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中国反腐倡廉研究进展:议题与范式

2014-12-13刘占虎

中州学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反腐倡廉

摘要:治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全球性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对当代中国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文献在对权力腐败的传统形式和新趋向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期权腐败”“裸官”“炫耀性腐败”等部门腐败问题展开了专题研究,并从宏观层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一些文献以网络问政与网络反腐、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洁教育、制度反腐与惩防机制为主要治理范式,对反腐倡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研究。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理论界依然需要对部门腐败的相关问题进行专题化研究,在注重整体性和基础性研究的同时,推进反腐倡廉研究的科学化和本土化,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学,为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关键词:当代中国;权力腐败;反腐倡廉;研究议题;治理范式

中图分类号:D2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24-10

腐败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一方面在翻译和评介国外腐败治理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范例,一方面结合中西方廉政资源,着力对当代中国的腐败治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广义而言)治理腐败的“扼腕”决心和“铁腕”行动,推动着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本文通过考察新世纪以来反腐倡廉领域的若干新兴研究议题和主要治理范式,分析未来深化研究的可能进路,旨在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拓展提供必要准备。

一、关于若干新兴议题的研究进展腐败是一个老问题,治理腐败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政治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对腐败成因的解析视角在多元拓展,对腐败治理的举措在多维探索。在此,仅以权力腐败的若干新形式、相关部门腐败问题、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为考察对象,梳理若干新兴议题的研究进展。

(一)权力腐败新形式的分类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腐败问题相对凸显,腐败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等特征,新闻媒体上频繁出现的交通腐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新闻腐败、足球腐败、彩票腐败、节日腐败、低龄腐败、黑色腐败、灰色腐败等新型组合词汇,给人们的感觉是腐败无处不在。事实上,这些词汇中的“腐败”,有的是“权力腐败”的另类表现,有的是对“腐败”概念的泛化。适时对权力分化中腐败的诸多新形式予以学理澄清,对于认清腐败事实本身,客观地评估当代中国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初期,胡鞍钢从经济学视角把现阶段中国的腐败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①这一分类为治理部门腐败问题(尤其是经济领域的腐败)提供了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具体的研究对象,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杨彧对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的分布领域和表现形式作了具体分析。从分布领域看,经济领域有国有企业的腐败、银行系统的腐败、证券领域的腐败、建筑工程领域的腐败、医疗购销领域的腐败以及农村基层的腐败;政治领域有行政执法腐败、司法腐败、立法腐败、用人腐败以及贿选现象;教育卫生文化领域有教育腐败、学术腐败、医疗腐败以及新闻腐败。从表现形式看,主要是行贿受贿、公款超标消费、法人腐败现象、“小金库”现象、“贪内助”现象、“黑色幽默”现象、“边腐边升”现象等。②何增科以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和数量、层级分布,腐败

收稿日期:2014-08-02

作者简介:刘占虎,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兰州730000)。

行为的多发领域或部门、动机、制度性成因,腐败交易的得利情况,腐败行为的后果以及人们对腐败行为的宽容程度为划分依据,对中国转型期政治腐败的具体形式作了分类和概述。③相关分类为人们认识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诸多腐败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参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其中个别分类未能囊括此后十多年来出现的腐败新形式及其衍化形态。

杨鸿台结合当代中国腐败的形势和特点,对腐败的形式和形态提出了最新的八种划分标准和具体类型。一是根据不同性质,分为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司法腐败和生活腐败;二是根据不同领域,分为企业单位腐败和事业单位腐败;三是根据不同主体,分为集体型腐败、家族型腐败、高端型腐败和低龄型腐败;四是根据不同用途,分为支出型腐败和挥霍型腐败;五是根据不同动机,分为决策型腐败和渎职型腐败;六是根据不同手段,分为公开型腐败和隐蔽型腐败;七是根据不同走向,分为内流型腐败和外逃型腐败;八是根据不同制度,分为制度空白型腐败、制度泛滥型腐败和制度庇护型腐败。④郝文清集中对权力腐败从原生形态到衍生形态转变中呈现出的“期权化”“转股化”“关系化”“民俗化”“合法化”“无赖化”“集体化”“蚁穴化”等腐败行为模式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视角的分析。⑤过勇对“集体腐败”的特征、原因及惩治对策进行了集中分析。⑥

可以说,以上分类基本上涵盖了当前中国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腐败形式,对于人们明辨腐败现象以及理论界深化研究部门腐败问题及其治理奠定了学理基础。当然,任何一种分类(标准)的意义都是相对的,我们不能苛求其囊括正在生发中的腐败万象,因为“任何分类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它是否可以在字面上囊括世界上不可穷尽的种类,而取决于能否用它来产生有启发性的论点”⑦。诸如“炫耀性腐败”、结构性腐败、信息腐败、“裸官”现象等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整体来看,以上分类研究是立足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而对权力分化中呈现出的诸多腐败行为的动态考察,为有效地惩治“现在时”、预防“将来时”的腐败行为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二)部门腐败问题的治理研究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进展,非传统(常规)腐败逐渐成为腐败行为的主流形式。理论界在解析权力腐败衍生形态多元化的同时,对部门腐败问题及其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

