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电力党建工作,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2014-12-12邹春连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组织主体

邹春连

(国网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吉安 343000)

发挥电力党建工作,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邹春连

(国网江西吉安市吉州区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吉安 343000)

文章探讨了如何发挥电力党建工作,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电力党建工作 企业精神 文明建设

1 发挥电力党建工作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做好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

(1)目前我国的电力党组织建设中的重点是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把我国现阶段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好。我国在十六大中明确的指出:“我我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党的工作和党组织战斗力,电力党组织建设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工作基础的重要部分,同时明确指出要让电力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人员成为我国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成为有力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一直以来我国的电力企业是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要让电力企业成为我国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的重要组织力量。“三个代表”是近些年来党组织建设的行动方针,党必然要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这对于我国党组织扎根在人民内部中,能充分的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从笔者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可以看到,我国的电力党组织在宣传和贯彻我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各方面都发挥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已经逐渐的成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2)巩固电力工作的党组织建设对于提高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我国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决议》就明确的指出,“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要与现代电力企业的制度相适应,要日益完善好日常的工作制度以充分的发挥好政治的核心力量。”会议中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方向,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要切实的明确及落实好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成为促进电力企业改革稳定发展的坚强的战斗力量,总的来说就是现阶段的电力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不仅要成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指导思想,同时也要在政治方面发挥一定的核心指导作用。

(3)现阶段加强电力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对于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党章》中明确的提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主要任务是积极的发挥政治好核心作用,围绕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或者厂长依法行使各自的权利;全心全意的依靠全体职工群众,全力的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各项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电力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工作及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2 电力企业党员主体地位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推进我国党内的民主建设,加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和凝聚力。党内的民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发挥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巩固好党组织的创新型及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性有重要意义。”党员的主体地位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以改革、创新精神途径加强党的基本能力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充分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以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遵循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律,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中的党内民主机制的制度。巩固好党员内部的队伍质量要把重点放在对所有的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党性党风党纪和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全体电力企业党员的政治及各项素质上面。企业党员的主体地位指的是党员是企业的主人翁,在党与企业之间有领头羊的资格。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和企业发展而言的。党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我们要明白的是全体党员不论职务的高低、资历的深浅、功劳的大小,在党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均享受有平等的权利。(2)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的来源大部分是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一定要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这一点在电力企业内部更应该更加突出地位,提高电力企业内外部工作的活力性及和谐性。

3 发挥党员地位,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3.1 制订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电力企业的工作策略的制定要在电力企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之上建立的。新的时代有新的要求,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理念,在对员工培养,打造新时代员工队伍的时候要注重将创新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的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提高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亲密度。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只有去建设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精神才能够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够做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3.2 完善教育培养机制,彰显党员主体性

对党员的教育除了要注重党的基础知识和政策方针教育之外,还应该要注重党员的素质教育,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提升党员的主体性,通过教育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工作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主动积极。教育的方式应该是要视不同对象而言。根据党员的类型和特点来进行教育管理,开展不同的活动类型。充分的利用好企业党员活动室,将活动室作为教育的发源地,通过对党员进行教育,让他们学会现代化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他们的不足之处进行补足,让他们能够有需求有针对的去选择接受的教育类型,分班、分组,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教育当中,主动学习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加强民主意识以及自觉性。

3.3 完善责任归属机制

将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党员划分好责任归属,这样让他们的工作和责任联系紧密,提升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确定每项工作目标,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他们的工作考核要结合其责任的落实情况,实现对不同岗位和职务的党员统一管理,以量化的标准来约束他们的工作,促进他们自觉主动的承当先锋的作用。党员的管理目标要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因此在建设企业精神文明的时候,要注重激发内在动力,让党员建立联户关系,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方式来共同度过困难,共同提升,能够做到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1]余生明.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电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J].中国科技博览,2010(4).

[2]肖平.新时期电力党建工作若干问题思考[J].电力科技,2012(6).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党组织主体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