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4-12-12王凤强谢明晔

决策与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王凤强 谢明晔

黑龙江工程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 哈尔滨 150050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王凤强 谢明晔

黑龙江工程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 哈尔滨 15005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详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为落脚点,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院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性参考。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近年来,中国学生群体体质下降显著,作为我国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青年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深入开展,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高校学生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而高校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的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因此,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是提高高校学生健康素质的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

1.黑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1.1黑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部分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近年来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开展,数据表明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的形态、生长速度有总体加速的趋势,身体发育匀称度有所改善;身体素质中城乡男女生速度素质、城市高校学生爆发力总体水平提高;城乡学生的群体营养状况大幅度提升,营养不良检出率大幅度下降;低血红蛋白的检出率大幅下降;高校学生牙齿保健状况显著得到改善。

1.2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在体质和健康状况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在体质和健康状况仍令人担忧,突出反映为“四个下降”、“一个差异”和“二个攀升”。

1.2.1四个下降具体体现为:2007-2012年黑龙江省高校学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的总体水平下降;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的总体水平下降;柔韧性素质总体水平下降;乡村高校学生爆发力总体水平下降。

1.2.2“一个差异”:近年来,黑龙江省高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乡村显著低于城市,城乡高校学生身体发育的差异依然存在。

1.2.3“二个攀升”:高校学生屈光近视已经发展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从性别来讲,女生比例高;从地域来讲,城市比例高;肥胖高校学生大幅度攀升,尤其是城市女生。由此可见,我省高校学生体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2.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场地设施因素。“高校学生喜欢运动,却得不到运动”的现象普遍存在,问卷调查显示:有583人喜欢球类,占63.7%,有217人对田径兴趣,占23.7%。而参加球类活动又受场地缺乏及相关器材的限制,出现了许多“高校学生喜欢运动,却得不到运动”的现象。因没有场地器械而影响体育锻炼的人数为437人,占47.8%。许多学校体育活动场地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2.2课程管理因素。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形式简单,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难以保证。在调查中,高校学生针对“你的体育课是怎样度过的”这个问题:有434人选择自主锻炼,占47.4%,约有另一半是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下午第4节和周末的体锻时间基本上被各种学科辅导所挤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难以保证。一线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引导不够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2.3制度因素。现行体育事故责任的认定方法,无法调动教师参与组织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于体育锻炼难免会出现一些运动事故,但责任事故的认定采用的是:体育老师是现场第一责任人的办法,这对学校对体育老师明显不利。很多学校以“出于安全考虑”为由,将体育设施拆除,如爬竿、天梯等;许多有益的运动项目也被封杀,如单双杠,跳箱、跨栏、滚翻等。

2.4领导监督管理因素。从各校开展体育活动情况来看,活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体育课、广播操、眼保健操,每周一次的体锻活动,以及每学年的一次运动会。但从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学校根本做不到每学年开一次全校性质的运动会,甚至部分学生表示在校几年间只参加过一次校级运动会。同时,在组织大型体育活动时部分学校采取分年级参与的办法,这种举办方式无法培养高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无法让高校学生亲身感受体育运动的竞技场面,极大挫伤了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热情和高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5师资配备因素。一些学校体育教师配置不足,体育课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职任教,另外,部分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也是导致学校体育活动质量难以保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2.6考核评价因素。体育考核评价不力,是导致高校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大原因。在如今,中、高考升学压力下,许多家长、高校学生对不列为中、高考总分的体育学科当然采取“放弃”的办法,“体育成绩”或“国家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及格不能毕业的规定名存实亡。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黑龙江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力度,引导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按《高校体育器材配备目录》要求,尽快改善学校的运动场地、设施和体育器材,重点要向普通学校倾斜,要制定一个达标标准,并限期完成。对一些生均用地严重不足的学校,各有关部门应充分协商分期分批解决,新建或扩建学校,要考虑好体育场地的设置。

3.2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崇尚科学的体育锻炼。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崇尚科学体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一是体育锻炼提高机能的愿望和参与实践的统一;二是掌握体育运动卫生常识和安全防护方法;三是从入学起就要努力培养和掌握1-2项自己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项目。由数据统计得知,当前要特别增加耐力锻炼项目及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的体育活动内容。

3.3倡导体育文化,更新教育观念。其一,要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多做一些积极的正面宣传,特别是一些体育好,学习好的典型实例,以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其二,教师们要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锻炼的辩证关系,树立锻炼好、身体好、学习好的科学理念;其三,要通过学院体育社团为载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增进友谊,促进身体健康。

3.4修定《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类似文件,明确伤害的责任界定。体育毕竟是有一定风险的,对由于进行体育锻炼带来的偶发损伤,要正确对待,达成共识。一方面体育教师不能“因噎废食”,把有益于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封杀;另一方面要做好防范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水平;其三,对出现的“无法规避”的运动损伤,不但不能追究教师的责任,且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教师。

3.5完善检查制度,推广成功的经验。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对各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落实奖励与处罚条款。要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广和介绍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体育运动好的学校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这更有实际意义。

3.6抓好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完善校运动队的建设。重竞赛(学校的门面工程),轻群体固然不可取,但好的运动队对带动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具有培养体育骨干、活跃学校课余锻炼氛围、发挥“学院体育明星”的向心效应等功效,因此,每所学校有一至二支常年训练的运动队(最好竞赛成绩也不错)是必须的,以此带动学校体育锻炼的深入开展。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各院系有体育特色。

王凤强,男,硕士,讲师,1975年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