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上的应用
2014-12-13段赟
段赟
(中宁县国土资源局,宁夏中宁 755100)
GPS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上的应用
段赟
(中宁县国土资源局,宁夏中宁 755100)
文中针对GPS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上的应用,主要分析了以下方面的发展应用:城市测量控制、市政线路中线定线方面、建筑物中规划放线方面和建设用地测量方面,最后就GP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处理数据完成了简要探析。
城市测量控制 市政线路中线定线 规划放线
GPS的全称为全球定位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的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离不开的。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GPS系统完成大地的相关测量问题。如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发展迅速,RTK测量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该项技术已慢慢被应用于测绘中。由RTK技术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实时获取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的测量方法,它应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对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技术的问世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以及其他控制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得外业作业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1 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作为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种GPS测量方法(图1所示),RTK实时动态差分法相比传统的静态或快速静态以及动态测量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它无需在测量后进行解算便可获取厘米级定位精度,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对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该项技术的问世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以及其他控制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使得外业作业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1.1 城市测量控制
为了便于对城市建成区以及规划区进行测绘,城市控制网往往需要有较大的控制面积、较高的精度以及较高的使用频率等,城市1至3级导线一般是置于地面,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很容易对这些点造成破坏,妨碍工程测量的顺利进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提供控制点的速度和精准度。一般的控制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容易致使精度不均。而GPS°静态测量则无需点间通视,还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不足的是数据采集所需时间较长,且过后还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无法实时掌握定位结果,若一旦发现精度与要求不符,就一定要返工。在作业精度及效率方面,RTK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
图1 GPS测量
图2 中线定线应用
1.2 市政线路中线定线°方面
在市政道路和电力线的中线放样(图2为应用设计)中,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只需一人便可完成该项工作。在RTK的外业控制器中输入相应的参数便可进行放样,如:线路起点与终点坐标、曲线转角以及半径等。既可以根据桩号进行放样,也可以根据坐标进行放样,而且可任意进行互换,灵活性较强。在放样的过程中,屏幕上将对偏移量及偏移方位给予提示,方便进行移动,以至于误差不超过设定值。
1.3 建筑物中规划放线方面
在建筑物规划放线过程中,放线点除了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之外,还不能与建筑物几何关系相矛盾,对其精度要求较为严格。若放样所采取的是RTK技术,则要对建筑物的几何关系进行检查,要满足短边的相对关系难度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测量点位的收敛精度是不能忽视的,若点位收敛精度未达到一定的值,强制测量可能会使点位误差较大。若点位收敛精度较高,则采用RTK通常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1.4 建设用地测量方面
RTK技术应用于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可对定界址点坐标进行实时测量,对土地使用界限以及用地面积进行确定和计算,在了解土地分类和权属的过程中,RTK技术的应用可帮助我们对权属界限以及土地分类进行相应的测量和修改,可快速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2 小结及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处理数据方法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利用调制解调器,也就是数据锭,向流动站发送所观测到的值和站点坐标信息。流动站除了对基准站发送的相关数据进行接收外,它自身还要对GPS卫星信号进行采集,同时获取观测数据,然后实时处理已形成的差分观测值,很快的将具有厘米级精度的流动站点位坐标提供出来。
作业模式下,只要基准站利用数据链向流动站传送所观测到的点位及测站坐标信息,流动站便会进行初始化,另外,利用数据链接对基被站发送的相关数据进行接收,同时它自身还要多rTP3观测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实时处理已形成的差分观测值,最后,在坐标转换、高程拟合以及投影修改等处理过后便能提供有效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1]许月琴.析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践[J].线互联科技,2012,03:126.
[2]魏卫华,徐巍.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践[J].窗,2012,06:100+103.
[3]覃祖雄,丁孝兵.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部探矿工程,2006,06:102-104.
[4]马保军.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6.
[5]韩志刚.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展望[J].东科技,2010,1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