1.关于“期权腐败”及其治理

近年来,“期权腐败”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学理研究的议题之一。罗开卷从法理学的视角剖析了“期权腐败”行为的内涵、形式、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中观层面的治理策略。⑧阎德民和刘兆鑫结合相关典型案例阐释了“期权腐败”的内涵和具体分类,并建议通过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加快廉政法治建设来防治期权腐败。⑨这一专题研究作为对以往“宏大叙事”范式的革新,代表着当前中国腐败治理研究的趋势之一。与此同时,也有相关学位论文在分析“期权腐败”产生原因和社会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反期权腐败制度和机制建设等对策。⑩就整体治理取向而言,学者们提出了两种进路。一是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进路。魏世梅认为,创新人民监督机制是防治“期权腐败”的有效策略,具体包括健全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权的阳光制度,建立人民拥有全方位参与权的保障机制,完善人民参与监督的利益激励机制,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机制以及建立规范的网络监督机制。她针对“期权腐败”的隐蔽性,进一步建议把对权力的监督贯彻于干部任用的全过程,即完善“任前”的考察工作机制,以防止带病上岗;健全“任中”的全过程监督机制,以杜绝“期权腐败”产生的机会;完善“任后”的延伸监督机制,以强化对公务员职务犯罪的追溯力。二是完善道德制衡机制的进路。贺利平认为,鉴于“期权腐败”隐蔽性强和时空跨度大的特点,一般性的制度和法律往往难以奏效,建议通过重塑政治人格、建立责任信念、完善行政忠诚和创新监督机制来进行道德制衡。

2.关于“裸官”现象及其防治

“裸官”问题在一部时政长篇小说《裸官》的渲染下通过网络发酵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裸官”现象。2010年年初,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联合印发的《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中首次把“裸官”监管作为新时期预防腐败的工作重点。理论界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就其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社会危害和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形成原因方面,宋圭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潜藏着一种“裸官”主义倾向,即机会主义和血缘主义。李景平认为,官员的信仰危机、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处罚不明导致了“裸官”现象泛滥。蒋硕亮认为,公众与官员的信息非对称性,效用目标的潜在矛盾与冲突,委托—代理链条长、环节多容易导致委托—代理关系失灵,尤其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强制性和垄断性降低了对官员的激励效应等,都容易诱发“裸官”现象。在社会危害方面,“裸”尽管并不意味着“贪”,但往往容易由“裸”变“贪”,是对阳光行政和人民政权宗旨的背离。陈建波和张建桥认为,“裸官”腐败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毒化了社会风气,破坏了党和政府形象,增加了反腐败难度,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新的威胁。在治理举措方面,李景平提出“以裸治裸”的策略:一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裸”其“权”,二是堵塞“裸官”的非法收入来源——“裸”其“财”,三是切断“裸官”转移财产的后路——“裸”其“行”。蒋硕亮主张通过完善“裸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强化主要官员权力公开运行机制,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裸官”道德风险评估机制,加大对“裸官”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五个方面来加以防范。任建明认为,加强“裸官”管理重在促进官员的政治忠诚度和有效防范过大的腐败风险。一方面要对“裸官”能否继续担任公职或可以担任何种公职作出明确的限制(限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裸官”的监督管理,而不是只规定笼统的财产申报。2014年修订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24条明确规定,“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展开了对“裸官”的普查,并对重要领导岗位的现任主要领导干部作出了明确的职权限制,要求其要么“限时从重要岗位调整下来”,要么“把家人迁回国内”。

3.关于“炫耀性腐败”及其治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炫耀性腐败(也称炫耀性政治行为)日渐凸显,不仅导致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助长了官员的奢靡之风,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感。李成言和黄国珍认为,炫耀性政治行为是指人们以炫耀权力为方式,以满足虚荣心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政治行为,典型现象如阅兵、霸占媒体、营建活祠和豪坟、营建豪华办公大楼、代理炫耀等。李广森和雷振刚认为,“炫耀性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官员奢华举办名目繁多的节庆活动,花巨资建造超豪华办公场所,上级领导到下级单位视察时下级官员举办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安排其入住总统套房、在吃喝方面奢侈无比等。樊红敏将此归纳为公款炫耀性消费腐败、形象工程腐败、会议腐败、仪式腐败、官员“霸占”媒体的腐败等,这类腐败具有日常性、炫耀性、灰色性的特点。在生发原因方面,李成言和黄国珍认为,“炫耀性腐败”的内在动因是个体心理层面个性与自尊的异化,外在动因是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层面的“面子”与“官本位”文化,以及制度环境层面的政绩考核与官员焦虑。在治理对策方面,樊红敏认为,一是要高度认识“炫耀性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警惕“炫耀性腐败”认同感的蔓延;二是要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以社会为中心的国家反腐败体系;三是要强化人大预算监督和控制功能,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四是要着力推进政务公开,使政府运作规范化、透明化。范广垠认为,民主法制是治理公款消费腐败的根本途径,在已有一定道德认知的情况下,应通过顶层良好的制度设计和充分的民主监督来建立廉洁消费的文化生态。随着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等系列政策的切实落实,“炫耀性腐败”将得到相应的遏制。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腐败形式,理论界还对信息腐败、亚腐败、工程腐败、学术腐败、集体腐败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研究,限于篇幅,在此不详述。总体来看,以上部门腐败问题是新时期权力腐败的衍化形式,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以上问题的深化研究,有待于从权力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时空演变的整体视域以及当代中国的时代境遇出发来考察问题的根源,进而探寻综合性治理举措。

