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2014-12-14袁虎成江世浩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青岛市青岛海洋

袁虎成,江世浩

(武汉光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研究室 武汉市 430070)

1 背 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陆地资源日益匮乏,陆地空间趋于饱和,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世界许多海洋国家都确立了“大土地”理念,越来越多地向海洋、地下空间、太空等拓展自身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许多国家把加快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发展海洋经济放到国家战略位置上来抓。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各沿海地区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从辽宁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天津海洋经济示范区和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到江苏的沿海开发战略、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再到福建的海西经济区、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等等,各地纷纷推出相关发展规划,并创立了若干发展模式。“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并将其作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的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1]。海洋经济的本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利用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通过劳动获取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海洋经济与海洋相联系的本质属性,是海洋经济区别于陆域经济的分界点,也是界定海洋经济的依据。

2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1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2.1.1 区位条件优越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中国北方海岸线的中部,西接广阔腹地,是整个沿黄流域里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也是整个沿黄流域最主要的出海口。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是21 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42 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是中国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适中的地理位置为青岛的发展和发挥两个扇面辐射作用提供了客观的区位优势。

2.1.2 海洋资源丰富

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 万平方公里,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8 405 平方公里,30 m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约9 165 平方公里[2];大陆岸线710.9 km,占山东省岸线的1/3;拥有49个海湾,69 个海岛,52 个岛屿和54 处礁石,14处滩涂。盐及盐化资源开发已有2 000 多年的历史,胶州湾近海有盐田120 多平方米。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可利用的渔业资源达110 万吨以上。滨海地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处。

2.1.3 基础设施条件较好

青岛港是中国第2 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码头15 座,泊位72 个,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码头,其中可停靠5 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 个,可停靠10 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 个,可停靠30 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 个。沿海地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建成青岛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联通青岛东西海岸,破解了胶州湾的天然瓶颈制约。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近岸海域达到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河流入海口附近海域水质控制在三、四类海水标准以内,2012年,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1.3%。

2.2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青岛市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3]。由图1 可见,2013年,青岛市GDP 实现8 006.6 亿元,8006.6 亿元,增长10%,其中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317亿元,增长18.2%,达200 亿元,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7%,较2012年提高1.8 个百分点。海洋生产总值占GDP 比重2013年达到16.5%,较2012年提高1 个百分点以上。分行业看,滨海旅游、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设备制造、海洋水产品加工和海洋渔业等六大行业的增加值合计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4.2%,行业集中分布较为明显[4]。其中,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为6.4 ∶4.3 ∶48.3,可见,青岛市海洋第三产业在海洋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另外,青岛海洋经济在全国海洋经济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该比值增加到5%。

图1 2010-2013年青岛市生产总值及海洋产业总产值(亿元)

2.2.1 海洋渔业

进入21 世纪以来,青岛市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海洋捕捞逐步向外海和远洋拓展,海水养殖面积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养殖业在海洋渔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渔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渔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2012年全市渔业产品总量达到112 万吨,其中捕捞27 万吨,养殖85 万吨。由图2 可得,2012年渔业增加值达到83 亿元,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渔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占全市第一产业总值的比重达24%,可见,渔业已经成为大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图2 2009-2012年青岛市渔业产值变动情况(亿元)

2.2.2 海洋交通运输业

近年来,青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董家口港区为国家枢纽港青岛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港优化港口布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建设世界上最大的40 万吨级矿石码头和45 万吨级油码头,码头岸线长约35.7 km,泊位数112 个,建成后总吞吐能力将达到3.7 亿吨。截止到2014年8月份,董家口港区加紧对外开放期间,已3 次获批临时进靠国际航行船舶,确保了已建成码头泊位持续运营发挥更大的生产效益。2013年,董家口港区全年接卸外贸货物超过4 000 万吨,货值320 亿元。

图3 2009-2012年青岛港口货物(左/亿万吨)和集装箱(右/万箱)吞吐量

2.2.3 滨海旅游业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处,131 处优秀历史建筑,重点名人故居85 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 处。截至2012年,青岛市共有A 级旅游景区66 家。其中,5A 级旅游景区1 家,4A 级旅游景区18 家,3A 级旅游景区30 家。旅游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不断完善,旅游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青岛市荣获“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和“中国十佳宜游城市”。2013年青岛市旅游人次达到6 289 万人次(见图4),其中国内旅游人次增幅明显快于境外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37 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886 亿元。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青岛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是青岛近年来较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结果。青岛滨海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具有较强引领效应的产业,成为带动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产业。

图4 2010-2013年青岛市国内与境外旅游人次(万人次)

3 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3.1 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3年,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3.45%、2.79%、2.80%、8.84%,减排量分别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的112.3%、105.1%、64.0%和108.1%。实施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6 天,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2.9%[5]。环境是发展海洋经济的软件实力,拥有优质环境的青岛定能吸引大量国内外海洋机构及投资者,从而带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全市总降水pH年均值为6.36,同比下降0.06,好于酸雨限值。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河流水质保持良好水平,功能区达标率为72.1%。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良好,胶州湾外黄海海域水质保持优良,所有监测点位水质均达到或好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胶州湾水质相对稳定,达到或好于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58.7%。水是生命之源,优质的水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更能促进海洋渔业、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青岛海洋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海洋科研实力雄厚

青岛是我国海洋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城市,2013年青岛共有各类高等院校(含大专)26 所,在校学生超过30 万,其中拥有国内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在校生3.9 万人。这里聚集了高级海洋专业人才1 700多人,占全国的3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70%左右,各级海洋科研与教育机构28 家,拥有唯一的海洋国家实验室、部委级重点实验室20 个,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海洋科研项目,在国家973 计划海洋领域启动的17 个项目中,有14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主持单位都在青岛。

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的250 个左右项目中,山东承担了120 多个,其中大部分在青岛。另外,每年国家投入到海洋领域的研究经费,有50%在青岛。主要用于海洋科技、海洋开发与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拥有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化制品企业100 多家,海洋活性物质及新材料等企业近百家,已经初步形成集群效应。青岛雄厚的海洋科研实力是国内乃至整个亚洲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其优越的硬件设施能极大的助推青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3 政策导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战略发展区域,而青岛是该区域的龙头及核心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蓝色经济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国家、省还是地方都十分重视,并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国家政策中,一直在促进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并且山东青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海岛保护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系统性融资总体规划等省级政策从多方面来保障海洋经济的顺利发展。青岛市海洋旅游发展纲要、青岛市十二五规划和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等从细节上清除了海洋经济发展的障碍,为其长足发展保驾护航。所有的政策支持,在不同维度上为青岛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制度保障和推动力。

3.4 西海岸新区

2014年6月3日,经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青岛市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 平方公里。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位条件、科技人才、海洋资源、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综合优势明显,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把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举措,为促进青岛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到2020年,新区将构建起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形成先进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 亿元,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左右,人口规模280 万,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推动青岛成为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4 结 语

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青岛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青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有利于增强青岛的经济实力,促进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抢占海洋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高青岛的国内及国际竞争力。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也是历史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新形势下,我们相信,青岛在保持现有海洋经济优势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充分认识发展海洋经济对于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持续大力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1] 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N].国家海洋局网站,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

[3] 赵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主导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度测算[J].科学与管理,2013,(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

[5] 2013年青岛市环境状况公报.

[6] 赵领娣.海洋经济发展对陆域经济收入的拉动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08,(8).

猜你喜欢

青岛市青岛海洋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青岛明月申牌?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