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都曾被“标签”过——一位媒体“60后”对 “90后”“80后” 的一席话

2014-12-13王希凌

中国记者 2014年9期
关键词:稿子标签孩子

□ 文/王希凌

我与90后新人共有的职场烦恼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企业宣传部门来到新闻单位,实现了当记者的梦想。刚坐下想自我陶醉一番,主任狠批记者的声音便传到耳中:“你这写的什么东西!太烂了!还作家呢!”这位主任的怒吼,给初来乍到的我留下印象:“领导火气咋这么大呢?”看上去,还不止一位主任如此。

其实,工作加之夜班,主任们跟记者谈稿子哪有什么和风细雨?那几位主任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下回,若记者稿子写得好,他们也定要表扬一番。若记者得理,因为稿子跟他们顶几句,他们也没脾气,不时地会接受记者意见,编发稿件。

前不久,一位“90后”新记者跑到我这里倒苦水。他的上司比起我当年那位上司,有过之而无不及。单就骂人来讲,竭尽挖苦揭短之能事,新记者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他,足有小半年发不出稿子,仅拿基本工资,几百元。读书时把当记者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心满满,谁知入行就摊上如此领导,局面不堪收拾,这位记者苦恼不已,写好辞职报告,准备辞职。

曾有几位新员工,工作干得不错但因为不懂这位主任所谓的“规矩”,被他用类似手段逼走,群众反应强烈。知道这些情况,我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台词鼓励他,你就“再坚持一下”吧。不久,这位主任因多种原因被调离。采访小组进行重新组合。如今,这位新记者在岗位上干得很好,去年还被集团评为“最佳新人”。

后来,这位“新人”颇有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再坚持一下”,现在恐怕还在失业找工作呢。

很多人都将“90后”标签为“意志薄弱、懒惰、脑残”,这位新记者改变了我对“90后”的看法:有毅力。稿子被毙,接着再写,即使处于被“封杀”的状态中,他也坚持上班打卡,不迟到不早退。

上面说的是极端的案例。其实,在职场上,不管哪个年代的人,都要懂得沟通,但不是效仿“处事圆滑”,而是从象牙塔中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要真正懂得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反省自己,多听意见,练得一手精湛手艺,自然敢揽瓷器活,也不会胆怯别人的呵斥。

你我的成功标志:一定是做官?

我同学从美国归来,此前在电话中对我说,出国20多年了,没有混上一官半职,也没有发大财,美国人不太看重这些。如今,他在美国一家知名IT企业做技术工作。家住小镇,有带花园的小别墅,工作不太辛苦,休息时与家人在一起,很知足。这样的生活是他用20多年的时光慢慢积累起来,足让我羡慕了一阵子。

其实,与花园洋房相比,我更羡慕他那种超然的心态。中国人更青睐“官”位。倒回30年,乘飞机、赶火车、住宾馆都要看级别;老同学十年八年不见,一旦聚会,一问谁当的官大,二问谁赚的钱多。实际上,在新闻单位,人们依然有这种思维惯性。年头熬久了,不弄个一官半职,如何“功德圆满”?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注定还是要做平民百姓。我的成长中,曾有一位老记者对我说,你如果想做官,就不要来当记者。一位余姓记者来报社10年,已算得上“老”记者。按照传统观念,已该着手“迁升”事宜。但小余还是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爱读文史方面的著作,做一个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史版,整天约稿、采访、写稿,忙得不亦乐乎。

一次采访中,他发现一位国宝级的文史专家被遗忘在一个不起眼的养老院里,经过多次采访,核查资料,最后写成通讯,呼吁抢救“国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稿件发出,得到相关部门批示,老人得以妥善安置,稿件获得中国新闻奖。

此类走上专家型记者之路的新闻人,并不是个别现象。过去,我们新闻队伍中就有案例,但一直没受到重视。后经金陵晚报社的一系列举措,小余和另外几位“小伙伴”成为报社自己评选出来的“专家型记者”,报社提供他们相应的待遇,提供他们自己找大选题的时间,同时也给他们压担子,期望他们出成果,为他们开辟了另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其实,我很高兴这样的结果发生在“80后”的年轻人身上。说到底一句话,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一定要拿当多大官作标准。若这一点大家形成共识,这才是我们观念变革的关键所在。

标签的烦恼: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刮目相看

上世纪90年代有一篇报告文学很火,说日本孩子与中国孩子在一起野营拉练,日本孩子如何如何棒,中国孩子如何如何怕吃苦,于是得出结论:20年后,这些中国孩子,根本不是日本孩子的对手。这就贴了一个标签,“垮掉的一代”生出的独生子女一定不如别人。20年过去了,这些孩子怎么样呢?如今“80后”“90后”已出现众多精英,再过20年,他们就能挑大梁。从整体素质看,孩子只会一代更比一代强。总结一点危机感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一代不如一代”的标签。

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被说成是“垮掉的一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并没有垮掉。我的高中同学中,很多都在科研、管理一线担任带头人。如今,又有人给80后、90后贴标签,说他们如何懒惰、如何自我、如何脑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说老实话,我这“60后”一代,乃至我的上一辈新闻人中,真正科班出身的并不多,文化程度达到大专、甚至高中的很多记者编辑也将新闻工作做得很好。靠什么?靠勤奋,熟能生巧。我有一位老领导,工人出生,写新闻的时候也就高中毕业,但他有句名言,叫“脚板底下出文章”,勤跑腿,勤思考,勤写作,慢慢地,他就摸出了门道,写得多了,所谓的新闻敏感性就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他写的新闻照样登上中央媒体,评技术职称照样能上“副高”。

现在的“80后”“90后”,文凭没有问题,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学识谈不上渊博,但知道的事情并不少,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也比上一代新闻人更快。他们中的一些人,所需要的是踏实、认真。其实,无论是哪个年代的人,无论是什么工作,最忌讳的便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新记者跑一个条口,把这个条口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都走一遍,即使没有大新闻,也一定有发稿所需要的线索。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条口真的发生了大新闻,你的采访就会一路绿灯,你自然就不会漏稿。原因很简单,事前你做好了功课,当然不会害怕考试。

猜你喜欢

稿子标签孩子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标签化伤害了谁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