(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研究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和理论体系。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就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价值定位、内涵特征、历史形成、发展趋向等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1.关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价值定位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大背景和总平台。黄红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为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先决条件。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性质,还是人民政权的性质,都决定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使命就是实现廉洁政治。唐姚认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利益至上,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总体目标。周四清指出,“以人为本”贯穿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根本特质和价值定位。总体来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者在终极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其具体价值定位可以概括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属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关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特征

李斌雄认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理论层面旨在回答“什么是反腐倡廉,为什么要反腐倡廉,怎样反腐倡廉”这几个相互关联的核心问题。邵景均认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主要回答了“谁来领导反腐倡廉建设、依靠谁搞反腐倡廉建设、怎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二是坚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专门机关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坚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蔡晓把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内涵概括为“一个中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和“两个基本方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坚持将反腐倡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徐喜林主张从基础支撑体系、目标任务体系和路径保障体系三个层面来理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关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本特征,梁丽萍概括为明确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框架、科学的反腐倡廉运作模式;李斌雄概括为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邓频声等概括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执政党反腐败的主动性和坚决性、人民群众和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总体来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在理论、政策、实践和制度层面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其内容体系,着力体现廉政之公理,彰显中国之特色,实现治腐之实效。

3.关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历史形成

李明忠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反腐倡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奠定了反腐倡廉道路的坚实基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路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梁丽萍认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其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是探索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是基本形成阶段,十六大以来是成型和确立阶段。任建明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反腐败新战略,如反腐决心坚定,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决不姑息”;反腐战略目标更加明确,坚持把“廉洁政治”作为反腐败的战略目标;以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为关键任务,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坚决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等等。这些是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大发展。

4.关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发展趋向

包心鉴认为,反腐倡廉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围绕反腐倡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主要着力点是从“高度集权”到“党内民主”,关键生长点是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认为,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有三:一是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加强惩治,始终保持对违纪案件查办的高压态势;二是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强预防,切实构建有效预防腐败的科学体系;三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抓好宣传,切实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仪建红和黄红平认为,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整体方略包括八个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核心原则上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在基本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战略方针上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健全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体系;在谋划布局上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把反腐倡廉有机渗透和融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工作内容上坚持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案必查、纠正不正之风的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上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完善符合现阶段实际国情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整体合力;在提升路径上坚持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批判性借鉴和利用人类社会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理论和经验。

总体来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和发展,是一个敞开的实践命题。随着中国政府反腐败工作的常态化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将不断走向成熟,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防治腐败主要范式的研究进展

对策研究是反腐倡廉研究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在传统治理范式(如权力制衡、道德教育、运动反腐、政策反腐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反腐败形势,对防治腐败的主要范式进行了深化研究。

(一)网络问政与网络反腐

20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网络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快速攀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潮也随即兴起,网络问政助推着网络反腐。理论界对网络反腐的时代价值、基础理论、潜在局限和完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1.关于网络反腐的意义分析

网络监督是网络时代普通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王世谊认为,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互联网政治现象,提升了公众参与反腐败行动的积极性,是有效监督权力腐败的新形式。熊光清认为,网络监督表现出明显的快捷方便、透明度高、安全性强、参与广泛等特征,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扒粪运动”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监督力量,丰富了监督渠道、增强了监督力度、扩大了监督主体,在推动腐败治理、促进中国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积极影响。王瑞娟认为,网络监督具有增强公权能力、降低法律监督成本、减少腐败行为、推进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功能优势,是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新途径。施雪华和孟令轲认为,微博问政对于公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不畅、分散的社会群体价值融通和情感交流有效渠道缺失、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不足、党政公共权威和公共信任缺位等具有重要的弥补作用。杨爱平等认为,微博反腐具有显著的正能量,它借助于焦点事件这种非制度化途径,起到倒逼政府介入腐败案件查处的功效,从而加速了体制内反腐的理性化和制度化进程。徐琳认为,网络反腐有助于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的效能感,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有助于规范公共权力运作,以增强和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有助于培育公民意识,以训练公民的民主能力。

2.关于网络反腐的原理研究

网络问政作为过程监督的形式之一,是当代中国过程防腐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社会学的分析范式,网络反腐的核心是借助比较发达的社会组织力量(公民社会)来监督政府权力。网络政治(参与)理论是网络反腐的基础理论。刘文富从虚拟现实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论述了网络政治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李斌从政治学的视角对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主体、基本形式、机理、特点、功能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作了具体分析。李东晓从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媒介组织介入贪腐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具体模式。郭小安基于媒介与民主关系的一般理论,阐述了网络媒体技术推动网络民主发展的表现及其在不同政治生态下的运行机制。王金水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政治参与蕴含的巨大整合功能对发展网络民主,尤其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的重要作用。宋为和佘廉通过分析我国新时期腐败的形势和特点,提出建立网络反腐机制的基本原则、运作平台及相关保障机制。曾凡斌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相关典型案例,归纳总结了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九种方式。杨金卫在总结、梳理相关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网络反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对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网络反腐理论创新、网络反腐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3.关于网络反腐的局限反思

