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 拓展数学课堂空间
2014-12-13潘帆
潘帆
当今,基于网络的教与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这样的思想,在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中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
一、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一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该内容。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初步认识完轴对称图形后,自主展开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网络,将各种标志、植物、动物图片、建筑、中国传统文化,如脸谱、剪纸等各个领域中的“轴对称图形”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角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体现“轴对称图形”后面所散发的魅力。
二、课件构思
1. 老师课堂教学用的积件。运用FLASH工具,解决“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问题。
设计方法:出示标准的轴对称图形——蝴蝶图片,任意点击,则出现对称轴的标准画法。由图片再到生活中一些标志的图案,点击任意一图案,动态演示对折进行验证。数学里的平面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点击任意一个平面图形,动态演示有几条对称轴,学生特别对圆的对称轴的条数有了深刻的认识。
2. 学生练习用的积件。运用FLASH解决“巩固练习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问题。
设计方法:这三个积件充分发挥人机互动的功能,学生通过操作鼠标进行拖动、拖动并拼图、点击序号这些动作完成巩固练习。
3. 拓展课堂教学的积件。运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旋转、粘贴功能,学生自主制作轴对称图形。两个运用FLASH制作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并拓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活动组织
1. 实物感知,课件抽象。小学生思维习惯及对图形的认知,总是从直观到抽象。在课堂上,学生们动手操作对折等,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反馈,实时演示教师课堂教学用的积件,使学生把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
2. 实践操作,感知特点。为了让学生感知轴对称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轴对称条数。我们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学生猜测,然后自己想办法证明。结果学生有的动手画一画、有的动手折一折,最后圆形的对称轴通过电脑动态演示,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
3. 动态练习,加深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印象,我们设计了“智力冲浪”这一学习环节。让学生在电脑上运用鼠标拖一拖、拼一拼、判一判这样的操作完成巩固练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理解。
4. 运用软件,绘制图形。通过电脑特长生的示范、全体学生的尝试,学生不仅认识画图的工具栏,还能用单击鼠标选中工具,用复制、旋转、拖动、粘贴功能绘制轴对称图形。
5. 网上自学,bbs交流。学生在轴对称图形专题网页里,通过FLASH小游戏、文字、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了解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被大量应用。
四、结论
1. 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使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素材,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空间。
2. 在教学中,通过“实物感知——课件抽象——动手操作——网络学习”等方式,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该为生活服务”的教学思想。
3. 虽然本节课充分显示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但仍不该放弃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验证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