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方式对冬种鄂薯4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4-12-12蔡克桐沈其文涂修亮汪红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冬种产量

蔡克桐+沈其文+涂修亮+汪红武

摘要:以鄂薯4号为材料,进行传统耕作、起垄、少耕稻草覆盖、起垄覆尼龙膜、起垄覆黑膜及起垄覆麻地膜6种不同栽培方式的处理。结果表明,起垄覆麻地膜处理的出苗时间、出苗率及商品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5种栽培方式。在产量方面,起垄覆麻地膜处理比传统耕作、起垄、少耕稻草覆盖、起垄覆尼龙膜及起垄覆黑膜处理分别增产21.03%、15.59%、13.61%、8.64%和3.47%。

关键词:鄂薯4号;不同栽培方式;冬种;产量

中图分类号:S532;S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4812-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0.010

Effect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the Winter Eshu No.4

CAI Ke-tong,SHEN Qi-wen,TU Xiu-liang,WANG Hong-wu

(Xiann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anning 437100,Hubei,China)

Abstract: Using Eshu as the material, six different cultivation method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tillage, ridge, minimum tillage straw covered, ridge covered nylon membrane, ridge covered black membrane, ridge covered ramie membrane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gence time, emergence rate, commodity rate of ridge covered ramie membran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cultivation method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ridge, minimum tillage straw covered, ridge covered nylon membrane, ridge covered black membrane, the yield of ridge covered ramie membrane was increased by 21.03%, 15.59%, 13.61%, 8.64% and 3.47%, respectively.

Key words: Eshu No.4; different cultivation; winter; yield

鄂薯4号是高产、优质、高抗的食饲兼用型品种,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育成,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目前,咸宁市马铃薯冬种主要采取传统耕作方式,工作量大,成本高,产量效益较差,严重阻碍了马铃薯的生产发展[2]。为此本试验通过设置6种不同栽培方式,探索马铃薯最佳栽培模式,为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提供实践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鄂薯4号。

1.2  试验地点

选取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石山村为试验地点,土地经过旋耕机、耕地机平整,地块肥力均匀,土质为沙壤土,排灌条件方便。pH 4.8,有机质含量5.6%,速效氮含量为198 mg/kg,速效磷含量为21 mg/kg,速效钾含量为125 mg/kg。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小区宽3.60 m,长5.55 m,行距0.60 m,株距0.28 m,沟宽0.40 m,每小区面积20 m2,播6行区,每行20株,每个品种共播120株,试验设置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四周设定保护行。

1.4  试验处理

本试验采取6种栽培模式,①传统耕作:在播种时只覆盖一层薄细土,不起垄;②起垄:为每行马铃薯起垄,垄高20 cm;③少耕稻草覆盖:播种时覆盖一层薄细土后再盖8~10 cm稻草;④起垄覆尼龙膜:播种后覆盖一层尼龙膜,并且每行马铃薯起垄,垄高20 cm;⑤起垄覆黑膜:播种后覆盖一层黑膜,且每行马铃薯起垄,垄高20 cm;⑥起垄覆麻地膜:播种后覆盖一层麻地膜,每行马铃薯起垄,垄高20 cm。

1.5  试验管理

地块施饼肥7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 2月8号播种,4月2日追施一次尿素和磷肥各75 kg/hm2,3月21和4月21日分别进行一次除草,收获期6月6号。

1.6  试验测定项目

出苗期调查,每隔1 d调查一次。齐苗后测定株高,每次测定各处理取15株,用直尺测量地上茎基部到生长点的距离[3]。在收获前各小区随机选取10株马铃薯植株整株取回,调查其农艺性状,收获后,以小区面积计算单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出苗期的影响

从播种到出苗是马铃薯秋冬季生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温度是该时期直接影响马铃薯萌发和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由表1可知,不同栽培方式出苗需时长短对比,起垄覆盖麻地膜﹤起垄覆盖黑膜﹤起垄覆盖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不同栽培方式出苗率高低对比,起垄覆盖麻地膜﹥起垄覆盖黑膜﹥起垄覆盖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由此可见,冬播马铃薯覆盖稻草比无覆盖物(起垄和传统耕作)出苗需时短且出苗率高,覆膜比覆盖稻草出苗需时短且出苗率高,覆盖麻地膜比覆盖黑膜和尼龙膜出苗需时短且出苗率高,说明麻地膜与其他覆盖物相比,具有更好的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可为马铃薯出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栽培方式的株高表现不一,传统耕作﹥起垄﹥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起垄覆麻地膜﹥少耕稻草覆盖,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主要原因是无覆膜,不消耗马铃薯破膜能量,在马铃薯苗期内有更多的营养提供后期增长,且与其他几种耕作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覆尼龙膜、黑膜、麻地膜之间的耕作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少耕稻草覆盖方式株高最低,主要是稻草覆盖保温作用较差,马铃薯萌芽和根系生长不深,使马铃薯后期生长跟不上。