公共舆论监督本身具有双重效应,网络反腐中的信息不对称、制度规范缺失、网络主体责任缺失等也容易引起网民以讹传讹、恶意捣乱等不良现象。王瑞娟认为,网络特殊的传播方式导致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增加了甄别腐败线索的难度,进而影响了网络反腐的效力。孙健和金丽馥认为,公众的“猎奇心理”和“猛料思维”使网络反腐呈现出娱乐化、低俗化的不良倾向,尤其是被举报人的个人隐私在网上疯狂传播,以及造谣诽谤、恶意炒作等,形成了汹涌的网络暴力。王天意论述了网络论坛中夹杂的四种“网络牢骚”(网络政治牢骚、网络社会牢骚、网络文化牢骚、网络生活牢骚)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王世谊等认为,网络反腐参与者法律意识不强容易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网络反腐机制不成熟影响腐败案件的侦查工作以及公众对网络反腐效能的判断。徐琳把网络反腐的潜在局限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依靠运动式反腐难有长效,同时要警惕网络无政府主义;二是网络反腐制度化程度不高,导致其功能发挥受限;三是对网络反腐引导不当,容易产生舆论暴力,侵害公民合法权利。陈曙光认为,网络社会在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其中呈现的观念的、制度的、行为的伦理危机归根结底是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的危机。

4.关于网络反腐的完善对策

牛先锋认为,网络反腐主要由网络、网民、治理腐败的职能部门三个要素构成,三者的互动使网络具有了反腐败功能,互动程度的高低决定着网络反腐功能的强弱。杜治洲主张通过提升公众参与反腐败的动力来强化公众网络反腐的意愿,提升公众参与反腐败的素养来培养公众网络反腐的能力,健全公众参与反腐败的制度来创造公众网络反腐的机会。王天意主张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加强对网络的行政监管和技术保障,强化网络论坛的行业自律,建立社会良性发展机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分子等,来控制“网络牢骚”。孙健和金丽馥认为,规避网络反腐中暴力行为的“根本”是构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法律机制,“基础”是完善反腐舆情信息平台系统,“前提”是构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关键”是构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核心”是构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责任机制,“动力”是建立健全网络反腐救济保障机制。熊光清指出,应着力建设支撑网络监督的基础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甄别工作,加强对网民的教育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以规避网络监督和网络反腐中的“负效应”。戴玉琴认为,规范网络反腐参与者的言行、重建网络反腐公共舆论领域、完善“上传”和“下达”机制,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制改革等,是推动网络反腐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陈曙光提出,坚持伦理道德“两相宜”、法律制度“两适应”、社会监管“两推进”、义务责任“两结合”的基本原则,来构建健康的网络伦理秩序。总体来看,理论界对网络反腐的意义、原理、困境及完善对策的研究,为更加有效地推进网络反腐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也要看到,无论是对网络反腐实现机制的研究,还是对网络监督中“负效应”的规避,都有待于纳入到当代中国制度反腐和过程防腐的“基本面”上进行深化探究。

(二)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洁教育

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中国政府反腐倡廉的重要方式,是以200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标志的,最初开展廉政文化研究的是纪检部门相关研究人员编写的一些专题性论著。这些论著集中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定位、内涵要素、思想资源、实践路径、个案经验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此同时,高校等科研机构也展开了多视角的研究。整体来看,在历史梳理与比较、路径探索、文化批判、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关于廉政思想的历史梳理与比较

孙晓莉对一些“欧洲国家”(芬兰、瑞典、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转型国家”(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北美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亚国家”(韩国和日本),“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新加坡、印度、菲律宾、泰国和印尼),“非洲国家”(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博茨瓦纳和南非)的反腐败机构、反腐败制度、反腐败文化民俗和教育传统等作了翔实的评介。单卫华等对中国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以及明清时期的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清官和廉吏的人物志等进行了纵向的归纳和述评。贾育林的博士论文从法制史的学科视域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的基本内涵、形成原因及现代价值进行了专门研究。在个案研究方面,任松峰和王杰集中分析了中国上古时期政治制度典籍《周礼》中“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学者的专题性论著《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通过综述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监察执法实践,从中概括提炼了王阳明心学中的廉政思想、为官治吏的反腐举措和为人处世的高尚品格,并分析了其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借鉴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2.关于综合研究中的中国路径探索

除了横向的国别研究和纵向的历史研究,综合研究也是反腐败研究的一个重要进路,即通过对中西方廉政文化的比较分析来探索当代中国廉政文化的生成逻辑。张利生在论述廉政文化的使命(应对时代挑战、传承历史薪火、弘扬人类文明、从源头防治腐败),中国古代廉政思想(民主、德治、亚法治、公廉、节俭、教化等)以及国外主要廉政理念(法治、民主、制度、公开、问责、预防、舆论监督、利益冲突、政党制约、开放合作等)的基础上,阐明了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和实践进路。陈锋在分析美国公务员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工作格局、对象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正视利益冲突、建立健全制度、优化组织保障体制、加强教育和监督等,对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王文升在比较中国历代优秀廉政文化、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与国外廉政文化的基础上,阐释了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常百灵提出通过“四个转变”,即从传统民本思想转到民主思想,从清官理想转向公民意识,从为政以德、德主刑辅转向德法并重、强化法治,从重义轻利、节欲修身转到个人道德修养与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相结合,来实现传统优秀廉政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唐贤秋主张通过传统廉政教育文化、清官文化、制度文化、监督文化、反腐惩贪文化的现代转换,建设当代中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文化、清廉公正的行政文化、清正廉明的干部文化、服务公道的职业文化、廉荣贪耻的社会文化。

