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导师自主招生发扬研究生教育民主

2014-12-12■徐耀

民主与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位跨学科考研

■徐 耀

民主需求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提高而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人类文明演化到市民文化的必然结果。在古代,教育由贵族垄断,平民难得受教育,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人需要被教育,于是教育进入平民阶级。面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其决策过程需要体现民主。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问题面广、量大,其根本在于没有有效的教育民主体制,以至于教育部门不愿或不能及时采纳受教育者、施教者、社会需求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教育部门做出的政策偏离民主需求,只能收获全社会的不满。

研究生教育处于整个教育链条的末端,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最后也是最高级阶段,这个阶段涉及的人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智商人才,可是他们却不得不被一个低效能、不民主的招生制度“选拔”,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后期选拔人才的标准,这相对于在封建社会早期由门阀世家垄断人才选拔的“九品中正制”无疑是先进的,虽然在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因其“八股之弊”而被时代淘汰,但遗留的考试形式却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因此,“逢学必考”观念已经进入大家的潜意识,这是门第等级观念在作祟。体现在研究生教育,则忽视学术推荐人和对研究生实际学术能力考察的重要性,只抓住“入学考试”一根稻草,既不能把好入口,更对出口无能为力,所以是低效能的制度。低效能的原因在于没有实行导师自主招生,不能发挥教育民主的巨大作用。

现行的研究生招考制度剥夺了导师对于自己学生的决定权,也限制了学生的相应权利。研究生招生是在越俎代庖。

一方面,导师要为研究生负几乎全部责任,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招学生。这样会削弱导师的责任心,甚至出现非常不负责任、对研究生放任自流的导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给研究生毕业强加很多条件,最主要的就是发表文章。于是为了发文章有些研究生产生抄袭、剽窃的行为,当这种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只好推出论文查重。这样的做法会引来没完没了不必要的麻烦。在我看来,这一切归根到底是没有把导师“责、权、利”分割清楚。如果导师自主招生,就要实行“学生申请—导师考察—管理部门审核—学术同行把关”的模式,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另一方面,为了对导师和招生单位有利,招生单位实行的差额面试制度对考生非常不公平。经常,导师看上的学生由于面试时的某种原因未能通过,导师也许只能招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学生。实际上,如果让导师自主招生,就不会有学生被差额下去,就不会有那么多伤心离开考研战线的人,而这些人里也许就有不善于表达、通不过面试的科研天才。

以上讨论的是研究生招考制度的宏观上的弊端。纲不举则目不张,宏观上有弊端,在具体实施招考制度时,一定会遇到技术操作上的困难。

考研基地的出现就是招考制度的必然结果。其后果是,学生只学考试科目,其他一概不管,这样的“跛鸭”知识结构不可能搞好研究。由于目前的硕士生的社会价值已经贬值为本科生,讨论硕士招生无多少实际意义。那么博士招考制度如何?可以说,更是一塌糊涂,因为各相关方(单位、导师、考生)都不能从其中受益。

在如今博士生源质量每况愈下的现实中,各个招生单位都不愿意把专业课考题出得太难,以免招不到足够学生。那么,专业课考试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理论上讲,专业课考试自然是要检查一个考生在经历硕士阶段后是否达到了一定知识水平。既然如此,专业课考试应该起到筛选作用,不应该放水。但导师们还有一个纠结之处,考生往往不认真对待专业课复习,如果考题有一定水准,按照现在考生的普遍情况,就意味着相当部分考生过不了,这样,招到的学生就少了,因而也满足不了导师的科研需求。这是个两难境地。

然而,考生不认真对待专业课考试的主要原因是备考英语占用太多时间,那么,英语究竟应该放在博士考试的什么位置?目前,英语显然已经被置于非常不合理的第一位重要位置。语言本来是交流的工具,在科研中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但现在的博士考试已经舍本求末。按照我国的英语教学方法,不管学多少年,都是一个样,听不懂,不会说,不会写。我根本就不关心考生的英语水平,因为无论如何都要手把手地教他们写作。所以,过分强调英语是极端错误的。

现在的博士考试制度根本起不到选拔作用,单位管理部门工作量很大,导师为了招人不得不考题灌水,考生把精力都放在错误的方向上,那各方能从这样的考试中获得什么?我们究竟想要好的研究苗子?还是只想要英语成绩好但不会做研究的人?

