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弘毅”与人格修养
2014-12-13张传燧
张传燧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西教育思想解读》《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教育史》等。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发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特别强调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坚韧豁达、奋发向上,养成完善的人格修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在此,我着重谈谈有关“弘毅”与人格修养的问题。
一、弘毅的内涵解读
“弘毅”是什么意思?
查阅文献和字词典,“弘毅”一词,最早出自孔子的《论语》。《论语·泰伯》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朱熹集注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查古汉语词典,“弘”的意思是“大,扩充,使光大, 胸怀宽广”;“毅”的意思是“坚决,果断,不动摇,意志坚强”。《说文》解释说:“弘,弓声也。”“毅,有决也。……强而能断也。”二字连起来,就是广大、宽厚、扩展和果敢、坚定、刚强的意思。据此,可把“弘毅”理解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或“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也有将“弘”解释为“强”的。《论语·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无)?” 《论语·子路》曰:“刚、毅、木、讷近仁。”此“刚”即“弘”“刚强”之意。《说文》说:“任重须强,不强则力绌;致远须决,不决则志渝。”所以,章炳麟在《广<论语>骈枝》中说:“此弘字即今之强字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也认为“弘毅”就是“强毅”。强,刚强,坚强;毅,“有决心、有果断和不为外力所动摇的勇敢”(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词典》“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302)。
综合上述各种解释,笔者认为,两种解释都通,不同语境下可作不同的解释。在《论语·泰伯》《卫灵公》中,“弘”应当作“远大、扩大”解。“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人应当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的毅力,才能担当社会重任、实现远大理想。在《论语·卫灵公》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意思是:理想是由人去弘扬、拓展和实现的,而不是相反。全句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和凸显个体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才能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和人类的理想目标。
中外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个性心理健全和谐完善坚强的人。唯有个性健全、和谐、完善、坚强,才能担当大事、成就伟业、实现梦想。
二、弘毅与人格修养
通俗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区别于他人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又被称为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具体来说,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内,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格或曰个性,照我的理解,就是我们每个人活生生的生命现实展现过程及其独特方式。
所谓修养,是指每个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逐渐训练培植养成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良好独特的思想、道德、性格、意志、情感、态度、理想、信念、行为等方面综合人格素质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谓人格修养,既指每个个体思想、道德、性格、情感、意志、理想、信念、谈吐和举止的训练、培植和完善过程,亦指每个个体通过这个过程所获得的综合人格素质和不断提升的人生境界。修养是一种深邃的文化,一种圆睿的智慧,一种为人的善良,一种渊博的知识,一种至善的美德,是完美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良好的人格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人格修养的人才最具个性和人格魅力。
“弘毅”与人格修养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它是构成个体良好完善的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前面说过,人格或曰个性的内容中,理想、信念、态度、情感、意志等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思维活跃、心地开朗、胸怀宽阔、达观向上、目光远大、信念坚定、审时度势、果敢决断、刚毅坚强,无疑是我们要训练、培植和养成的健全和谐人格的重要品质。这些心理品质的缺失,就会使个体出现个性心理疾病或曰人格障碍。
其次,它是个体进行人格修养的重要心理条件。人格的形成受到先天遗传、社会环境和后天教育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人的气质、智力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的性格、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教育或训练。综合来看,人格主要是受后天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由于后天因素良莠不齐、清浊难分、诱惑很多,由于人格的修炼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因此需要个体具有良好健康、豁然达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才能达成人格修炼的目的。这就是朱熹所说:“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弘为强劲,毅为耐性,不强劲不足以担当重任,无耐性不能够实现目标。人格修养的价值就在于凸显弘毅坚韧、刚健进取的个性,张扬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追日”情怀,成就个体自我的魅力人生。
正因为弘毅在人格修养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所以不仅历代名人都强调情感陶冶、意志磨练,而且当代很多大中小学都将“弘毅”作为校训的重要内容,用以激励和勖勉青少年养成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坚定执著的理想信念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历史又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任赋予新一代青少年身上。孟子当年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青年手中才能变成现实。青年“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这都是说,青少年只有弘毅,才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坚韧意志,担当大任,成就梦想。
三、弘毅的修炼方法
弘毅虽属于人格修养中一种重要的精神素养或曰心理品质,仍需内外兼修,动静结合。修炼方法主要有:持志、养气、存心、力行。