3.关于官文化与腐败文化的时代批判

腐败文化与廉政文化是一对孪生体,建设廉政文化自然离不开对腐败文化的时代批判。陈宝良从历史学的视野解析了中国官本位意识的文化成因。冯立鳌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视域剖析了官本位现象的政治根由。郑焱明从整体层面分析了官本位意识存在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根源。田猛从官僚制、官僚政治、官僚体制的历史演进中分析了现代官僚主义的内涵和形态。杨春时指出,恩情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群体本位价值观的核心,其中蕴含的集体理性对个人主体性的消解(奴化意识)阻碍了现代公民意识的成长。雷大川认为,中国传统“文治”精神对现代国家治理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如“学术立国”“道义立国”“文明立国”仍应是经国安邦的基本宗旨。面对几千年的官本位文化传统,理论界就如何汲取“文治”精华和摒弃“官僚”糟粕进行了多视角探析。刘永佶集中论述了官文化对中华帝国形成的历史作用及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衰落的文化诱因,指出振兴当代中国文化重在通过建设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劳动社会主义自由文化来确立民主的权威,剔除资本主义文化的消极成分,批判和克服官文化。韩庆祥认为,破除官本位的重点,是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走出“权力崇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政绩观。陈存根指出,破除官本位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机制。

4.关于廉政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建构

廉政文化建设尽管属于近乎无形的“人文化成”的过程,但也有一个相对的评估问题。如何评估教育、制度、监督等反腐败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当前中国反腐败科学决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赵连章和李红权就廉政评估的主体与客体、依据、指标体系、操作方法等提出了初步的分析框架。赵秀月认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大众关于廉洁和腐败的基本态度及其改变程度,对于腐败危害的认知程度,对于反腐败工作的支持意愿、采取行动的意愿和决心等,可以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估。邹丽梅和陈文斌从高校廉政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设定评价指标,并通过对六所高校(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湖北的相关高校)的实证调查,分析并评估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和完善对策。

总体来看,文化反腐作为文化学视角的研究范式,其优点在于深入到腐败现象背后来澄清腐败的历史文化根源,并通过以文化力量“治心”的价值观革命来实现“不想腐”的目的。在肯定和推崇这一范式的同时,也要估计到其局限性:一是要避免“文化决定论”,在解析腐败文化根由的同时不能忽视或遮蔽其他因素;二是要看到文化生成的实践性和迟缓性、文化变迁的自发性和长期性、文化倡廉的间接性和持续性,认识到文化反腐不能迅即应对迫在眉睫的腐败问题。也就是说,文化反腐不能取代其他方面的反腐败举措,其本身尚有待于结合制度反腐实践来探索有效的实现机制。

(三)制度反腐与惩防机制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反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基本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1.关于制度反腐及其局限的克服

制度反腐是较之运动式反腐、权力化反腐、思想教育式反腐等更为治本的反腐败策略,其核心是“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就反腐败制度建设以及制度反腐的实践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当代中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存在发展中的不成熟性、不平衡性,加上传统中国缺失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致使制度反腐实践中存在着潜在的局限和困境。天成认为,直面制度的缺陷是制度反腐绕不过的问题,相关缺陷有单一制度设计不合理,与现实不相适应,制度效用总体较低;制度制裁和惩处的刚性不足,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制度执行相对乏力;制度内部和制度之间缺乏协调性,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健全,制度合力不强等。桑玉成和陈英波集中论述了制度反腐实践中存在着制度虚置、制度短板、制度离散、制度冲突和制度盲区的倾向性问题。针对制度反腐实践的不足,朱光磊和盛林引入现代政府过程理论,分析了制度反腐的过程机制,主张将过程防腐作为制度反腐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中间环节和途径。刘占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文化倡廉纳入制度建设和过程防腐的实践中,提出制度反腐、过程防腐和文化倡廉三维并举的协同治理取向。在具体治理层面,杨玉东提出“114”路径,即理顺“一个体制”(通过建立国家反腐败基本大法,理顺反腐机构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反腐倡廉体制);教育“一个主体”(通过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反腐廉政教育,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水平);建立“四项机制”(监、防、控、惩机制)。杨鸿台主张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法制来遏制腐败,创新体制包括建立党代会常任制、进行纪委体制的改革设计以及健全人大监督执政党制度;创新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和不愿腐的自律教育机制。蔡宝刚认为,循序渐进、有效管用、对症下药、自下而上等策略,是端正反腐倡廉理念和改进工作成效的重中之重。

2.关于廉政制度实践的比较分析

理论界在研究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对传统廉政资源进行了一定的历史梳理和时代开拓。侯志山对瑞典、英国、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印度、埃及、坦桑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行政监督制度和重要反腐败机构作了专题概述。倪邦文等集中述评了国外廉政建设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廉政建设的法制化及透明制度,人事行政制度的廉政设计,行政监督制度以及国际工作机制等。伍捷介绍了芬兰从“信任、法律、道德”三个方面着力,同时采取“法律必须清晰严肃,官员要高薪养廉,突出职业人士的道德意识,以及时惩罚、控制腐败行为”等做法。余华青着重对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廉政观念至明清时期廉政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其在吏治中的相应举措进行了翔实的文献梳理和逻辑分析。张贯一通过梳理马克思和列宁的权力制衡思想,探析了其中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有益因子。李斌雄和黄红平从六个阶段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李辉以纪检监察制度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当代中国反腐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这些比较研究为当前中国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素材和历史启迪。

