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后”新闻教师眼里的“90后”学生

2014-12-13文/王

中国记者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坚耐性机会

□ 文/王 珏

我的学生中,有耐性的太少

还记得,就要教到“90后”的那个学期,第一次学院教师例会,院长说“90后,来了。”台下的我们交换眼神,笑着。谁也不知道遇到的,将是什么。甚至,谁也不知道,谁应对即将发生的负责。

我并未感觉有何异样,相信其他老师也一样,直到遇到一件事——从未遇到的。

每年暑假,我都会向本地媒体推荐一些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去实习。这些实习机会,不是灰色地带的泛媒体营销,而是正规市级媒体新闻版面或栏目。要知道,对一所二本高校的新闻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机会挺难得,因为本地专业媒体首先会向211、985大学要学生。

一个男生,我首次教到的“90后”班级中较醒目的一员——乐于交流、有学习能力、表达活泼大方、应变力很好,很适合电视台工作,而他个人也有强烈意愿,还给我打了一通长电话说之前实习的不顺及希望我推荐云云。他来自农村,也不是本地人,父母巴望他通过大学学习能在都市媒体有一席之地。就他的课堂表现而言,我认为他理应获得一个机会,于是推荐他去市级电视台一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实习。

距离那通长电话不足20小时,我接到他实习后第一个电话。我猜他大概会说一下首日心得并听取建议,“……上午办了证,实习证,中午以后,就让我们搬水,瓶装矿泉水,大概有半车……”他絮絮说道,而我也尴尬到竟忘记他又说了些什么来支撑这最后一句“不想在这里实习了,希望您理解。”

大意是他觉得该栏目不把他作为专业人士,让他搬水,令他感到……不平?抑或不值得?我不知该用哪个词更切当。

“阶层板结”“向上流动”“拼爹”“N二代”,这是“90后”心底深刻认同的词,他们对此愤怒,同时又服膺这些词造就的逻辑。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他冲破这些了,却……坦白说,我不知如何应对,因为我无法理解。

“好,那你跟制片人再说一下具体原因吧。”我说完,挂断电话,又急忙给频道总监发短信解释——以防这一个学生就此断送师弟师妹实习路。这些,都是他无需顾虑的。

对此,我那些早几年毕业的学生亦有同感,当问到他们对“90后”记者的印象时,88、89年生人,甚至自己也是“90后”的他们,通常这样回答:“不踏实、眼高手低、有个性、很灵活、做决定时很果断。”

“他们都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话从干了一个月和一个半月的新记者嘴里说出来,总有点矫情。不管现实如何,这么短的时间放弃,最大的原因还是在自己吧。”谈到身边两个“快速”离职的“90后”记者时,一个89年生的女生这样说。

这以后,推荐实习时我心里多了一层戒备:被推荐者,他必须理解这个机会的全部价值,并愿意付出全部的耐心。惟如此,他才能理解,在当下,“做新闻”这三个字,究竟意味什么?将要承担什么?

而这,恰恰是在非一线媒体(也许一线媒体亦如此,只是身不在北上广,无法确知)坚持工作的第一要件:不需要你多有灵性可做出多精彩报道,却特别需要你有耐性,足够长久的耐性——长到也许日常工作把你的精力都耗尽,各种约束把你的灵性都磨平,你还是能够为一两条好报道、一两则好线索激动不已。

这样的人,是真正爱新闻的,是当下国内新闻界最需要的人才。

坦白说,就我平时对“90后”的观察,可能成为此等人才的学生,太少。

期待媒体中坚

若简单总结,大致有三个因素决定了大部分“90后”很难真正成为媒体中坚,除非他逐渐磨练成为有足够耐性且葆有激情的人。

第一,家庭教育的影响。许多人以为“90后”是特立独行的一代,而就我对他们学习及工作选择的观察,他们行动上受家庭牵制也许不显著,意识上却前所未有地受制于家庭教育。

最好的家庭教育,通常来自眼界开阔有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父母,他们会让孩子明白“过程即奖赏”,他们不特别怕孩子吃苦,因为毕竟有能力不让孩子摔跌太甚。然而,这样开明健康的家庭教育,我从未在我的学生身上感受到过。

最多见的是这样的家庭意识灌输:要过得好,学习主要是为了过得好,获得好的机会,过得更好……循环往复,无非如此。

而这样的教育,其实不适合当前新闻界——当前传统媒体,一方面面临新媒体竞争,许多局面混沌初开,未有脉络;另一方面,传统新闻界,又亦步亦趋,步步为营,战战兢兢。此时的回报,不要说好,说恰当,已是难得。而这类家庭教育下的90后,是很难坚持到云开日出那一刻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总认为有更多其他的路,好过新闻路。遗憾的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我最多从学生身上感觉到的。等不及、等不得、等不了,过时不候。

也许,这一切不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

第二,对时事与政治的漠视。需要花很多力气,才能教给90后对新闻发生兴趣。置身社交媒体时代,天大的新闻隔天就消散,这也加剧了他们对新闻价值的“无感”。

重大、重要、价值、永恒,在“90后”这随互联网而生的一代,这些词不具意义,还不及一集《还珠格格》或一期“快乐大本营”对他们有意义——至少当下是快乐的,“活在当下”,他们爱这个说法。

“坚固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其实,他们并不相信新闻的力量,却又被媒体眼花缭乱的能量所诱惑。但是,目前的新闻教育并不能有效地将其整合。这一点又将决定性地影响“90后”在媒体中的位置及可能。

第三,大学教育的匮乏。学新闻的学生,在大学里还在学最传统的一套,而“互联网思维”是他们从陈欧或张天一等80、90后身上自己看到听到的。老师们,包括我,也只能在观察中学习,学一点教一点,比如全媒体思维、数据新闻处理等。工具在变,更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在变,思维也跟着变,而我们的新闻教学,并没有变。“90后”,正学着“70后”学过的一切,进入“00后”即将要来搏杀的媒体场,怎敌得过?

《卫报》的“棱镜”全媒体报道,《纽约时报》的“雪崩”,赫芬顿邮报的灵巧万变……这些,大学新闻系的老师们做不出来,学生们更做不出来,但致命的问题是——未来最有竞争力的媒体产品、新闻报道,就是这样的。

因此,“90后”记者、编辑部里的“90后”,注定是自我学习的一代。不学习?也成。注定跟随80后中坚、70后高层,慢慢变老。

或者,学新闻的“90后”,也不至这样惨淡?

想起一件往事,曾有两名外文系的女生来旁听新闻评论课。课上,我提到一则模糊处理的旧闻,我和学生们交换眼神,心照不宣,继而沉默,片刻后,另提一桩新闻来讲。而那两个外文系女生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们也是“90后”。

猜你喜欢

中坚耐性机会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没耐性的小猴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赵中坚作品
水稻苗期不同阶段与低氮耐性相关的QTL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