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县地区散烟分级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4-12-12张喜峰王宾刚邓小成王静刘建军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1期
关键词:陇县烟农成熟度

张喜峰 王宾刚 邓小成 王静 刘建军

(宝鸡市烟草公司陇县分公司,陕西陇县 721200)

陇县地区散烟分级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张喜峰 王宾刚 邓小成 王静 刘建军

(宝鸡市烟草公司陇县分公司,陕西陇县 721200)

本文分析了陇县产区散烟收购过程中专业化烟叶分级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提高陇县产区烟农合作社专业化分级人员、烟农专业分级水平,提高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当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陇县产区 散烟分级 问题 解决措施

烟叶分级是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提高烟草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对烟叶内在质量进行优劣等级划分,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满足卷烟工业和对外贸易需要;同时,做好烟叶分级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政策,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国烟叶收购采取的模式主要是把烟和散烟收购模式,而后者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收购模式。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不断提高,烟农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已渗透到烟叶生产全过程中,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针对当前烟农自行分散分级导致收购烟叶等级质量不高,影响卷烟产品质量的原因,不少产区开展了烤烟分级方式的探讨和研究,以提高烟叶等级纯度,杜绝非烟物质,满足卷烟原料保障上水平高纯度的需求。根据当地的烤烟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散烟收购模式,相比把烟收购模式,可显著降低收购成本,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通过探索和学习其它产区散烟收购模式,2011年陇县产区开始实施散烟收购,2012年继续扩大收购面积,2013年基本实现散烟收购5万担,超过总收购量的50%,与之前的把烟收购相比,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成效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提高了烟叶纯度和等级质量;降低了烟叶破损,提高了片烟出成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用工。本文主要分析专业化烟叶分级工作中存在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完善陇县产区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烤烟专业化分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烟叶分级成熟度认识不到位

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包涵田间成熟度和分级成熟度。目前对成熟度的判断,只能依据烟叶的外观特征来进行,这就要求烟农和专业化分级员对成熟度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陇县地区从开始重视成熟度以来,采取各种措施,把握好烟叶成熟度这一关键技术,对合作社专业化分级人员和烟农进行烟叶分级培训,使成熟度大大提高。

(1)烟叶分级成熟度的标准掌握不准确。一般来说,不同部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具有不同的吸食质量,不同的物理性状和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组能够把这些质量各异的烟叶相对区分开来,所以,应该仔细把握烟叶颜色、身份、叶形、脉相等存在的差异,根据烟叶不同的部位,掌握相应成熟度标准。

(2)成熟度与杂色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依据烟叶表面所具有的不同颜色特征,可以将烟叶分成不同组别。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表面会存在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部分分级员会把这些烟叶误定在杂色组内,其实任何杂色面积占全叶面积20%及其以上才能成为杂色叶,而如果没有超过20%,且其它因素符合主组规定就应在主组定级。

(3)光滑叶特征认识的误区。光滑是指烟叶组织平滑或僵硬。光滑叶是指任何光滑面积占全叶20%以上的烟叶。因此,表面干净细致平展的烟叶容易被误作正组烟叶,但这些烟叶的叶面僵硬或平滑,无油润感,韧性和弹性差的,其实是光滑叶;而有些成熟叶由于成熟度较低,比如那些颜色浅淡的柠檬黄叶片却误以为是光滑叶。

(4)对微青烟认识的误区。在收购中,部分分级员往往会把微青烟归到主组,因为他们片面地认为微青烟可以变黄,恰恰忽略了靠微青烟转变过来的烟叶,颜色稍暗,它仍然是尚熟叶,凡是不成熟烟叶,都不能在正组定级。

1.2 部位、等级混乱

不同部位的烟叶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外观特征也与烟叶的化学成分、烟气质量、物理特性有着较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准确把握烟叶部位和外观特征是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利用率的关键。造成部位、等级混乱的主要原因如下。

(1)烟农思想认识不到位。在烟叶交售时,一些烟农心存侥幸,往往通过以次充好、蒙混过关等不正途径,进而获取较大利益。烟农这些负面意识常常会导致分级中混部位、混色域、混青杂、混组别等现象不断出现,进而对收购进度产生较大影响。

(2)对分级标准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由于每年气候状况存在差异,同时每个农户的作务水平存在差距,进而导致了烟叶质量的不同;同时相同气候条件下,由于烟农农业技术措施不到位,一些地块会出现烟叶普遍身份较薄、油分较少、颜色淡、成熟度不够,但烤烟长度和叶面净度较好,颜色也接近相应的等级。

