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如何打造评论“尖兵”
2014-12-13薄鲁晖
薄鲁晖
从宣传属性上看,好的评论能最直接有力地呼应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将艰涩难懂的会议文件转化为“接地气”的话语;从媒体的属性上看,评论彰显的是媒体的立场与态度,是媒体的性格灵魂,在“嘈杂”的舆论场中,主流媒体的“权威”声音不应缺位!
一、专职出专才
评论必须专职、专版化。许多报纸都有评论,但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谓评论除了呼应中心工作而出的“官样社论”外,都是零星分布在一些专题报道的后面,说白了只是“记者手记”的升级版。有些报纸则是有专门的评论版,但文章内容都是记者们“兼职”写出来的,或者是对外约稿、转载。颇有点拿做副刊杂文的方式做评论的味道,压根没有形成“战斗力”。
要让评论发挥效力,就必需让它成为一支有独立版面,专职人员的“正规军”。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从某种角度看,强调客观白描的新闻报道和注重表达主观思辨与立场的评论,显然有巨大差异。写报道的写报道,写评论的写评论,才能达到“术业有专攻”的成效。而评论专版,则让其从报道的附属中剥离出来,形成新的亮点与品牌。
二、好评论源自好队伍
将评论员压到一线去,这一点对于地市级党报尤为重要!媒体的平台越高,“婆婆”也就越少,话语空间相对也更广泛宽松些,服务好顶层导向,居高临下说什么都是对的。地市报则不然,要不断地磨合、脱敏,评论员更是要学会如何在“地雷阵”中舞蹈。因此,要将评论员队伍压到一线去,多跟着时政、社会的一线记者去跑、去看,做到心中有数,言之有序。
需要注意的是,把评论队伍压到一线,目的是要让其熟悉环境,而绝不是要他们“下去一次就交一篇评论上来”。评论与采访报道不同,并非单一环境下的“所见即所得”,而是多重环境下的“所见所思而有所悟”。
同时要确立“解决问题”的评论原则。空谈,是不少评论的空病。尤其是地市报,谁都不敢“得罪”,评论往往沦为异地监督的“高射炮”或是指桑骂槐的“放空炮”。这样的评论,解决不了城市的民生问题,自然也就赢得不了市民的尊重。因此,地市报的评论,要立足“解决问题”原则,着重关注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着力解决关切民生的难点热点,敢于对本地本城的事情发声。
要实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把握住问题各方的诉求,评论要善于“解决矛盾”,而绝不能是为了“宣泄情绪”、发牢骚。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关键点——大多数的民生评论,在讲完一大堆问题和现象后,都未能给出一个有可行性,切合实际的建议,最终就是双手一摊,把问题笼统含糊地推给“有关部门”,把帽子扣在“监管”的头上。如此一来,很容易引起部门的抵触情绪,毕竟挑毛病的空谈谁都会。“光挑毛病,不给方案”的评论,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而且容易把问题扩大化,激化矛盾,甚至是制造矛盾。
最后,就要在评论员的自身素养上下功夫。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过硬的素养,如何对纷繁复杂的世态进行评说?所以,要建立“充电”系统,拟定内部每个季度的学习计划,结合书籍、视频、讲座、交流等各种形式,不断充实更新评论队伍的“脑袋”。
三、让评论“武装到牙齿”
人员队伍建设的是打造评论“尖兵”的基础,版面内容的设置,则相当于“尖兵”的“武器装备”,合理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短评如枪。在评论版面中,要以三五百字的短评为主,它就如战场上的枪,是最普通、最常见、最不可缺的武器。短评重在亮出观点,不必纠结于行文是否完美,表意是否详尽,在这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三五百字已经是读者的一般情况下的浏览极限。且短评写起来快,排起来也容易,遇到突发事件或最新消息要评说的,可以很方便地安插到版面中去。
主稿如炮。炮是战场上用来攻坚的利器,对一些经过充分调查了解,有切实解决办法的问题,就应放到版面的主稿上来评论。因为这类“解决问题”的文章,最关键要让各方“服气”,所以就免不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众评如火。对一些存在争议,尚不能马上下主观评论的现象,不妨采用邀约讨论的“众评”方式进行试探和造势。如星星之火,聚之可以燎原。这也符合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的原理,无法左右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引导人们去想什么。
系列评论,集群发力。对一些特别重要的核心议题,可以采用系列评论的方式进行覆盖。这类系列评论最好能单独拎出来,放在更靠前的版位中,作为“准社论”来刊发。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优秀的评论就是媒体与受众交流、媒体作用于社会发展间最短的通路。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锻造精锐的评论“尖兵”,就是地市报在信息战场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作为一线的评论员,要时刻谨记新闻界前辈邹韬奋先生的那句话“下笔前,要费很多时间考虑什么是当前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焦虑的问题。”
(泉州晚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