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表达的比较研究及其问题点
2014-12-12孙冬梅
◎孙冬梅
感谢表达的比较研究及其问题点
◎孙冬梅
一、日语和其他语言的关于感谢表达的比较研究
在日语和其他语言的关于感谢表达的比较研究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宅(1994),生越(1994),崔(2000),秦(2001),安(2005)等等。
三宅(1994)通过对日本人和意大利人进行语言调查,了解到由于受到各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感谢表达也呈现出各种形式。同时得出结论:在感谢这一语言现象中,日英两种语言行为处于不同水平,是由于和对方的上下级关系,亲疏远近关系,说话者的性别等复杂的要素作用在一起,使语言行动呈现差异。
生越(1994)在记述研究的领域里,研究了小说,会话文,剧本,视频等题材里,日语和朝鲜语的感谢表达的不同。得出了以下结论:朝鲜语里的感谢表达是对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上司长辈说的,而日语则是对“自己人”也使用感谢用语。
秦(2001)做了关于电视剧和电影资料里出现的日韩感谢表达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语里无论亲疏远近和上下级关系,都经常使用固定表达,于此相反,韩语里固定表达以外的战略表达的使用和兼用比较多,对于比较亲近的人,则呈现出只使用固定表达以外的战略表达的倾向。
安(2005)针对日本人,中国(汉族),中国(朝鲜族)这三种母语不同的人,在接受别人恩惠的时候所使用的感谢表达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日本人、中国汉族和朝鲜族在表达感谢的时候都主要使用感谢的语言表达,但是,双方不是很近亲的关系的状况下,也会使用道歉的语言表达。
1.中国汉族和朝鲜族使用道歉表达明显比日本人要少。
2.与日本人基本不使用其它表达,经常使用感谢或者道歉的表达方式相比,中国汉族和朝鲜族经常使用其它的表达方式。
3.日本人、中国汉族和朝鲜族的感谢表达也会因性别和年龄不同而出现差异。
总结以上的不同语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感谢的场景中,日语和其它语种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以下三点不同。
1.日本人在感谢场景中经常使用固定表达谢谢,与此对比,其它国家的语言中,也经常出现固定表达以外的表达方式;2.日本人会把道歉表达也作为感谢表达的一种来使用,其它国家没有像日本使用的这么频繁;3.各国的感谢表达受其本国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很大。
生越(1994)和秦(2001)研究的不是实际生活场景中的语言使用,不仅没有办法把握在其他国家,不同场景中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表达,也可能会造成误解。还有安(2005)的研究中明确了日本人,中国汉族,中国朝鲜族的感谢表达的差异,使用感谢表达的不同民族间的思考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的差异。但是,具体有什么样的差异还是十分难以理解。由此可见,日语与其他国家的感谢表达的差异并未完全明确。
二、中日韩三国的比较研究
关于日语的感谢表达相关的研究,包括与其他语种的比较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之前的研究多是日英,日韩的比较研究,中日的比较研究比较少,中日韩三国的比较研究比较出成果的是崔(2000)。以下详细介绍崔的研究,涉及其提出的问题点。
研究结果如下:
1.日本人基本都是使用固定的感谢表达方式,但是中国人和韩国人也多使用其它的表达方式,其方式也很丰富。特别是对方是母亲的时候,日本人主要使用感谢表达,而中国人和韩国人则是多使用其它表达。
2.中国人和韩国人主要使用感谢表达,而日本人主要使用感谢表达和道歉表达。
3.关于感谢表达,中日韩三国没有发现很大的差异,但是道歉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使用道歉表达,比起不想给对方增加负担的心理,更多的是受和对方的上下级别关系,亲疏远近关系的影响。而中国人和韩国人使用道歉表达主要是受不想给对方增加负担的心理影响。
4.日本社会常识里要退后一步站在低姿态与人交往,中国和韩国是任何场景下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受儒教思想影响很深的中国和韩国,总是把老师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把母亲视作绝对的长辈来看待。
问题点如下:
1.场景设定和日常生活有所脱节。比如说,即使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很多,它掉下来的几率也很小。还有,一年也就几次乘坐飞机,忘记机票的可能性也很小。像这样设定的场景,有调查者没有经历过的可能性。其回答与现实出现差异的可能性也就很高。
2.关于负担和利益,崔(2000)制定了具体的表格,但是其表格很多地方是没法被认同的,而且其中负担和利益的大中小的基准也没有明确。
3.在人际关系的设定上,将上级长辈设定为母亲和老师,其中母亲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而且老师受社会身份地位的影响,也是一个特别的设定,与关系亲近的朋友做对比并不恰当。
4.调查者是各国各30人,是比较少量的研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和其他语言中的感谢语使用的比较研究很多,但是以日语与其他一种语言的两者比较居多。中日韩三国都位居东亚地区,其地理环境相近,人文历史也颇有渊源,三国比较很有必要,目前崔(2000)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崔信淑 大阪大学言语文化学(9),3-18,2000
(作者单位:东北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