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公共外交 扬州大有可为

2014-12-12

公共外交季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扬州外交

于 进

开展公共外交 扬州大有可为

于 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要重视公共外交,既说明公共外交的重要,同时也对公共外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扬州地方公共外交实践,本文分析目前地方公共外交工作中的几个突出问题,探索如何创新理念、健全机制、强化手段,增强对外交往实效,进一步深化地方公共外交。

扬州地方公共外交的优势及成效

扬州具有2500年的建城史,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悠久的对外交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以及活跃的民间外交是扬州地方公共外交不可多得的优势。

丰厚的人文资源。扬州没有名山大川,自然资源先天不足,但绿杨城郭、园林胜迹、运河风光、古街小巷、传统工艺、民俗等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质、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色逐渐彰显,“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等一张张靓丽名片,都是扬州开展地方公共外交的优势所在。众多名闻遐迩的文人学者、艺术名流、封疆大吏、富商大贾等曾经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是不可多得的人文、人脉资源。扬州历史名人众多,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如下几位。

鉴真:被日本尊称为“律宗始祖”“文化恩人”,已故原日本国土交通大臣冬柴铁三称扬州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原点”。2010年,在中日撞船事件影响扩大、两国关系跌入低谷的情况下,扬州邀请日本东大寺鉴真坐像回扬省亲,250多名日本友人陪同坐像来访。前国务委员唐家璇指出:“扬州举办这次活动非常值得,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是扬州为中国总体外交做出的一大贡献。”

崔致远:崔致远12岁辞别故国与亲人,只身西渡随商船入唐,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一举及第,被扬州淮南节度使高骈看中,拜为衙掌书记。他在扬州的文章编成《桂苑笔耕集》传世至今,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个人文集的大学者、大诗人,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借助他的影响,扬州先后与韩国的龙仁、庆州、丽水、釜山、济州等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官方或民间交流与合作。韩国国会议员崔载千说:“中韩交流的政治中心在北京,经济中心在上海,文化中心在扬州。”2012年中韩建交20周年,中方两个活动,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扬州,可见崔致远及扬州在中韩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普哈丁: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于宋朝咸淳年间来到扬州,致力于传播伊斯兰教,并在扬州兴建了仙鹤寺——我国东南沿海四大著名清真寺之一,成为国内外穆斯林敬谒先贤的胜地。2010年,“中国扬州—海湾阿拉伯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合作论坛”在扬召开,来自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等海湾6国的驻华大使、代办、商务参赞及世界知名石化巨头近百人齐聚扬州,畅叙友情,共话合作,通过了《合作论坛宣言》。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认为:扬州找准了一条通往海湾国家的特殊联系纽带。

多维度的交流平台。一是“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自2002年起,扬州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三个年头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旅游、招商等活动,既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又提升了扬州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二是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2007年起,扬州市与太平洋经合组织(PECC)合作,已连续7年举办“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国际上20多条运河沿岸的60多座城市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2012年,扬州运博会永久性会址“京杭之心”落成,时任外交部长杨洁篪亲临视察、亲笔题词。目前,“运博会”已经成为扬州与世界运河城市交流合作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三是“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自2006年开始,每年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选手参加,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江苏电视台国际频道联合向境外50多个国家、地区直播,借助这一赛事,扬州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逐年提升。四是友好城市交流平台。多年来,扬州通过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等多方位的民间交流活动,搭建“友好城市”平台,目前已与11个国家的40多座城市结成友好城市或友好交往城市,扬州与友城间的“双边”及“多边”交流关系不断拓展。五是源远流长的民间交往。古往今来,扬州人从这座城市走向世界,也有无数外国友人纷至沓来,在扬州留下他们的足迹。近些年来,扬州民间外交更加活跃,一些非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演艺、摄影、学术、经贸等交流,有力地助推了地方公共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

开展地方公共外交亟待重视的几个问题

目前地方公共外交工作中有几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全社会的公共外交知识有待普及。公共外交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社会活动,其政策约束及政治敏感性极强。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层面,政府是主导,社会精英是中坚,普通公众是基础。然而,目前除了少数“精英”之外,绝大多数人对公共外交知之甚少。2012年,同济大学研究生会的一份问卷调查表明,该校研究生对公共外交概念模糊或完全不了解的超过了80%。

二是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亟待增强。目前除了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一些外事活动目的性明确、可控性较强外,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或机构以及普通公众的对外交往,由于当事者的外交知识、政策水平、政治素养、表达能力等所限,对公共外交的特点和技巧往往难以把握。以社会层面为主体的民间外交,如何上升到公共外交层次,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地方公共外交组织的作用亟待提升。目前,地方公共外交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入研究、长远谋划。首先,地方公共外交由于管理体制或组织机制不明确,在如何利用和整合历史及现实公共外交资源等方面,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各行其是、各自为战,资源分散无序,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氛围。其次,近年来,为了强化对地方公共外交的组织与统筹,部分先行城市相继成立了“公共外交协会”,但其目标不明确,相关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也不够,多数协会看起来名头挺大,实际上连经费、人员等基本条件也难以保障。

