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之中见作风
2014-12-13张明
张明
走基层、转作风的目的和意义,最终体现在作品的好文风上。走基层是前提条件,转作风是途径和方法,改文风则是其目的和意义所在。文风实际上是走基层、转作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前些年,拙劣文风浸染新闻界,为社会诟病。有些新闻记者自居为“无冕之王”,有的乐当“干部记者”和“QQ记者”,当个材料的“二传手”,报道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像篇工作简报,没有新鲜事实,有的甚至还有报道失实的情况;有的搞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眼中只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凡此种种,在作风上高高在上,不着实际,在文风上,作品充斥假、大、空,读之如同嚼蜡,有的作品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有的报道如“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基于近年来新闻界出现的种种“怪象”、“乱象”,“走转改”活动则是新闻战线的一针“强心剂”、“清醒剂”,这一活动,是整治新闻界的上述“怪象”、“乱象”的一记实招,更是新闻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突破口和有效的载体。
好文风,是写出来的,更是走出来的。新闻传播规律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规律,即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反映事实、报道事实,首先必须在海量的事实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形成新闻作品,通过媒介,影响舆论。要获取好新闻题材,写出新闻佳作,首先必须采访到新闻事实。新闻界有句至理名言“脚板底下出新闻”,这是新闻界前辈新闻从业的形象化总结,道出了好新闻是靠脚底下的功夫得来的朴素道理。为此,走基层,到一线,是新闻工作者获取新闻事实的最佳途径。我们常说“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海者擒蛟龙”。稿件的水平、新闻的价值,可以见出报道者走基层、转作风的真功夫、深功夫。只有那些深入事发第一现场,采访到第一手材料,甚至是独家素材,才能写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甚至是独家新闻。
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作品,越具时代性和人民性,越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这是一切经典作品所证明了的。这些作品除了主题鲜明,内容重大、新颖外,其文风也是重要因素。这类新闻作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用新闻事实说话,文字简练、准确、传神,行文流畅,用语生动、鲜活,甚至多有群众语言的清新活泼,文风朴实、清新、亲切、自然,作品打动人、感染人,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人、教育人。近年来,《恩施日报》相继推出的“和谐使者”——易满成、“义渡艄公”——万其珍、“信仰老人”——施星灿、“拐杖老师”——谭定才、“最美信使”——张美冲、“愚公支书”——王光国、“造福书记”——向家林等一批全国、全省重大典型,引起强烈反响。这些带着泥土芳香、新鲜露珠、时代气息的作品,无不是本报记者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寻访、发掘,汲取基层营养改文风而锤炼成的新闻佳作。
新闻工作者要走出书斋、走出编辑部、走出办公室,改变改写材料拼凑稿件或记者在通讯员稿件上挂名的惯常做法,走进社会的大熔炉和时代的洪流中,去采撷鲜活的新闻。由过去高高在上的作风,转变为下基层当群众的学生的作风;由过去夸夸其谈的作风,转变为求真务实的作风;由过去当文抄公、二传手的作风,转变为到一线抓活鱼、摘鲜菜的作风;由过去漂浮的作风,转变为调查研究、脚踏实地的作风;由过去只跑部门、改写材料的懒散作风,转变为带着线索和选题,勤下基层,多写好稿的作风。事实证明,只有那些作风扎实的人,才能到一线抓到活鱼,入深海擒获蛟龙,才能见常人所未见,写常人所未写,敢发常人所不敢发的第一声。也只有作风扎实,深入实际,才能将鲜活的材料、感人的事实写进报道,使报道呈现出清新、活泼、朴实的文风,令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相反那些靠闭门造车炮制出的作品,只会落入“假大空”的窠臼,报道显得苍白无力。
近年来,《恩施日报》在“走转改”活动中,推出了5个整版的基层采风报道、1个系列报道和近百篇稿件,形成了“走转改”的强势效应;同时还在要闻版、经济版、社会版等版面常设《走在山路上》、《绿色恩施行》、《走基层——普通人的故事》、《百姓讲述》、《百姓百事》、《身边正能量》等多个“走转改”新闻栏目,将版面更多地留给基层,把笔和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各相关栏目年发稿均约200篇,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成为报纸的特色栏目和报道亮点,其中“踏访318国道”系列报道获湖北新闻奖二等奖,《百姓百事》、《身边正能量》栏目获湖北省市州报好专栏,《父亲的扁担》获得全省“走转改”好新闻一等奖,有力地回答了好文风从哪里来的问题。
好作风养成不易,好文风长盛更不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是新闻界坚持开展的一项活动,更是新闻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持之以恒开展,并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努力拓展“走转改”的领域和空间,进一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恩施日报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