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怪兽家长”8大怪

2014-12-12小猴老师

孩子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怪兽家长老师

小猴老师

华人世界的家庭教育,有时让人觉得进了动物园,虎妈、狼爸、鹰爸之类清一色都是兽类或猛禽。巧的是,这类现象并非我们特有,前几年,日本一部同名电视剧走红后,“怪兽家长”这一称呼不胫而走,最先流行起来的,就是在香港。“怪兽家长”起初指的是因为过于紧张和保护孩子,从而干涉学校教育和社会秩序的家长;但在香港作家屈颖妍的同名著作出版后,这一称呼有了更广阔的含义:因为对子女爱得深切且盲目,导致家长失去了人性,教育失去了理性。

作为一名香港国际学校的老师,综合书中案例和身边的现象,我总结了八条诊断标准。诸位读者家长们不妨自测一下,你是“怪兽家长”吗?

1.落后于时代的“功利观”

孩子小时候,家长最关心的是“干不干净”;孩子大了,父母的关注便迅速转移到“有什么用”上去:这个兴趣班能不能加分、那个课外技能能不能考级——连假期旅行,都要选择一个能够让孩子回来后在老师同学面前嘚瑟的地方。可是功利的家长们啊,悄悄告诉你,国外大学录取学生,往往特别青睐那些能够执著于个人兴趣的孩子,而非看似参加很多活动却全部渗透功利目的的学生,当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十一所高校拒收北京状元”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宁可录取一位立志爬遍欧洲所有高山的孩子。

2.赢过你,人生才有意义

校门口是一个是非地,接孩子前十几分钟,所有家长都在互相打探别人家的孩子上了什么课外班、考了第几名,本来松弛的神经因为听到别家孩子优秀的事迹,变得极其紧绷,当自己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出来时,想的不是“他这么快乐,真好”,而是“都落后那么多了,居然还在傻乐!”常常会有家长神色紧张地问我:“老师,你觉得我孩子需不需要请家教?”“他这方面有没有问题?”十有八九,这位家长是刚和其他家长聊完天。

3.越周详,越孱弱

在香港,家长过度保护孩子的例子比比皆是。大街上,有的是5个大人带一个孩子出游这样的盛况,俨然古代皇帝出巡。家长们总背着超大背包,各种准备一应俱全,婴儿期剪辅食的小剪刀随身用到上小学后,菜太长哽喉,肉太大窒息,我见过太多的孩子,乳牙从萌出到换掉,都没发挥过作用。这一切,全因家长们舍不得孩子跌倒、受伤、失败,每一步都替他们计算周详。于是在“金钟罩”下,我们圈养出了一个个没痂没疤却自理能力低、抗挫能力差的孩子,也孕育出了一群群张牙舞爪的怪兽家长。

4.玩乐是罪,最怕清闲

对于孩子,玩是正业,他们在玩耍过程中能训练自己的肌肉和感官,认识世界,学习变成社会的一分子。所以玩,不该被视为一种浪费。芬兰孩子每年暑假有整整三个月,澳洲小学让孩子半天上课半天玩耍,世上大概只有东方孩子才活得这么苦,玩乐被视为犯罪。其实,有水准的画作,往往讲究“留白”,用空白平衡整个画作的美感。孩子如果每天奔波于不同的课外班,没有一点留白,这将是最悲惨的童年和永远无法自我平衡的人生。

5.这头不敢管,那头不听教

许多家长都只对社会和学校有要求,却对孩子无法说一个不字。当我说孩子今天闯了哪些祸,你们需要回去怎么配合教育时,家长却回答:“我希望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他不听教怎么办”“这应该是你们学校的责任!”话里行间,无一不透露出家长权威的缺乏——他们只想当好保姆,并不想承担管教职责。可是明明,我在学校观察所得,孩子们是渴望一定程度的权威,以培养处事的框架和底线的。在自由和放纵之间,家长越纠结矛盾,教育就越没有方向,孩子也更无所适从。

6.全社会都有义务呵护我的孩子

有一次,《怪兽家长》的作者屈颖妍到幼儿园接孩子,老师煞有介事地说,孩子大腿上被蚊子叮了两口,但手上的这个红肿,则是早上来校之前就有的。屈颖妍惊讶极了,3个蚊子包都要分清责任,显然,此类问题以前有家长投诉过。为什么老师如此敏感?看看我们的家长寸土必争到什么地步吧:上次,有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放学后老师让他留校做作业,结果家长却跑去教育管理局,投诉那老师对孩子进行“人身禁锢”。如果家长能用客观的、理智的、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也许就会少些紧张,少些挑剔,多些理解,多些合作。

7.多就是好,爱意满满要爆炸

现代教育学发现,在儿童时期接受更多脑部信息刺激的孩子,智力发育会更好,所以在物资便利、资讯发达的香港,很多妈妈从小就开始用各种信息轰炸孩子:房间一面墙贴满毕加索和莫奈,另一面墙贴满唐诗宋词;在孩子应该独立玩耍的时候,守在一旁喋喋不休地灌输说这是什么、那该怎么玩……其实,过多的刺激对孩子发展有百害无一利,在简单朴素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身心更加健康——简单了才能去探索,过于繁复反而会让孩子望而却步。

8.和成功相比,快乐算什么

香港有整套法律来对抗虐待儿童的行为,“打打手板也要被拉去坐牢”,但当孩子身上挂满培训课书包,每天超过10小时不停学习时,家长却不认为孩子在承受精神虐待。所以本地专家曾说,精英教育一天不死,怪兽家长一日不灭。可惜,这些虎妈栽培孩子的“铁人计划”,虽能培养孩子的必胜心,却忽略了胜负以外的心灵教导;孩子们看似样样都懂,最基本的生活和快乐的能力却严重不足。所以屈颖妍才感慨:“家长们该保护的不保护,不需要保护的却护得严严实实。所以这一代的孩子懂得的技能很多,一屋子证书,却没有一张是学做人的。”

《怪兽家长》的序言就说:当今最难教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作为老师,我深以为然。家长总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根本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生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场需要热情、好奇心、智慧的探险,一场充满了失败与重新再来的探险,一场关乎过程、并非输赢的探险,一场用感恩的心来享受的探险。因此,家长们又何必藏起温情的爱,披上怪兽的外衣,逼着孩子马不停蹄向前奔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怪兽家长老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有一个怪兽
我心中的好家长
失眠这个小怪兽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