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集西煤矿地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14-12-13方亮亮武立虎
方亮亮,武立虎
(皖北煤电集团 朱集西煤矿,安徽 淮南 232001)
1 井田概况
朱集西井田位于淮南煤田的北部,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北西西的背、向斜。背斜轴部附近两翼地层倾角较大,为20°~25°,南部宽缓向斜地层倾角平缓在5°~10°。井田上覆新生界厚度为200~500m。井田内未见岩浆岩侵入,只有在附近的丁集井田以及潘集背斜有少量的细晶岩脉,绝对年龄在1.1 亿年前后。井田内构造形态较清楚,断层较发育,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2 井田地温分布特征
2.1 恒温带及地温梯度
根据观测资料显示,朱集西煤矿所在区域恒温带深度为30m,温度为16.8℃〔1〕。经计算得出,本区平均地温梯度为2.78℃,属于正常地温梯度区。区内存在正常地温梯度背景下的高温异常区。一级高温区(≥31℃)位于-504 m~-603m 以下,二级高温区(≥37℃)位于-701m~-880m 以下。
2.2 分水平地温特征
结合钻温孔数据统计分析,朱集西井田地温与埋藏深度呈正比关系,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皆在0.9以上(见表1)。
表1 可采煤层底板温度与深度关系
井田内38个钻孔的数据表明,朱集西井田在-500m水平的平均温度为29.96℃;-800 m 水平的平均温度为37.1℃;-1000m 水平的平均温度为42.5℃(见图1、图2)。
由上述图件可知,同一水平下,朱集西煤矿地温分布整体特征为北高南低,在井田-800m 水平的东北角局部出现39℃高温异常区;在井田-1000 m 水平的中部局部出现45℃高温异常区。通过29勘探线显示的剖面图可以看出,在井田-800m 水平东北角处于小型背斜的核部(见图3);39勘探线显示的剖面图表明,地温45℃异常区处于逆断层DF10的上盘位置(见图4)。
图1 朱集西煤矿-800m 水平地温等值线
图2 朱集西煤矿-1000m 水平地温等值线
图3 井田-800m 水平东北角剖面
图4 井田中部-1000m 水平剖面
3 地温分布规律分析
1)地温整体分布规律分析
由前所述,朱集西井田属于地温梯度正常区,地温的变化严格受埋深控制。较矿区东边的潘一、潘二煤矿,朱集西煤矿的地温梯度较小,这与井田的构造位置有关。朱集西井田整体构造位置处于潘集背斜的翼部,距离核部较远;潘一煤矿和潘二煤矿构造位置靠近潘集背斜的核部(见图5)。
图5 朱集西煤矿构造位置示意
一般情况下,隆起的区域较高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而在凹陷地带相对较低〔2〕。基底埋深浅,盖层和基底岩石热导率差异大,于隆起区上方形成的高温异常十分明显。基底抬高部位上部等温线为上凸曲线,等温线的轮廓基本反映基底隆起形态,基底隆起带较基底拗陷带的地温和地温梯度要高。从褶曲构造形态来看,在同一水平背斜部位比向斜部位地温及增温率要高,即背斜部位地温高、地温梯度大,向斜部位地温低、地温梯度小。其主要原因是岩石热导率具有各向异性,由于岩层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热流方向,平行层面的热导性好、热阻小,垂直层里的热导性差、热阻大,垂直层理方向的导热性能小于沿层理方向的导热性能,这就造成了热量向着基底隆起部位和背斜轴部集中〔3〕。褶皱构造热流示意见图6。
此外,由于朱集西井田上覆松散层厚度属于正常范围,对温度的散失可以不考虑“盖层”的影响〔4〕。井田少见岩浆岩侵入,故而地温未受岩浆高温影响。
图6 褶皱构造热流示意
2)地温异常点成因分析
由图3可知,井田-800m 水平东北角处于一小型背斜的核部,由上所述,背斜核部的导热性能较差,致使热量集中,故而该区域的地温出现异常,较其它区域高。
井田-1000m 水平中间区域由于处于逆断层DF10附近,首先在断层两盘之间由于相对错动,生成微型伴生褶皱,致使温度集中于褶皱核部;其次,逆断层的封闭性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热传导,是较好的热储层〔5〕。因此,在该区域会出现地温异常。
4 结语
结合井田现有的勘探资料以及井温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朱集西煤矿属于正常地温梯度区,局部存在地温异常点。
2)朱集西井田的构造位置决定了井田地温分布的整体趋势,由于井田距离潘集背斜较远,其地温梯度较处于潘集背斜核部的井田低。
3)井田地温异常点受构造控制明显。
〔1〕苏永荣,张启国.淮南煤田潘谢矿区地温状况初步分析〔J〕.安徽地质,2000,10(2),124-129.
〔2〕王伟光,许光泉,李佩全.丁集矿区地温变化规律及深部热害预测〔J〕.煤矿安全,2010(6),103-105.
〔3〕李红阳,朱耀武,易继承,等.淮南矿区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异常因素分析〔J〕.煤矿安全,2009.68-71.
〔4〕杨丁丁,王佰顺,张 翔,等.淮南煤田新区地温分布规律分析及热害防治〔J〕.中国矿业,2012,21(7),94-97.
〔5〕胡绍龙.刘庄井田地温分布规律及其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4,31(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