3.关于政务公开与财产申报制度的实践反思

实行政务公开与财产申报制度是对既有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相关实践的探索,就其进展而言,自2007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各级政府的政务公开不断规范和深化,逐步走上了法治化轨道。由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的特殊性,政务公开与财产申报制度在具体推进中依然面临诸多困境。方世南指出,官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党组织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经验从事党务工作,以及上下级党组织党务公开互动管道不顺畅,是阻碍党务公开的重要因素。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是确保公职人员“公仆”本色的重要防火墙。王瑞娟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终端利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防治腐败的重要机制。尽管实行财产申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民众对公职人员的不信任心理,表明政府反腐败的决心,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威信,但近十几年来持续高发的腐败态势表明这一制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刘志勇指出,从直接渠道无法获得和判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官员财产申报规定的实际执行效果,但从中央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财产申报制度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财产申报制度本身的缺陷,相关法律的不健全,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官员的抵触情绪等。王明高在2009年指出,未来10年是中国政府运用科学制度惩治腐败顽症的最佳“手术期”,建构中国特色的科学反腐败制度的突破口,是健全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和金融实名制。

4.关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建构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内容。2007年以来,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倪星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及评价机制的实践经验,为当代中国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评价机制提出了相关操作性建议。张杰着重就科学设计廉政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深化信息公开制度,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财产申报制度等提出了相关建议。欧召大主张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前移监督关口,努力消除滋生腐败的体制弊端、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以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阎德民在分析构建中国特色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价值维度、目标模式及遵循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体制内、体制外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体系结构及路径选择。林尚立认为,反腐败体系的建构与中国的政治体系和国家建设逻辑密切相关,重在建设以政党为中心的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蔡娟认为,制度反腐必须正视人性中的“恶”和“善恶互变”现象,通过外在的刚性制度约束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约束,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通过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制度执行力;通过规范权力运用,防止制度虚置。邵景均认为,系统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建构使公职人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并着眼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来构筑系统反腐的社会基础。

5.关于制度伦理和官员道德建设

针对制度反腐实践中的困境,有论者主张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来规避之,也有论者结合制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的官员道德建设问题。倪愫襄通过回溯中西方制度伦理思想的发展进程,在对公正与正义、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信用与公开等范畴进行学理辨正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逻辑。高兆明基于宪政主义的视角,从善政论、善制论、善治论三个方面阐释了制度伦理的善治逻辑、制度要素和实现机制。研究制度伦理旨在更好地实现制度的功能和价值。万俊人认为,制度伦理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价值维度,将制度伦理视为制度创新的内生变量,可以降低制度创新的社会成本。张薇主张通过行政道德建设实现“行政道德制度化和制度的道德合理性”,以规避频发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李建华从“身份伦理”的视角把官德定位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道德来研究,主张把“为民”作为官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把公正、勤政、廉洁、修己作为判断官员是否真正“为民”的标准。靳凤林在梳理中西方政治伦理三次结构性转型的基础上阐释了官员道德、制度伦理与反腐倡廉的共生逻辑,并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伦理的综合创新提出了建设性路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之《申论官德》中,从“今”的维度提出了为民、忠诚、务实、公正、清廉、修己的新型官德。

总体来看,制度反腐作为政治学的治理范式,将制度设计与公权力的滥用联系起来,揭示了腐败的本质和可能的防治对策。尤其是建立健全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依然是反腐倡廉的压轴性策略。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一范式的不足:一是其忽视了权力之外的经济体制、社会规范、历史传统等因素对腐败的影响;二是其对权力分化中的“格式化”困境估计不足,相关制约和监督机制存在预设上的“理想性”和实践中的“去人文化”等弊病。这些不足制约着制度反腐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核心制度设计和微观制度跟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对整个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制度伦理建构尚有待于深化研究。

三、余论及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彰显了理论界对当代中国腐败治理的学术观照和理论自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综述中尽管以“问题”为中心来选取相关文献,但难免挂一漏万。在此,笔者也只能从一个相对的视角来展望未来深化研究的可能进路。

(一)部门化、专题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就权力本身而言,只要有权力运行的地方就有滋生腐败的可能性;就人类本性中的权力欲望而言,每一个掌握或行使权力的人都有发生腐败的可能性。如果这一假设在现实性上成立,那么可以判定:腐败生发的领域必然是广泛的、多元的、具体的。反腐倡廉固然有一般的公理、法则、理论范式和实践范本,但对于不断分化的权力形态而言,至今没有一套系统而简洁的方案可以规制诸多微观领域的腐败行为。如前文提到的交通腐败、医疗腐败、学术腐败、新闻腐败、足球腐败等,尽管有的是对“腐败”概念的泛化使用,但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腐败现象生发的多元化、具体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谈到的诸多“腐败”,必然存在相应的现实基础,因为“任何权力形式类型学的分析状况源于一切人类行为在意义与动机上的多样性”。不管这些“腐败”是不是权力腐败本身及其衍化形式,其在结果上都不同程度地侵蚀着政府的合法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消解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了引导人们合理认识和辨别纷繁的腐败现象,避免那种简单地认为腐败无处不在或者把所有腐败都归咎于政府(体制)的极端观点,理论界应以高度的“问题意识”来关注并研究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以学理方式澄清诸多领域中的腐败现象,让人们分清哪些是权力腐败本身、哪些是权力腐败的衍化形式、哪些又是超出权力腐败范畴的其他异化行为。同时,也要集中对某些部门腐败问题,如工程建设领域、教育领域、学术领域、医疗服务领域、司法领域、环保领域、民生领域等的腐败行为展开部门化研究,以及对“裸官”现象、“期权腐败”“炫耀性腐败”、结构性腐败、信息腐败、制度型腐败、集体型腐败等展开专题化研究,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理举措。

