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中阿齐兹的精神救赎极其意义
2014-12-12王晓菲
◎王晓菲
《印度之行》中阿齐兹的精神救赎极其意义
◎王晓菲
《印度之行》是文学巨匠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描写了英国女孩阿黛拉的印度一行。本文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男主人公阿齐兹的精神救赎。作者福斯特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精神救赎抨击了英帝国主义,同时倡导不同国家、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联结和沟通。
精神救赎 阿齐兹 意义
福斯特的作品不仅在写作手法上见长,表达的深层次的意义更是令人回味无穷。莱昂内尔·特里林曾经说过,“爱·摩·福斯特是当今世界唯一的一位能让你想要一遍一遍品读其作品的作家。每读过一遍,总能觉得颇有所获,这是很少有的。”(特里林,1982:3)。约翰·塞尔·马丁评论道福斯特的小说“的内涵远比组成它的文字上的元素要丰富得多”(马丁,1946:1946)。
生活在20世纪早期的印度人民一定深谙“水深火热”的内涵,因为那正是当时生活的写照。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国民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纺织业、现代工业、商业、贸易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同时政治上,又没有对自己国家的统治权和管理权;悬殊的地位使得两个民族之间横亘一条鸿沟,遭受这一切之后印度人民开始醒悟、反抗、争取独立。这个过程其实也正是男主人公阿齐兹的精神救赎的过程。
医生阿齐兹是一个生长在Chandrapore城的知识分子。他在印度长大,印度文化和价值观念植根于他的灵魂深处,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马拉巴之行以及此行给他带来的磨难都使他意识到要站起来,拒绝再受奴役。
奴颜屈膝
阿齐兹接受过西方教育,因此他更了解西方文化,但这让他下意识地承认西方文化是优越的。他的自卑感萦绕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当他租了一辆马车历尽艰辛赶到上级家里时,却发现卡伦得已经不知去了哪里,而且没留下任何口信。对这种惯用的“老把戏”他感到羞辱又愤怒。此时卡伦得太太和朋友登上阿齐兹的马车,扬长而去,对他甚至不屑一顾。然而,阿齐兹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和愤怒,反而笑脸相对,甚至还为马车付了钱。
一旦有哪个英国人对他不那么粗鲁,他的谄媚便会变本加厉。阿齐兹初次见菲尔丁时,菲尔丁衣领上的扣子掉了,他立即解下自己的送给菲尔丁,虽然他与这个英国人只有一面之缘,对其一无所知。他总是过度热情。他还告诉了菲尔丁一个他从没说过的秘密——在Calcutta招妓。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要和英国人套近乎。他对英国人的奴颜屈膝有些接近病态。
阿齐兹的反抗
阿黛拉的指控和英方的态度彻底警醒了阿齐兹,英方笃定他十恶不赦,必须严惩。这也证实了英国人长久就有的偏见——印度人生性险恶,都是天生的罪犯。“英国把阿齐兹作为杀一儆百的靶子,并借此拉拢相关方,准备在酝酿已久的民族之战中决一雌雄。”(赫夫曼,2008:134 -136)。
入狱之后他的后民族主义情感开始觉醒。在狱中,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深思英印之间的关系,最终他对英国的幻想破灭,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马拉巴事件后,阿齐兹开始更深刻地理解本国的价值观,而对西方的崇拜日渐减少。
马拉巴事件之前,阿齐兹很少想到印度的未来,他认为那是政治家和官员的责任,他只关心自己的小圈子。阿齐兹以前的宗教观念很狭隘。身为穆斯林的他总是对印度教有偏见。马拉巴事件之后,他开始摒弃这种思想,把自己的全部心思花在构想一个独立的、融合的、统一的印度中。最后他决定不再为殖民者服务,而要把自己的精神、力量贡献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所以他选择了离开Chandrapore,去了一个没有英国人的地方。
小说的结尾颇有深意。他最后一次与菲尔丁一起骑马,他大喊道:“为什么我们要承受如此痛苦?以前,我们怪你们英国人,现在,我们只怪自己……下次欧洲大战的时候,就是我们的时代了!”(福斯特,2013:305)。
“印度必将是一个国家!没有任何外国人的统治!印度教徒、穆斯林、锡克教徒,所有人都会团结起来!万岁!印度万岁!万岁!万岁!”(福斯特,2013:306)
菲尔丁问:“既然我们两个这么想做朋友,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呢?”整片天空似乎给出了答案:“不行,现在还不行……不行,还未到时候……”(福斯特,2013:307)。
结语
阿齐兹在作品结尾处这发自肺腑的呐喊,其实象征的是千千万万印度人民的觉醒,是他们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的心声。他们不会甘心一直任人践踏,他们心中的怒火和民族情感发酵、膨胀、最终会爆发。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祖国、家园、人民、尊严、自由而拼尽力气。
另外一方面,他的精神的救赎也象征着中西方文化势必平等交流、融合的命运。
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其实是源于惠特曼同名诗。在那首诗中,惠特曼表达了对未来“世界一家”的憧憬和信心。他希望能尽快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吴,2006:3)。 作品也通过主人公阿齐兹的经历暗指,不管这种文明的融合有多困难,经过努力,最终都会实现。
[1]候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林承节,印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文富德,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M]。成都:巴蜀书社,2003。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