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

2014-12-13陈娟

文理导航 2014年35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民族音乐

陈娟

【摘 要】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史学、美学价值以及多元特征。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中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拓展其文化视野。将民族音乐纳入其中,不仅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民族音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一、民族音乐的史学地位及价值

我国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 是各民族音乐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结果。 民族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记录着先辈们的劳动业绩,表现出人民在音乐上的创造才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音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从先秦至晚清的各个历史时期,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纵观我国的音乐史,无论是有文字的还是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流传下来的本民族音乐。哪一个时代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频繁,哪一个时代的音乐就会得到发展。我国的音乐史应当是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音乐史,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缺失了民族音乐的中国音乐史是不完善的。

2.民族音乐无可替代的史学价值。现今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不仅具有娱乐、审美的价值,对音乐史学研究而言,更具有其他史料所无可替代的“逆向考证”价值,以现存民族音乐为基础,追溯考证音乐历史的方法,在乐器和器乐形式的研究中和在音乐本体形态中都有所表现。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为音乐史的研究,提供“逆向考证”的资料参照,人们还可通过对某民族音乐的研究,明确民族的族源关系,以及民族间分化、融合的历史进程。此外,许多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史诗性歌曲,更是民族文化的创造与凝结,是本民族风俗信仰、社会组织、经济形态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民族音乐文化对中学生民族精神的陶冶

1.增强中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千百年来各民族文明积淀的结果,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安定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民族精神、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蔡元培认为“美能超越实际,通过它可消除人的损人利己观念与功利主义观念。 ”音乐艺术之美不仅令人陶醉,更使人在审美过程中忘却现实功利得失,进入纯真的情感世界。在这一审美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规范和理想追求,都将注入为音乐所承载的民族情感,极大地增强中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在当前提倡中华母语文化音乐教育、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建立面向世纪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就不可能抛弃民族音乐的丰厚传统,抛弃民族音乐文化在教育中能够发挥的巨大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明确这一点,对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代新人,保持国家民族的独立兴旺,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增强中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强大,离不开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新一代人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人格定位及各种精神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文化的民族性。中华游牧民族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最主要的就在于精神文化层面刚强、进取的民族性格,是创造和支撑中华文明的支柱。因此,中学生应当通过了解、学习民族音乐,更多的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及其蕴藏在里面的强悍、进取的游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不断激励中学生勇于开拓、勇于进取,锻炼成刚毅顽强的性格,掌握控制自己的命运,从而使中华民族更加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民族音乐审美价值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启示

1.教学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对于中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感受生活中美的哲理,感受少数民族人民崇尚美、追求美的圣洁情怀,以及古朴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是具有潜移默化的审美功效的。这种源自民族音乐自身的、与人类本性相一致的内在感染力,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无法比拟的。对于本地的中学生来说,学习家乡的本土音乐,是母语音乐教育的一种体现,会使他们更了解家乡和热爱家乡,形成对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意识。而对于外地来就读的中学生来说,这种学习会让他们开阔文化视野、了解当地富有地域个性的艺术形式,认识到中国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彩。

2.课余活动中的审美体验。 民族传统的节日文化,都包含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 音乐在其中无不体现出强大凝聚力,这种功能绝非任何行政手段所能比拟。我们如果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感召力有充分认识, 将其自觉引入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或直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中来, 无疑可极大地增强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起到一般思想道德教育所不能实现的效果。

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各民族音乐别具特色,既相互交流借鉴,又各自发展,形成中华音乐文化百花盛开,姿态万千的多彩景象。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多元丰富的特点,这些都为普通高校在公共音乐中开展以“中华民族母语”为主题的教育,提供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资源。国外许多国家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样为我们在公共艺术中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旸,金顺爱.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要凸显民族性[J].文艺争鸣.2010年18期

[2]刘玉山,周芳.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谈民族音乐教育[J].内江科技.2007年05期

[3]黄乃星.论西部少数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J].飞天.2009年24期

[4]聂英.对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音乐系的地位、作用、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0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民族音乐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2010—2014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剖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