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中的民族语词及其文化意蕴探析

2014-12-12刘珊珊

参花(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借词语词汉语言

◎刘珊珊

一、现代汉语中民族语词的分类解析

1.现代汉语中与宗教相关的民族语词

赵朴初先生所言:“语言是一种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说话都不周全了。”[1]纵观汉语的演进历程,宗教与语言、民族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宗教要依托语言的力量来传播其思想精髓,而此过程对于语言本身而言更是裨益良多,语言中的语汇体系能够不断丰富,进而影响语言结构体系的精细化等语言发展趋向。

2.现代汉语中与社会生活相关的民族语词

(1)称谓类民族语词

在现代汉语的民族语词中,称谓词所占的比重相当可观,是民族语借词频率较高的部分。

(2)饮食类民族语词

饮食词汇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非常丰富的语言存在,纵观少数民族语言中的饮食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的往往都是音译词。例如:藏族语词“糌粑”;维吾尔族语词“馕”;满族语词“萨其马”,等等一系列饮食词汇都是民族语以音译形式借入现代汉语中,并且其所代表的特色饮食文化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大众化的饮食文化中。

(3)礼乐节庆类民族语词

礼乐节庆类词汇在融入到现代汉语中的民族语词体系内表现出数量多、内容丰富多彩、生命力非常强劲的特征,许多如乐器、民间曲艺、节日等等此类民族语词已经广泛地被各民族人民熟知或使用,例如:乐器类的蒙古语词“马头琴”;民间曲艺类的藏族语词“热巴说唱”“锅庄舞”;节日类的藏族语词“雪顿节”等等。透过这些民族语词,我们能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中非常重要的文化形式及精神内涵,这对于丰富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精神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礼乐节庆类词汇也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积极努力地担负起繁荣我国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

二、民族语词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1.民族语词的融入,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义内容

现代汉语中的民族语词,最明显的一个作用,就是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为现代汉语的语义内容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养分。语义内容的丰富有助于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能够进行更为顺畅的沟通。从整理的材料看来,这部分语词主要以名词为主,它们往往代表的是某个民族的一种特定文化,因此,当它被吸收到现代汉语中的同时,也就把那种文化或文化观念带入现代汉语里面而被汉民族或其他民族所接受。

2.民族语词的融入增强了现代汉语的构词能力

民族语词借入到汉语之中,与其特定的民族性、语词本身的语义价值等都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站”,就是借用蒙古语的[ʤam](路)而引申出来的汉语义,并以此为构词语素构成了一系列以“站”为核心的词汇群,如“水文站”、“汽车站”、“天津站”、“站牌”等。“站”现有的语言地位并不仅是单单某个民族所赋予的,因为从“站”现有的语义特征来看,汉民族与蒙古族对其的言语理解都全然涵盖其中,使“站”成为一个语义内涵丰富、表现手段多样化的超越民族性本身的语词形式。

3.民族语词的融入,是现代汉语成为族际通用语的重要因素

从现代汉语本身来看,民族语词的融入是其能够成为族际通用语言的重要因素。这个融入过程大大拉近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民族语词的融入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其语言背后更体现出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可程度。现代汉语中的民族语词涉及国内很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受其独特文化的影响,使得融入到现代汉语中的民族语词,会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产生语词的不同个性特点,将这些多样性的文化特点都以语词形式纳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内,也丰富了汉语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表现力。因此,民族语词的融入是现代汉语成为族际通用语的重要因素。

三、民族语词的融入,促进了汉语言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成分往往能够反映出文化领域内的某类要素的发展与变化。除汉族外,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都对汉语言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其中藏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等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语言,在历史上都对汉语的发展发生过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为汉语言输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促进了汉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例如,在藏语借词、蒙古语借词中就有大量的反映藏传佛教文化的词语和反映其生活习俗、生活方式的词语,诸如:藏语的“喇嘛”“阿卡”“格西”“什毛”“阿吾”等,蒙古语的“敖包”“乌兰牧骑”“那达慕”“德吉”“须木耳”等。这些借词不但丰富汉语词汇,而且增添了反映藏族、蒙古族等特有文化生活样式和文化、习俗内容;在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中,蒙古语借词、满语借词等由于特定的历史、政治原因,出现了较多的称谓语类型的词汇,充实了汉语言这方面的文化内容;佤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苗族等民族语借词中多为礼乐、娱乐、曲艺类与其特有民族生活情趣相关的词汇,为汉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语借词多为渔猎生活类语词,由此能够为汉语言文化引入丰富的渔猎文化和相关文化习俗方面的内容。

结语

民族语词已经成为汉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依托汉语言的结构规则和交际功能,也承担着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综观民族语词对现代汉语产生的影响,就能够证明民族语词无论是从语言系统本身亦或是从文化层面来看,都大大扩展了现代汉语的既有空间,构成了更为丰富的语言的世界图景,在增强了汉语思维的精细化和表现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言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由此成为窥见中国多元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1]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贾晞儒.贾晞儒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文集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赵朴初,《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引自《法音》,1986(2).

猜你喜欢

借词语词汉语言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阿鲁科尔沁土语的汉语借词研究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现代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