(3)一些杈烟误认为顶叶。由于少部分烟株抹杈不及时,这些杈烟会一同被烘烤,烤后杈烟单从外形来看:长度较短、叶片较厚、叶脉较突出,因此具有上部烟的一些特征,很容易被认为是上部叶;但实际上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由于营养供给不良,使得杈烟成熟度不够、僵硬、色泽暗淡、油分少,而正常成熟的上部烟叶是没有上述特征。

(4)相邻部位烟叶判断不准。烟叶生产属于农业生产,因此它具备农业生产所有的特征,成熟、采收、烘烤与烟株生长规律密切相关,但烤烟的部位是被人为划分的,相邻叶片差异会因烟株个体生长发育的差异而越发难以区分。这些往往导致分级人员或烟农将下二棚烟叶与中部烟叶、中部烟叶与上二棚叶混淆,从而出现混部位等现象,如常常有烟农或分级人员将X2F和C4F混淆。

(5)烟叶颜色区分标准掌握不到位。由于烤烟在烟株上生长部位不同,其生长环境就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叶位烟叶所接受的养份、水分、阳光、空气等生态因子都不尽相同,因此相同颜色在不同叶位的表现是不同的。一般认为中部烟厚薄适中;下部烟基部薄、尖部厚,然后识别颜色,是橘黄或柠檬黄;在分清部位、颜色的基础上,再根据每个等级的品质特征衡量烟叶等级。同时,在识别烟叶颜色时,中、下部烟颜色较上部烟普遍浅,一些分级人员往往常常同上部烟颜色比较,就很容易导致误判,如:B3F与X3F,同为桔黄色,但二者的颜色差别却很大。

1.3 烟叶预检效果较差

一方面是,有些烟农不配合,专业化分级人员上门预检工作难以执行到位;有时工作方法不灵活,导致一些矛盾也不时出现,未能严格执行烟叶分级等级质量标准而使预检工作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是,专业化分级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影响了分级质量。

2 解决措施

2.1 提高专业分级人员的职业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专业化分级员要熟练掌握国家标准。二是加强实操培训,要经常组织分级人员参加各类有关烟叶分级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技术水平。三是提升制样水平,在烟叶收购前,每个分级员都要仿制样品一套,同时对样品质量进行奖优罚劣。四是及时平衡收购眼光,在收购前中、后、期及收购下、中、上部烟叶时,及时召开收购等级目光平衡会,平衡等级标准,统一收购眼光。五是适时组织外出交流学习,虚心学习其它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2.2 提高烟农分级技术水平

一是宣传引导,通过会议、资料、墙报、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解说,宣传做好烟叶分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烟农不但要种好烟、烤好烟、贮好烟,而且还要分好烟。二是强化技术指导,要求专业化分级员深入到烟农户中,培训班办到农民家中,同时要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技术不离手、标准不离口,扎扎实实地指导烟农分好烟叶。

2.3 跟踪指导烟农做好烟叶采烤工作

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切实规范工作流程,使烟农养成良好的烤烟生产习惯。将鲜烟分类绑竿,要把部位相近、成熟度接近的烟叶绑在一起,达到同质同竿、同质同炉的要求。

2.4 提高烟叶分级预检质量

(1)做好烤后烟叶分级工作。烤后烟叶,要适当回潮,防治霉变。根据烤后每杆烟叶的质量因素,进而分成不同组(正组、副组),然后再进行分类堆放保管,并要注意做好“六个预防”,即防霉变、防虫蛀、防褪色、防水分超标、防日晒及防雨淋。同时,烟农进行烟叶初分必须做到“四个清楚”即:品种清楚、颜色清楚、部位清楚、等级界限清楚。

(2)做好预检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做好烟叶预检工作,要确保“四到位”,即政策宣传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初分预检到位、预约交售到位;“三不收购”即等级不纯不收购、水分不超限不收购、分级不合格不收购,切实解决烟农交售烟叶时出现的混组别、混部位、混等级、混色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问题,通过做好预检工作,将这些问题在烟农户中彻底消灭,最大限度减少质检与预检间的矛盾,提升收购质量,加快收购进度。组织烟农有序交售烟叶,提升收购服务水平,让烟农开开心心交售烟叶。

3 结语

陇县产区正处于散烟收购模式的初期,必然会出现专业化烟叶分级问题,要正确分析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进而不断完善适合当地烟叶生产实际的专业化散烟收购模式。同时,科学合理的散烟分级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烟叶可持续发展。

张喜峰(1986—),男,陕西大荔人,助理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烟叶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陇县烟农成熟度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陇县社火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