茎粗方面,少耕稻草覆盖﹥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起垄﹥传统耕作,茎最粗的是少耕稻草覆盖,少耕稻草覆盖的株高最矮,说明少耕稻草覆盖有利于马铃薯茎横向生长。商品率方面,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说明起垄覆膜的马铃薯商品率较少耕覆稻草和不覆膜好。主要原因是起垄覆膜在保证出苗整齐一致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块茎的生长。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表4可知,起垄覆麻地膜小区产量最高,达53.89 kg,折算产量为26 946.75 kg/hm2,比传统耕作和起垄耕作方式分别增产21.03%和16.97%,与其他耕作方式的产量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另外,起垄覆盖黑膜与起垄覆盖尼龙膜产量分别位列第2、第3位,但两者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均显著高于少耕稻草覆盖、起垄和传统耕作方式的产量,比传统耕作分别增产15.59%和13.62%。少耕稻草覆盖产量位列第4,与起垄和传统耕作方式的产量相比分别增产8.64%和5.00%。起垄耕作产量位列第5,与传统耕作的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传统耕作产量最低,折算产量为22 264.95 kg/hm2。由此可知,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表现不同,其排序为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

3  小结与讨论

传统耕作是一种简单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在出苗率和产量等方面表现较差,说明咸宁市的冬季低温对不覆膜马铃薯具有一定的伤害。少耕稻草覆盖耕作方式是一种省工省时的新技术[4],可以有效提高冬闲田的利用效率,提高复种指数,但其根系扎根不深,植株不高,很难达到高产。起垄覆尼龙膜是一种高产栽培模式,覆膜在冬季可充分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5,6],使其出苗整齐一致,起垄可预防春季雨水积累,增加植株间的通风和阳光照射,达到高产目的。通过本试验可知,采用起垄覆麻地膜的耕作方式在出苗率、商品率及产量方面表现最好,主要是因为麻地膜是一种新型地膜,具有保温保湿的效果,所以起垄覆麻地膜是咸宁市马铃薯冬种高产高效的最佳栽培方式,值得推广示范。

参考文献

[1] 杨新笋,严  丽,程  航,等.鄂薯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3(6):28-29.

[2] 张  雪.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08.

[3] 门福义,刘梦芸.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95.

[4] 陈  艳.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6(9):11.

[5] 梁  君,黄旭海.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4):23.

[6] 尚瑞广,王朝云,易永健,等.麻地膜覆盖保温特性及对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255-260.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栽培方式的株高表现不一,传统耕作﹥起垄﹥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起垄覆麻地膜﹥少耕稻草覆盖,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主要原因是无覆膜,不消耗马铃薯破膜能量,在马铃薯苗期内有更多的营养提供后期增长,且与其他几种耕作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覆尼龙膜、黑膜、麻地膜之间的耕作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少耕稻草覆盖方式株高最低,主要是稻草覆盖保温作用较差,马铃薯萌芽和根系生长不深,使马铃薯后期生长跟不上。

茎粗方面,少耕稻草覆盖﹥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起垄﹥传统耕作,茎最粗的是少耕稻草覆盖,少耕稻草覆盖的株高最矮,说明少耕稻草覆盖有利于马铃薯茎横向生长。商品率方面,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说明起垄覆膜的马铃薯商品率较少耕覆稻草和不覆膜好。主要原因是起垄覆膜在保证出苗整齐一致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块茎的生长。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表4可知,起垄覆麻地膜小区产量最高,达53.89 kg,折算产量为26 946.75 kg/hm2,比传统耕作和起垄耕作方式分别增产21.03%和16.97%,与其他耕作方式的产量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另外,起垄覆盖黑膜与起垄覆盖尼龙膜产量分别位列第2、第3位,但两者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均显著高于少耕稻草覆盖、起垄和传统耕作方式的产量,比传统耕作分别增产15.59%和13.62%。少耕稻草覆盖产量位列第4,与起垄和传统耕作方式的产量相比分别增产8.64%和5.00%。起垄耕作产量位列第5,与传统耕作的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传统耕作产量最低,折算产量为22 264.95 kg/hm2。由此可知,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表现不同,其排序为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