(二)整体性、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

造成和影响当代中国权力腐败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仅仅依靠单一理论范式,往往难以把握诱因的全貌、抵达问题的实质。腐败作为“政治之癌”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为它依然具有深刻的人性基础和厚实的社会土壤。只要腐败现象还存在,对其原因的反思就不能终止,对既有治理范式的反省和创新就不能结束。一般而言,部门化、专题化研究有助于集中问题本身,可以适当避免宏大叙事和泛泛而论的不足,可以适当规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识局限或某一举措单向作用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把部门化、专题化研究与整体性、基础性研究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就整体性研究而言,应着重对腐败生发的多维原因及其众多治理对策予以总体观照,理清不同类型腐败生发的根本原因和外围诱因,找准多种举措之间的结合点,以做到有的放矢。就基础性研究而言,应着重对权力腐败的基本规律及其多元治理范式进行本体致思,厘清不同治理对策的逻辑基础和作用范围,抓住诱发权力腐败的关键点,以寻求最优策略。为此,我们有必要回到权力本身,从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层面,对不同社会制度形态下权力腐败的形式和衍化形态、不同时空语境下廉政和廉政文化的逻辑与旨趣、不同治理范式的理论前提和社会基础等进行基础性研究,为有效治理诸多新型腐败提供准确的研究对象和标本兼治的实践对策。二者相结合,有助于在分析总体原因的基础上寻求整体性的治理举措,如在制度反腐、道德反腐、社会反腐、运动反腐等诸多举措共同作用时,尽量避免其中潜在的冲突或不必要的内耗,形成“1+1>2”的“聚合力”。

(三)科学化、本土化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一般而论,反腐倡廉的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防治措施本身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不少论者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借鉴国外行为主义研究范式来分析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在对腐败程度的量化分析、部门腐败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关研究文献的数据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毋庸置疑,实证研究作为反腐倡廉科学化研究的重要范式,是未来深化腐败治理研究的重要方法论。然而,制度反腐中存在的“牛栏关不住猫”的问题,一方面表明既有的治理举措在逻辑预设上滞后于腐败事实本身,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表明仅仅依靠外来的“和尚”并不一定能念好中国的“经”。治理腐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微观层面的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也需要宏观层面科学理念的顶层设计和学科知识支撑。面对纷繁的腐败形式、复杂的腐败诱因、众多的治理对策,我们需要借助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澄清多维复杂关系中的腐败万象,着力在“问题—原因—对策”之间不断探索并把握住其中的基本规律,探寻治本之策。就科学化研究而言,在既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要加强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着力从战略层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尽管“反腐倡廉”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但“善政”是政治学这一古老学科的核心内容,与之相关的“廉政”完全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廉政学”。事实上,有学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廉政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廉政学的地位和功能作了初步论证。近20年来,这一学理探索并没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而得到相应的跟进和长足发展。就本土化研究而言,针对腐败问题的顽固性和中国问题的特殊性,理论界应该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过程中,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努力推进西方廉政资源本土化和中国传统廉政资源当代化,着力在切实解答中国腐败治理难题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简言之,应该以廉政公理为科学基础,以当前的中国国情为实践载体,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学,为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注释

