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在科学老龄观塑造中的引导
2014-12-13谭海燕
谭海燕
随着“四二一”家庭模式(即一对夫妻要抚养一个孩子,赡养四个老人)日趋普遍,家庭养老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电视媒介应充分发挥“解释与规定”的功能,向受众传播科学的老龄观,帮助人们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
一、引导受众理性看待养老保障问题
养老保障是养老的首要问题,即我们常说的“老有所养”。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首要手段,就是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制度。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就养老保障模式而言,分为家庭保障模式、国家福利保障模式和多元支撑的社会化共建保障模式三种。在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快速变迁、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萎缩、政府财政支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推进社会化养老共建保障模式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首选模式。
近几年,电视节目中报道的“事业和企业职工养老金并轨的问题”、“推迟职工退休年龄的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问题”等,都是养老保障的问题。大众化电视节目在传播这些信息时,应该增强受众对多元支撑的社会化共建保障模式的了解,理性看待我国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引导受众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主体
“老有所养”不仅仅涉及养老保障问题,还关乎养老服务由谁来提供。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我们强调子女对父辈的反哺义务,从物质保障到生活照料都是由子辈来承担。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才会住进政府建设的养老院,由养老机构提供照料服务。但是,随着子女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需要照顾的父辈人数的增加,单纯依靠子辈照顾父辈的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已不够理性和科学。新华网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内地74%的人表示因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一半的人表示与父母居住在不同城市,无法亲自到身边照顾父母。但是,由于养老机构的数量、质量以及人们养老观念等问题的制约,一味提倡老人住进养老机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就养老服务而言,既不能单纯依靠家庭来提供,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负其责。
为明确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中国政府提出了养老服务提供的“9073”模式,即90%左右的老人或自理,或依靠亲属,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养老;7%的老年人居住在家里,但需要社区为老服务机构的帮助和支持;只有3%左右的老年人因失能、孤独或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等原因,进入各种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大众化电视节目需要理性传播养老服务观念,不要过分强化某一种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引导受众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提供者。
三、引导受众从生存性养老向生活性养老转变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由低到高的排序,人们的需求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类在生命的不同时期,都会有这五种需求。按照这一理论,养老的质量取决于老人的五种需求被满足的情况。据此,我们可以把养老分为生存性养老和生活性养老。
为落实联合国积极老龄化的思想,我国提出了“五个老有”的老龄工作方针,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如果“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重点解决的是老人的生存性养老问题,“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则主要是解决老人的生活性养老问题。
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引导全社会注重生活性养老,提高养老质量。一是大力宣传生活性养老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尊老敬老观念。要让老人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他们依然是社会舞台的主要人物,而不是退出社会的无用之人。二是要引导老年人追求生活性养老,鼓励老人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创造适合老人工作的条件和氛围,让具备工作条件的老人再次返回到工作岗位,让他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工作价值。三是呼吁国家、社会和家庭为老人的学习、娱乐、工作等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政策支持和机会创造上予以倾斜。
近年来,电视新闻中出现了关于“老有所为”的报道,可见一些电视媒体开始注重传播积极的养老观念。山西卫视在2013年10月13日的《新闻观察》中,以《老有所为的阳光老人》为题,报道了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依然摆摊修鞋的故事。报道说,老人从20几岁开始,修了70年的鞋,至今依然坚持每天出摊修鞋,价格公道,深受顾客的喜爱。报道还说,老人的女儿认为老人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并不同意他继续工作,还为此摔坏过他的修鞋机。虽然如此,老人依然坚持出摊修鞋。由此可见,传播“老有可为”的典型事例对于破除公众心目中固有的陈旧养老观念有多么的重要。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尊老养老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反哺式”回馈,强调老人群体对子女的充分依赖性。这种养老文化间接造成了中国老年人保守不独立和社交活动偏少的结果。
(湖北广播电视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