3  小结与讨论

传统耕作是一种简单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在出苗率和产量等方面表现较差,说明咸宁市的冬季低温对不覆膜马铃薯具有一定的伤害。少耕稻草覆盖耕作方式是一种省工省时的新技术[4],可以有效提高冬闲田的利用效率,提高复种指数,但其根系扎根不深,植株不高,很难达到高产。起垄覆尼龙膜是一种高产栽培模式,覆膜在冬季可充分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5,6],使其出苗整齐一致,起垄可预防春季雨水积累,增加植株间的通风和阳光照射,达到高产目的。通过本试验可知,采用起垄覆麻地膜的耕作方式在出苗率、商品率及产量方面表现最好,主要是因为麻地膜是一种新型地膜,具有保温保湿的效果,所以起垄覆麻地膜是咸宁市马铃薯冬种高产高效的最佳栽培方式,值得推广示范。

参考文献

[1] 杨新笋,严  丽,程  航,等.鄂薯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3(6):28-29.

[2] 张  雪.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08.

[3] 门福义,刘梦芸.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95.

[4] 陈  艳.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6(9):11.

[5] 梁  君,黄旭海.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4):23.

[6] 尚瑞广,王朝云,易永健,等.麻地膜覆盖保温特性及对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255-260.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相关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栽培方式的株高表现不一,传统耕作﹥起垄﹥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起垄覆麻地膜﹥少耕稻草覆盖,传统耕作方式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主要原因是无覆膜,不消耗马铃薯破膜能量,在马铃薯苗期内有更多的营养提供后期增长,且与其他几种耕作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覆尼龙膜、黑膜、麻地膜之间的耕作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少耕稻草覆盖方式株高最低,主要是稻草覆盖保温作用较差,马铃薯萌芽和根系生长不深,使马铃薯后期生长跟不上。

茎粗方面,少耕稻草覆盖﹥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起垄﹥传统耕作,茎最粗的是少耕稻草覆盖,少耕稻草覆盖的株高最矮,说明少耕稻草覆盖有利于马铃薯茎横向生长。商品率方面,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说明起垄覆膜的马铃薯商品率较少耕覆稻草和不覆膜好。主要原因是起垄覆膜在保证出苗整齐一致的前提下更好地促进块茎的生长。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表4可知,起垄覆麻地膜小区产量最高,达53.89 kg,折算产量为26 946.75 kg/hm2,比传统耕作和起垄耕作方式分别增产21.03%和16.97%,与其他耕作方式的产量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另外,起垄覆盖黑膜与起垄覆盖尼龙膜产量分别位列第2、第3位,但两者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均显著高于少耕稻草覆盖、起垄和传统耕作方式的产量,比传统耕作分别增产15.59%和13.62%。少耕稻草覆盖产量位列第4,与起垄和传统耕作方式的产量相比分别增产8.64%和5.00%。起垄耕作产量位列第5,与传统耕作的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传统耕作产量最低,折算产量为22 264.95 kg/hm2。由此可知,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表现不同,其排序为起垄覆麻地膜>起垄覆黑膜>起垄覆尼龙膜>少耕稻草覆盖>起垄>传统耕作。

3  小结与讨论

传统耕作是一种简单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在出苗率和产量等方面表现较差,说明咸宁市的冬季低温对不覆膜马铃薯具有一定的伤害。少耕稻草覆盖耕作方式是一种省工省时的新技术[4],可以有效提高冬闲田的利用效率,提高复种指数,但其根系扎根不深,植株不高,很难达到高产。起垄覆尼龙膜是一种高产栽培模式,覆膜在冬季可充分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5,6],使其出苗整齐一致,起垄可预防春季雨水积累,增加植株间的通风和阳光照射,达到高产目的。通过本试验可知,采用起垄覆麻地膜的耕作方式在出苗率、商品率及产量方面表现最好,主要是因为麻地膜是一种新型地膜,具有保温保湿的效果,所以起垄覆麻地膜是咸宁市马铃薯冬种高产高效的最佳栽培方式,值得推广示范。

参考文献

[1] 杨新笋,严  丽,程  航,等.鄂薯4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3(6):28-29.

[2] 张  雪.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08.

[3] 门福义,刘梦芸.马铃薯栽培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1995.

[4] 陈  艳.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6(9):11.

[5] 梁  君,黄旭海.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7(4):23.

[6] 尚瑞广,王朝云,易永健,等.麻地膜覆盖保温特性及对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6):255-260.

猜你喜欢

冬种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冬种绿肥对水稻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广西贺州市冬种马铃薯灾害性天气气候分析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常德市冬种马铃薯品种适应性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