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8

2014-12-12黎军一李枫钱蕊

汽车之友 2014年23期
关键词:川藏线桑塔纳拉萨

黎军一+李枫+钱蕊

行走318国道

任何一次远行都是要有理由的,整理归来的心绪,有的让你格外欢喜,有的让你意犹未尽,还有的,会让你久默回味。我跑过无数的路,不仅是各种状况的公路,也包括赛道,沙漠,戈壁和草原,偏偏没有跑过充满传说和神秘的318川藏公路。只因桑塔纳承载了我太多的青春和往事,当年开着它成为了拉力赛的冠军,于是这次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开新桑塔纳穿越这条通往香巴拉的天路,尽管各种传闻都表明这是一条只适合于越野车和卡车的道路。

初涉川藏线

8月26日由贵阳出发,当日成都停留,目的是向曾在川藏线上当兵的朋友学习一些经验,了解近期路况。

晚餐席间,老兵光辉兄认为我装备不足,用他的话说是:“一个人一台车,要一样无一样,太过低估川藏线的艰苦程度了”!他认为我需要立即备齐五件东西:高原康、氧气袋、加厚睡袋、全钢工兵铲、防滑链条。时间仓促,加之自信有余,五件法宝我只兑现了一样高原康药品。

车出雅安,才算是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川藏线了,越过天全山路面开始坑洼不平,气势磅礴的山川河谷逐渐显现,一路攀升行至二郎山隧道。沿路没有想象中那样荒凉,相反是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只是因为坡陡路窄,卡车阻碍,车行较缓。

特殊路段靠左行

从泸定到新都桥不过126公里,但公路警示牌标明沿路30公里均为落石区和塌方区。仅出县城数公里,盘山道路在细雨中变得崎岖而泥泞,公路高高地缠绕在山腰,又滑又陡,初次领略了318并非虚传。自此没有再见过轿车为伍,前后左右只剩下卡车和吉普车相随,轿车在缓慢的车流中突然变得有些显眼。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也有给予善意的提醒和问候。

在此路段上,也目睹了久违的互助场面,一辆载重卡车在上坡时半轴折断,全线停驶,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焦燥,懂技术的踩在泥水中协助,帮不上忙的递水送食物。几乎所有小车的后备厢都装满了各类食品,有几台来自北方的SUV带有帐蓬、酒精炉等一应俱全,甚至还备有超大氧气瓶。

今天的亮点不只是这些,而是经历了行车靠左的过程。由于山高路险,塌方不断,大概是俗成定律,在这样的地方不必遵循靠右行驶的规定,载人客车和载重卡车一律靠山体一侧行驶,小型车或空车一概靠悬崖一边行驶,超车也是如此,所有车辆默契从容,交错有序。

但是,也有让你动容的瞬间,同样不分左右,无论多么危险,总有一种车坚持行驶在最靠绝壁的外侧,把安全留给你,这就是“金珠玛米”的军车!

在传说中穿行

对于没有亲历过川藏线的人来说,一切都只是猜想和传说。西出雅江到芒康,再跨过湍急的金沙江就是西藏地界了,从芒康开始,每经一地均得凭身份证、驾驶证和行车证在交通设卡点领取通行卡也是限时卡,加油同样需要此三证进行登记,一概手书,动作慢,效率低,但不罚款,通常100公里会限时在二个半小时以上,如果提前到达,按提前时间乘2原地休息。会有人以各种理由向警察求情,用得最多的措词是“车上乘员‘高反严重,需快开去医院抢救”!警察笑笑,多半果然会放行。

至此已经翻越了五座雪山,距拉萨也是里程过半,对川藏线的总体路况基本有底了。作为行者,基本条件得有抵御高原反应的身体素质。而从泸定开始,飞石、塌方、泥泞、改建路、漫水路和雪峰口数百米的积雪路就断断续续,重复出现,基本是这个季节里川藏线上的路况特点。尤其是左贡至八宿区段,先是在垂直落差上千米的邦达山上盘旋数十公里,紧接着又盘绕而下到谷底,然后沿怒江在狭谷中穿行100多公里,会偶见零星碎石从车顶掠过直击江面,1 : 37的落石击中率与驾驶技术无关,靠的只是运气,唯一可控的技术就是一口气通过切勿停车。