首先是持志。“志”,许慎解释为“意”,(《说文解字》“志”解)朱熹解释为“心之所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为政》“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之“志”注)“志”即志向,亦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理想、信念。理想和志向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人们生活的目标追求和精神支柱,更是区别贤士与凡人的首要标志。历代圣贤都强调“志”即理想的重要性。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孟子说:“士何事?曰尚志。”(《孟子·尽心上》)《礼记·学记》曰:“凡学,士先志。”朱熹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人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性理精义》卷七)志向确立与否、志向正确远大与否,成为决定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历代圣贤更强调持志。孟子主张“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强调“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 》元四明程端礼辑)所谓“持志”,就是将所立之志专一恒久保持,勿使其受到外物干扰而遗失,亦即志向、理想、信念的专一执守与恒久弥坚。一个人,确立理想并不难,难的是理想坚守、执着与不渝。很多人,不是没有理想,而是理想不坚定、不专守、易变移。这不仅成就不了大事,而且对成就事业实现梦想是有害无益的。
其次是养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气”是什么?在孟子那里,一是指身体里面天然具有的质朴元气,“气,体之充也。”二是指最宏大最刚强、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前者是生物自然的,后者是精神人为的。孟子强调的是后者,凸显人的精神气质。他认为,第一,“气”受“志”的统帅而具有正确的方向,“夫志,气之帅也”;“志”是最高的,“气”是较次的,“夫志至焉,气次焉”。第二,“气”得到“道义”的配合而变得最宏大最刚强,弥漫天地之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第三,“志”与“气”相互作用和影响,志向统一明确就会激起人高涨的热情和气魄,满腔热情、豪迈气魄凝集起来也会推动理想的实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孟子·公孙丑上》)的确,理想是导引人生前进的灯塔,理想指引人生发展的方向,理想为人生修炼提供不竭的动力。“气”是人生发展的热情和气魄,“气”为人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和飞轮,“气”提升人生修炼的高度和境界。
“浩然之气”是怎么形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说到底,是在“志”的统帅和“正义”与“真理”的配合下凝集了“正义”而内在生成的即“集义所生者”,而非外在赋予的“非义袭而取之”,但离不开后天精心的保存养护。在某种程度上说,先天集义所生之“气”,只是个体“浩然之气”生成基础和萌芽的“善端”,“浩然之气”则是在保持先天质朴元气基础上运用“正义”精心养护修炼而不加害即“直养而无害”的结果。“浩然之气”的本质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在先天善性基础上,在“志向”“理想”“真理”的综合作用下,通过精心修炼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强盛的精神境界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再次是存心。所谓“存心”,就是要保存童子之自然纯朴之善心,也就是保持自然、平和、宏阔、宽广、善良的心态和胸怀。
孔子的人格境界是“一乐”“三不”“四毋”。“一乐”,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种不迷恋物质享受、甘于清贫、追求道义的行为被后人赞誉为“孔颜乐处”精神。“三不”,即“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君子人格。(《论语·子罕》)“仁者不忧”要求具有“仁者爱人”的宽厚情怀;(《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智者不惑”要求具有渊博宏富的知识智慧;“勇者不惧”要求具有勇猛顽强的体魄毅力。“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凭空想象、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孟子主张“存心养性”。“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孟子·离娄下》)“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上》)朱熹从人性有天理之善、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的观点出发,主张采用“存灭”的方法存心养性,即用存养的办法涵养心性,用“灭欲”的方法纠灭偏蔽。他说:“如今要下工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心若不存,一身便无主宰”。(《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后世思想家、教育家也十分重视“存心”。譬如,明代大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李贽都明确提出应“存护童心”。王守仁从“心学”出发,提出教育当“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传习录·教约》)李贽认为,“苟童心常存”,则“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童心说》)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更是提出教育应当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让其独立思考、亲手去做、亲眼观察、大胆说话、广泛接触、自由发挥,以发掘儿童的内在潜力,培养儿童的健全个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的“六大解放”。(《陶行知全集》)这些思想对今天开展青少年人格修养仍然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还有就是力行。所谓“力行”,就是努力实践。孔子不仅主张学思结合,而且主张力行实践。他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墨家教育更是坚持“实践本位”原则。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墨子再三强调:“口言之,身必行之”,(《墨子·公孟》)反对只说空话而不务实事、言行不一。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要求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转化为行为。“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朱子文集》卷五十四)王守仁明确主张“知行合一”。他说:“我今只说个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卷三·传习录下》)“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王阳明全集卷六·答友人问》)“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在王守仁看来,知行的转化和互动是成就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
颜元强调“力行”,反对闭门静坐读书。他认为:“读书无他道,只须在‘行字上著力。” (《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理欲第二》)“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言语、文字上著力。”(《颜元集·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实践,不仅可以了解社会、体察民情、获得真知、增长才干,而且可以磨练意志、砥砺人格、完善自我、成就人生。当前,党的十八大拉开了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序幕。我们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新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广大青少年应当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改革大潮中,勇于到条件艰苦、国家需要的边疆、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真才实学,磨练坚韧意志,陶冶健全人格,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