案人从内心理解和接受法律的判决,并从中汲取教训,这才是我们案件起诉和审判工作真正的价值所在。我的说服能力,大概就是源于这种责任感。”
一位人大代表三年前曾经旁听赵骏起诉的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的庭审,对赵骏发表的公诉意见至今印象非常深刻。四名少年因一时冲动殴打同学,造成一死一伤,涉案的六人都只有十八九岁。旁听席上坐满了家属和学生。六个男孩子都是一个大专自考班的学员。被告人施某和被害人李某都看上了同一个女同学,施某听到传言说李某对此很不爽,施某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于是约李某“把话说说清楚”。案发那天施某等四个要好的同学一起,李某也带了同学周某如约而来,气氛不善,刚对话不超过三句,气愤的施某就冲上去打了李某的耳光,情况就此一发不可收拾,施某等人把对方两人打倒,并对倒地的李某拳打脚踢,导致李某严重受伤抢救无效死亡。四个少年一夜间铸成大错。
赵骏在庭审最后发表公诉词时,语重心长地说:“一个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无限感伤,更何况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检察官在办理这起案件时,心情格外沉重,每个人都有良知,但又是什么让四名被告的良知在那晚不知所踪了呢?他们的冲动给五个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痛。分析他们的行为,也许和家庭的教育、学校管理有关系,但究其本质,是自以为是、自我中心、肆意妄为、不计后果的心态导致他们走到今天的地步……”赵骏还指出:“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为你自己、为你身边的人带来灾祸。我们应该将对法律、制度的敬畏与服从,对健康、生命的尊重与维护,对善良、美好的期待与追求放在心里面,以真诚待人,以良善处世……”公诉意见短短不到五分钟,庭上庭下的人显然都受到了触动,四名被告流下了悔恨的泪水。这就是赵骏在法庭上的“气场”。
最艰辛的快乐
“在公诉人业务竞赛中获得第八名,你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是赵骏接受采访中被提起次数最多的。答案总是让人有点失望:“我觉得自己多了点运气。因为在比赛中接触到很多选手都很出色,包括我身边的很多没有参加比赛的公诉人也都很厉害,所以能进前十真的很幸运。如果说有什么优势的话,也许因为我在一线办案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赵骏的回答无疑是谦虚的,如果你了解赵骏所在的上海市检察一分院公诉处这个集体的话,你也许就能理解赵骏的谦虚是有理由的。一分院公诉处是一个著名的先进集体,成立18年来,他们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这个集体中还不断涌现出上海市优秀公诉人、上海十大检察标兵、上海市十佳检察官等优秀检察官。
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赵骏感受到的压力并不小于这次他参赛时的压力。这次比赛最出乎赵骏意料的压力不是来自于竞争,而是来自于刑法基础理论。赵骏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是科班出身的法律专业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理论的认识不可谓不深。这次竞赛很多环节的案例使用了一些常见罪名,如盗窃、抢劫等,但案例的设置都很巧妙,在探究犯罪情节时,赵骏发现自己在理论识别中居然有不少灰色区域,对犯罪行为的定性出现了动摇。和其他参赛选手一样,他体会到基础理论还不够深厚带来的压迫感,而这种压迫感将成为赵骏今后工作学习的一大动力。
对赵骏而言,这样的动力可不会只有一个。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形式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公诉人持续不断地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一分院公诉处是专门办理重大要案、社会重点关注案件的部门。赵骏本人近年来就办理过好些著名案件,比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案、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杨治山内幕交易案等。很多案件都要求新知识新理论的不断补充。为了提高检察官执法办案的能力,一分院的领导花了很多心思,多方调研和联系,为他们准备“小灶”,让办案人员在遇到陌生知识领域时随时可以得到专业指点。
在压力之下,赵骏为什么还依然热爱和坚守公诉人的岗位呢?“没有做过公诉人是很难理解检察官在工作中所获得的那么真切的成就感!公诉人背后是集体,而公诉工作是需要单打独斗的,这就需要公诉人不断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德才兼备。公诉人在集体中汲取养分和力量,都可以体现在每一个办案环节中。每一次成功的案件起诉,不仅能够体现公诉人自身的实力,更能树立国家法制化的执法形象,为检察事业增添光彩。”
没有一种成功是能够轻易获得的。是办案工作磨砺了赵骏,是优秀集体锻炼了赵骏,是检察事业培养了赵骏。赵骏就是这样成为一匹“幸运”的黑马。
(龚佩琳,就职于上海市检察一分院办公室,长期从事检察宣传工作。为了法治宣传,经常和一线办案的同志沟通交流,对他们的工作、思想了解较多。笔者和赵骏几乎同时参加检察工作,对他的成长经历有所了解,赵骏又很善言,采访写作比较顺利。)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