冲出长长的缝隙般的怒江狭谷,经波密前行84公里,终于到达传说中和期待中的通麦天险。我远远地凝视着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和“318咽喉”的地方,果然名不虚传,山高大,江咆啸,一座窄窄的随风摇摆的钢索大桥连接两岸,公路沿江壁而凿,头顶是摁声喇叭都有可能震落的悬石,脚下是汹涌的雅鲁藏布江,土石路面泥浆翻搅,沟坎不绝……比安全时间卡提前一个多小时,我只好也用“高反”的理由顺利进入工布江达。至此,我与桑塔纳人无虞,车无损,基本走完川藏线上最艰苦的路程。

沿着画廊到拉萨

风景不在终点,而在行走的路上。才在色季拉山脚下,就感到了花香扑面的气息,这就是“西藏小江南”林芝。奇妙的立体垂直气候使这个地方有三层美景,高眺之处是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雪山,中间是海拔3600米左右的山峦,红妆素裹,层林尽染;海拔急转至2900以下的地带,森林郁葱,鲜花盛开,俨然一派江南之风。

越奔向拉萨,公路两边的玛尼堆就越来越多。感觉后半截车身还在云雾中,车头已跃入一个灿烂的幻境──米拉山,这是通往拉萨的最后一座雪山!彩色的经幡迎风飞扬,蓝天下的白云似乎都镶有一道金色的轮廓,阳光折射出的七彩光环。雄伟而洁白的雪山那么近,就屹立在眼前,万物都变得渺小和微不足道。当地人说,过了米拉山,看到连片的格桑花那就是到了拉萨。

318──永恒的丰碑

从西藏回来后,仍然会想起一些人,一些事。想起压根就不知道“最美乡村教师”一说,却像父母一样全年照顾着孩子们的乡村教师曲措和强巴,游牧的父母把孩子一放,要大半年才能归来;想起在海拔最高的地方,落石最多的地段,担当养路工的不是工人,而是武警官兵。也许这是最后一次走这样的318,因为2015年,318川藏线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沿线43个高山隧道全线贯通,21座桥梁建成启用,无数通过山颠眺望的雪山美景将不复存在。路变好了,那些美景就只有留在图片里和记忆里了。

关于318

318国道,建于1952年,1958年全线贯通,东起上海人民广场,西抵西藏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中尼边境友谊桥,全长5476公里;公路几乎平行于北纬30度线,是横亘祖国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由于青藏高原属于世界上最年轻的地质结构,岩层松散,峡谷幽深,江河密布,雪山连绵,因此,318川藏线段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危险的公路。川藏线:成都─雅安─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通麦─八一─工布江达─拉萨,全长2169公里;途中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10座,5000米以上的雪峰2座。

黎军一

贵州历史上第一个赛车运动员,前上海大众333赛车俱乐部主力车手,驾驶桑塔纳赛车为车队夺得第一个全国锦标赛冠军、亚太汽车拉力赛冠军和国家杯年度冠军。2002年获上海大众授予“桑塔纳第一飞人”之称号;2008年代表上海大众公司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SKAP(圣伽步)

克什米尔,缓缓流淌的手工记忆

克什米尔手工刺绣羊绒披肩可追溯五个世纪之久,曾一度贵为印度王公贵族皇室饰品,其选材于羚羊的下巴和脖子等最娇贵部位的绒毛,以纤维细腻、保暖性好、轻薄柔软的手感而著称于世。繁复精细,及独有的纯手工竹签钩织法,稀世罕有。每一件尚品佳作,皆为值得收藏的艺术珍品。即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老艺人们,倾注无尽心血,也需要历时整整12个月才得以完成。

SKAP认为,传统的手工艺术,如果不融入生活,它的寿命便是有限的,它的复兴更是无从谈起。今天,SKAP踏上克什米尔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带着我们重拾那份璀璨的艺术瑰宝。endprint

猜你喜欢

川藏线桑塔纳拉萨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桑塔纳2000的前世今生
诃护诗心 诃护精神
徒搭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大众休闲视角下川藏线骑行的动因分析
年轻化助力 再续经典传奇
桑塔纳品牌销量突破500万辆
拉萨土豪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新捷达/新桑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