提升地方公共外交水平的几点建议

如何创新理念、健全机制、强化手段,增强对外交往实效,则是地方公共外交能否进一步深化的关键。

首先,应重视宣传,普及教育,切实提升全社会的公共外交意识。一是要加强国情教育。要从我国国际关系的大局以及公共外交对国家安全的意义等出发,把公共外交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全民“内知国情”“外知世界”,激发民众的忧患意识,懂得利用公共外交“巧实力”来提升国家“软实力”。二是要普及公共外交知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及手段,强化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全社会的公共外交知识水平,确保在对外交往中“会听、会说、会交流”,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能够在正确说明我国国情、政策的同时,较直接地获知对方的信息和思想,做到一切对我有利、为我所用。扬州公共外交协会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协会网站建设及相关宣传工作,从网页设计、栏目布置到内容编排等都做了精心策划,网站开通后反响较好,成为扬州宣传公共外交的主窗口之一。三是要增强地方公共外交责任意识。公共外交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应增强责任意识,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公共外交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公共外交自觉和参与程度,确保在国家整体外交的大框架下,形成政府搭台、全民参与,谋求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层次国际合作的良好氛围。

其次,突出重点,找准路径,尽快明确地方公共外交的战略取向。与国家公共外交不同的是,地方公共外交更加侧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要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家整体外交政策,分析不同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外交层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分别了解、研究各对象国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促进不同文化传统相互交流,不同历史文明相互借鉴,不同社会制度相互包容,发展与更多对象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明确地方公共外交的发展战略。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一定时期地方公共外交的主攻战略。结合扬州实际,目前可选战略有:围绕“项目”求合作,瞄准世界知名企业“引进来”,培育本土企业“走出去”;围绕“人才”建平台,富集经济发展与名城建设的领军人才;围绕“生态文明”设主题,放大“运河旅游”“低碳发展”等运博会效应;围绕“历史文化”论古今,深入挖掘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精华的扬州元素进行国际交流等。三是找准地方公共外交的实现路径。要分阶段划分公共外交对象国范围,充分挖掘与对象国城市的“共鸣”点,利用自身优势,锁定对象国的受众对象,通过“文化搭台、以文会友”,以“强有力的主体、恰当的受众、实在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拓展对外信息交流与传播渠道,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努力提升扬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再次,拓宽平台,着眼长远,不断增强地方公共外交实效。公共外交的终极目标是向外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消除偏见、误解和疑虑,这远非一夕之功,需要着眼长远、循序渐进。一是积极推进地方经济国际化。经济国际化是地方公共外交的现实目标之一。要充分利用“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平台,加强与世界各行业协会、非政府经济组织的接洽,积极搭建地方公共外交新平台,力争在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高端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链招商中有所突破,加强国际技术、信息和人才交流,努力推进地方经济国际化。二是加强地方文化的对外交流。要结合扬州文化优势,挖掘语言障碍少、受众面广的艺术形式,精心打造对外交流的特色节目。创新适合对外文化交流的杖头木偶、古筝音乐等地方传统精品节目,展示中国及扬州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利用国家、省在国际上举办文化艺术交流和重大外事接待等机遇,进行书画、剪纸、雕版印刷等传统工艺表演。三是重视地方公共外交协会的作用。首先,要注重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各级公共外交协会的体制、机制,明确目标要求,加强业务指导及培训,确保地方公共外交协会的工作有手段、有支撑,规范有序。其次,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公共外交协会的领导与支持,要在明确公共外交协会工作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协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支持协会走出去、请进来,广交朋友,广结友好,努力拓展协会对外交往的深广度,使之成为地方外事的“常绿地带”和承办民间外事交流活动的“大舞台”。第三,政府各相关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地方公共外交协会的沟通交流,及时通报地方外事动态,充分利用协会的非官方身份,创造性地延伸公共外交的触角,不断扩大公共外交协会的知名度和地方公共外交的影响力。

最后,加强引导,整合资源,努力提高地方公共外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地方公共外交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只有整合各方面的主体资源,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地方公共外交的创新与突破。一是加强领导,切实增强地方公共外交的凝聚力。开展公共外交,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难以替代。事实上,政府各相关部门或多或少会承担一部分外事工作,但由于各自为战,缺乏综合协调。各级政府要将地方公共外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领导与工作机制,统筹地方公共外交全局,加强信息交流,强化业务指导与人员培训,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确保地方公共外交更加科学、规范、高效。二是重点扶持,努力提升地方公共外交向心力。多年来,各人民团体的外事机构、从事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的社会机构以及涉外企业、民间团体、知名人士等都是对外交往的主体资源,他们在民间外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民间外交资源的培植与引导,为他们开展公共外交提供必要的支持,努力实现民间外交向公共外交的提升。对那些素质较好、有奉献精神、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团体等,要给予重点扶持,为其开展地方公共外交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因势利导,不断拓宽地方公共外交幅盖面。加强与海外华人社团的联系,积极争取世界华商社团大会、专业人士会长会、世界华人社团和相聚长三角、江苏海外之友等高层次活动到扬州举办,扩大扬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放大“侨界看扬州”等现有平台效应,建立长期联系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扬州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激发他们心系祖国、重温乡情的热情,引导他们宣传家乡、推介扬州,努力开创地方公共外交工作新局面。

于 进:扬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主任。

猜你喜欢

扬州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扬州绒花”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