退一步讲,即使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该谁来出题,如何出题?博士生不是普及教育,不可能有统一的教学提纲,博士生要做的课题是非常个性化的,即使同一个专业,也不可能让一套考题适合所有导师的需求,那么就应该由导师自行考察申请人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能力。即使出题,出到何种深度?如我经历的查分事情,我认为出题已经最简单了,但还是有人认为太难,那么考博士的人应该具有什么学术水准?现在的博士考题已经比硕士入学考题还简单,这样的考试难易程度与学位级别反比关系实在可笑。

每年,一百多万考研大军意味着科研蓬勃发展吗?这其中有多少属于跨学科报考?研究生招考制度究竟对跨学科研究起到什么作用?可以肯定,考研制度阻碍跨学科研究,这不仅对国家的整体科技发展不利,也是对导师个人选择权的剥夺。

现代科技发展的生长点和科技竞争的着眼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在于学科交叉。可是学科交叉谈何容易,学科交叉意味着更多知识需要学习,需要更多不同学科的人相互配合,可是我们有办法在制度上保障,让一个人不太困难地进行学科跨入吗?或者,让不同学科的人不太困难地集中到一个团队吗?我认为目前的考研制度下,很难做到。

一个大学毕业生要想上研究生,必需参加早已划分好专业的考试,这个考试很不容易,实际上将很多有意跨学科的年轻人阻挡在目标专业门外。现行考研制度的前提是不需要学科交叉,为了使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人具备起码的专业水准,这种考试制度反映了几十年前各学科孤立发展的需求,但早已不适合现在跨学科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各学科的专业课程设置十分落后,只教自己专业里面那一点点东西,忽视不同学科间共性的基础理论,就像鞋子一样,穿烂了也就只能穿那双,不能换。这样,一个大学生在本科期间所学本来就十分狭窄,如果再加上考研制度,基本上没办法跨学科。

现在的考研制度对于科技发展是个障碍,给跨学科研究者人为设置门槛。有跨学科研究需求的招不进来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有意愿的研究生进不去,怎么搞跨学科研究?把这个门槛拆掉,先让人进去,形成了跨学科研究环境,才能出原创性成果。出了成果,会反过来促进跨学科研究环境的改善,这样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跨学科研究中来,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导师自主招生是研究生教育民主的第一步。当导师和学生“两情相悦”地开始合作研究后,研究自然会有快有慢,那么答辩就会有早由晚,这取决于研究进度和双方的意愿。按照“成熟一个,毕业一个”的原理,研究生应该随时可以申请答辩,这是顺理成章之事。可是现实中却是一刀切的限定时间内的集中答辩,这又是缺乏教育民主的表现,破坏了人才培养的自然规律,没有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从现实角度,集中答辩降低学位论文价值。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答辩季节,宣传栏里贴满了硕士、博士答辩通知,再看看手上一份份粗制滥造的学位论文,惊叹学位论文正在急速贬值,整体可参考性迅速降低。全国每年有百万学位论文产生,全部收藏到国家图书馆,从目前学位论文的学术参考价值来看,很大一部分应该直接丢到垃圾堆去,国家图书馆这种收藏的意义也在消失。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集中答辩是造成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

这样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类似于工业生产线制造的不合格产品。其实,中国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另一个代表,而中国制造曾经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现在中国工业界正在努力改变“中国制造”所包含的不良形象,但教育界却在步工业界的后尘,大批量地制造不合格学位论文。为了提高学位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除选题外,认真撰写是重要环节。如果不要求集中答辩,学生认真写,导师有足够时间修改,完全可以保证论文的学术价值。

既然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从头至尾都存在问题,那么总要有个改革的切入点,那就是招生制度。研究生招生部门可以找到无穷多理由维护研究生考试制度,历史渊源、现实需求、为学生负责等等,但问题确实存在,就要改。我非常赞赏天津大学关于取消博士考试的新举措,这类似于经济改革的简政放权。只要把招生的主动权交给导师,同时把责任也交给导师,不仅可以让导师招到更合意的学生,也可以倒逼导师负责,两全其美,何乐不为?这就是真正的教育民主。

猜你喜欢

学位跨学科考研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我的考研故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