①胡鞍钢:《腐败: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中国改革》2001年第4期。②杨彧:《社会转型期反腐败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③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41—45页。④杨鸿台:《制度反腐实证探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28页。⑤郝文清:《当代中国衍生性权力腐败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5—63页。⑥过勇:《集体腐败:一种危险的不良趋势》,《人民论坛》2008年第20期。⑦[美]丹尼斯·郎:《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78、79页。⑧罗开卷:《期权腐败行为分析与治理研究》,《犯罪研究》2011年第1期。⑨阎德民、刘兆鑫:《论“期权腐败”及其治理》,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1—269页。⑩石慧:《我国期权腐败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32—38页。魏世梅:《论防治期权腐败的人民监督机制创新》,《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魏世梅:《防治期权腐败的干部全程监督机制探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贺利平:《论期权腐败的道德制衡机制构建》,《人民论坛》2012年第23期。宋圭武:《“裸官”现象背后的文化思考》,《领导之友》2013年第4期。李景平:《“裸官”的危害与监管》,《领导之友》2013年第4期。蒋硕亮:《“裸官”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陈建波、张建桥:《裸官现象:问题、争议与治理》,《理论视野》2011年第4期。任建明:《“裸官”腐败风险及其制度预防》,《理论视野》2011年第4期。李成言、黄国珍:《炫耀性政治行为现象及动因分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李广森、雷振刚:《向“炫耀性腐败”开刀》,《监察风云》2008年第9期。樊红敏:《炫耀性腐败透视》,《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范广垠:《析公款消费的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5期。黄红平:《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使命》,《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24日。唐姚:《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红旗文稿》2013年第6期。周四清:《以人为本——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本质特征》,《前沿》2013年第2期。李斌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要点》,《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0期。邵景均:《中国反腐倡廉之路》,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第178—185页。蔡晓:《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监察》2007年第21期。徐喜林:《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主要构成》,《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11月24日。梁丽萍:《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形成、特征与发展》,《理论探索》2012年第1期。李斌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学习月刊》2010年第10期。邓频声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研究》,时事出版社,2011年,第138—143页。李明忠:《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开创与形成》,《达州新论》2008年第4期。任建明:《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必将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反腐新战略》,《人民论坛》2014年第1期。包心鉴:《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必由之路》,《新视野》2013年第1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红旗文稿》2012年第24期。仪建红、黄红平:《试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体系》,《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王世谊:《网络反腐:权力监督的新形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熊光清:《中国的网络监督与腐败治理》,《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2期。熊光清:《网络“扒粪运动”:一种新型社会监督力量的兴起》,《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2期。王瑞娟:《网络监督:反腐倡廉的新途径》,《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施雪华、孟令轲:《中国微博问政的兴起、问题与对策》,《理论探讨》2013年第3期。杨爱平、陈景云、黄泰文:《微博倒逼制度化反腐的成因及出路》,《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徐琳:《中国网络反腐的行为机制、功能和限度》,《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94页。李斌:《网络参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2—98页。李东晓:《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70—278页。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39—225页。王金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02—121页。宋为、佘廉:《新时期我国腐败现象与网络反腐探讨》,《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曾凡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九种方式》,《中州学刊》2013年第3期。杨金卫:《网络:一种新的反腐利器》,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14—232页。王瑞娟:《网络监督:反腐倡廉的新途径》,《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孙健、金丽馥:《反腐倡廉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红旗文稿》2014年第5期。王天意:《网络牢骚的疏导及控制》,《红旗文稿》2004年第24期。王世谊等:《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367—369页。陈曙光:《网络乱象的伦理拷问》,《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3期。牛先锋:《网络反腐的功能及其完善对策》,《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杜治洲:《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影响因素及其挑战》,《理论视野》2013年第3期。戴玉琴:《公共领域理论视域下的网络反腐研究》,《江海学刊》2014年第5期。陈曙光:《网络乱象的伦理拷问》,《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3期。参见刘秋芳主编《廉政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刘秋芳主编《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罗任权主编《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李洪峰、尚勇、王文章主编《廉政文化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孙晓莉:《国外廉政文化概略》,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第6—328页。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第1—326页。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8—308页。任松峰、王杰:《〈周礼〉“六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和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联合编《王阳明廉政思想与行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张利生:《廉政文化建设要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第108—200页。陈锋:《美国公务员道德建设对我国反腐倡廉的启示》,《廉政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王文升主编《廉政文化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年,第228—239页。常百灵:《试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转型》,《理论视野》2013年第2期。唐贤秋:《廉之恒道: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现代转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79—292页。陈宝良:《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中州学刊》2014年第2期。冯立鳌:《论官本位现象的政治哲学渊源》,《人民论坛》2012年第13期。郑焱明:《论“官本位”意识的根源、危害及治理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田猛:《官僚主义的涵义、形态和马克思的认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杨春时:《中国恩情文化批判》,《东南学术》2014年第1期。雷大川:《中国传统“文治”精神及其现代启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刘永佶:《官文化批判:中国文化变革的首要任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第507—590页。韩庆祥:《终结官本位:从权力崇拜到以人为本》,《人民论坛》2012年第30期。陈存根:《破除“官本位”要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建研究》2010年第10期。赵连章、李红权:《论廉政评估体系》,《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赵秀月:《以立体思维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邹丽梅、陈文斌:《论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廉政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天成:《制度反腐:问题、依据与原则》,《学海》2008年第2期。桑玉成、陈英波:《注意制度反腐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朱光磊、盛林:《过程防腐:制度反腐向更深层次推进的重要途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刘占虎:《制度反腐、过程防腐与文化倡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1期。杨玉东:《制度反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路径探析》,《领导科学》2013年第1期。杨鸿台:《制度反腐实证探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118页。蔡宝刚:《腐败征候群解读与制度反腐策略》,《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侯志山:《外国行政监督制度与著名反腐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84页。倪邦文、石国亮、刘晶:《国外廉政建设制度与操作》,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年,第14—224页。伍捷:《芬兰清廉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红旗文稿》2013年第22期。余华青主编《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363页。张贯一:《权力制衡与制度反腐》,《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李斌雄、黄红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0期。李辉:《当代中国反腐败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0—230页。方世南:《以党务公开迈向权力文明之路》,《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6期。王瑞娟:《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反腐的必然选择》,《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刘志勇:《中国官员财产申报:现状及对策》,《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王明高:《科学制度反腐的最佳时期》,《人民论坛》2009年第24期。王明高:《制度反腐突破口:财产申报与金融实名》,《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倪星:《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评价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3—230页。张杰:《科学治理腐败论》,中国监察出版社,2012年,第88—198页。欧召大:《牛栏关不住猫: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务须细密》,《红旗文稿》2013年第3期。阎德民:《中国特色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05—406页。林尚立:《以政党为中心:中国反腐败体系的建构及其基本框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蔡娟:《人性、权力与制度反腐》,《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6期。邵景均:《构建系统反腐的长效机制和社会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倪愫襄:《制度伦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4—262页。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504页。万俊人:《制度伦理与政治文明》,《理论导报》2008年第6期。张薇:《行政道德建设中的制度伦理向度》,《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李建华:《官员的道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77—229页。靳凤林:《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40—260页。谭世贵:《廉政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责任编辑:浩淼邓林中州学刊2014年第11期论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经济的科学性2014年11月中 州 学 刊Nov.,2014

第11期(总第215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11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反腐倡廉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