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要做对三件事

2014-12-12冯仑

商界评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保姆东南亚企业家

冯仑

企业在传承过程中,到底是要让下一代守成还是进取,想必这是让企业家们比较纠结的一个问题。我想分享三个小故事来谈谈我所认为的企业传承。

第一个故事:大约两个月前,我去纽约,在一个活动上见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气质绝佳,“老而亭亭玉立”,她跟我聊到她的故事。1945年前后她的父母像今天我们很多企业家一样,把她送到美国上最好的高中,据说她的家产当时超过荣家。

在她读书期间(1945年到1949年),国内发生很大的变化。日本投降,国共内战,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家族跑到香港之后,她父亲给三个子女做了两种安排。第一,估计这个千金女儿以后不能成为企业家,干脆做一个最稳妥的传承计划,于是在香港买了一条街,放在小姐名下。第二,把剩下的分成两份给两个儿子,让他们继续做生意,希望家族继续壮大,当时做生意不能来大陆,就在东南亚做。结果六七十年过去之后,这个亭亭玉立的老奶奶成了华美协进会最大的金主,原因是她在香港的这条街一直升值,她时不时卖一栋房子,再拿到协进会支持一下,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一辈子安安稳稳。

改革开放后,那条街又帮助小姐把钱挣回来。另外两个兄长在东南亚含辛茹苦,有企业家精神,冒险创业折腾,到现在流落到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昔日的荣光也已经看不见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几点启示:东西放在哪里很重要。到底是守着好还是折腾好?如果放对了地方,守着比较好,如果没放对,那就去折腾。能力、资产、观念和环境要相匹配。

第二个故事:我在英国有一家合作伙伴,至今快200年了,传了五代人。很多朋友问我们,如何传到五代?其实在1949年的时候,他们还很年轻,就离开大陆回到香港,利用仅有的一点资产折腾,折腾到现在跟李嘉诚不相上下,时少时多。最近他们的业绩超过了巴菲特。

第一,是他放对了地方,有一部分还在香港。第二,他真的有企业家能力,就算放在香港他也有企业家能力。这个东西在东南亚的市场是七千万华侨,他就只做七千万华侨的东西,东西放得对和能力匹配,所以今天成了一个大企业家。

第三个故事:我今年陪一个老人看一条街发生的故事。虽然这条街一百年来有很多变化,但这个街上当年特别贫困的一个人家,到今天为止仍然非常贫困。

再去看看这条街上最富的人家,变成了古籍文物,这家人去哪儿了?原来这家人在镇上太有钱了,于是老爷和保姆生了一个儿子,然后大少奶奶不干了。但维护面子很重要,于是把这个儿子当成大少奶奶生的,保姆继续当保姆。后来这个儿子出逃到外地,他们家其他的人跑到内地打工,这个家族由于纲常乱了,导致最后很散乱。

这条街上什么人混得比较好?混得比较好的是当年办教育的一家。特别穷的没能力教育下一代,于是一直穷下去;最富的那家吃了窝边草,结果家族文脉断了。

所以,教育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做了一个研究,针对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包括体育、文艺、为政、为学、经商、运动员这样的成功者,大体上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上面几代人家族教育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就是:第一,财富要放对地方;第二,采取进的方式或守的方式要跟能力匹配;第三,多数人小有成就的时候,把心思多花在教育身上,教育其实并不是花钱的事,是花心思,花时间,有正确的方法,有一位好的老师,有一个好的教育。如果人力资本投资足够正确,与其风险投资别人的儿子,不如投资自己的子孙,只有这样才能把传承从一件困难的事变成简单的事。

猜你喜欢

保姆东南亚企业家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在保姆家午睡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