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影习作教学实录与反思

2014-12-11孙建锋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花盆里金奖花盆

一、激情入课

师:南宁的小朋友们,上午好!(掌声)请问:你们来自哪所学校?

生:民主路小学。

师(激情饱满):南宁民主路小学六年级的小朋友们,上午好!

生(热情地):老师好!

师:我们刚刚见面是吧?

生:是的。

师:我怎么称呼你?

生:老师,我是来自民主路小学六年级五班的学生蒋昕悦。

师:昕悦同学,你好,我姓孙,孙悟空的“孙”,名“建锋”。你叫我——?

生:孙建锋老师。

师:去掉“老师”,喊一声——

生:孙建锋。

师:大家像她一样喊一声——

生:(齐声)孙—建—锋!

师:可以直呼其名,我们现在就是——

生:朋友!

师:朋友刚刚见面,互送一下见面礼物好不好?

生:好!

师:你打算送我什么礼物?

生:我送你一句话——我觉得您长得非常帅!

师:谢谢!过奖了。你的眼睛很漂亮,里面闪烁着童真的光芒!

生:我送给你的礼物是感谢!谢谢您对待我们像朋友一样!

师:你的心灵感应非常好!瞬间就感受到彼此是朋友。可见你情商很高,将来能做领袖级的人物!掌声送给她!

(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礼物”!有来无往非礼也。孙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啊?

生:想要!

师:孙老师给你们精心准备了一份养眼的礼物——V影。

(学生好奇地看着老师,巴望赶快得到这份礼物。)

师:什么是V影呢?它其实就是小电影。你们喜欢看吗?

生:喜欢!

师:V影,已经当仁不让走进了新时代,成为视听的新宠。许多人喜欢V影,有的甚至创作V影。这不,有个学生就创作了一部V影。你们想不想一睹为快?

生:想!

师:请拭目以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V影。欣赏是有条件的——请你仔细看、认真听、用心想。

(播放V影,约5分钟。)

(学生们全情投入、目不转睛地观看V影。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喜悦之情。)

(看完V影,学生由衷地鼓掌!)

二、V影命名

师:掌声说明,V影极富感染力。刚才你们在看V影,我在看你们。从你们目不转睛的神情看,这哪是V影啊,它仿佛一块磁石,深度吸附着在场每个人的眼球!这表明你们对V影有兴趣,有浓厚的兴趣,才有如此专注的眼神,否则,早已人在会堂,心在外喽!

小朋友们,刚刚看过的V影还没有名字,大家来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怎么样?快速拿出纸和笔,看看能不能在一分钟之内给你看过的这个V影取个名字。

(生开始给V影命名)

师:不论取什么名字,都是你目前真实思考的呈现。请读读你取的名字好吗?

生:跳人儿。

师:“跳人儿”和“跳人”,有什么不一样?

生:如果用“跳人”做题目,也没有什么错误,只是它略显得生硬些。“跳人儿”,加了儿化,这个题目便显得V影中的跳人很活泼、很可爱、很好玩。

师:有理有据!请继续分享大家取的名字。

生:种自己。

师:这个名字取得有味道!

生:可爱的“植物人”。

师:植物人为什么加双引号?

生:此植物人,非医学上的植物人,特指V影中的那个人。

生:长在花盆里的人。

师:取名取得很形象。

……

三、V影短评

师:我们姑且就把刚才看过的V影取名为“长在花盆里的人”吧。

我曾经把《长在花盆里的人》放给学生看,他们个个兴奋不已,情不自禁写下了一句句精彩的影评。

(投影出示,请每个学生读一句。)

学生A:我是在幼儿园、小学的花盆里渐渐长大的。

学生B:不砸掉花盆,就无法成长!

学生C:花盆的局限是一定的,自我突破却是无止境的。

学生D:花盆里的人在看似没有变化中变化。

学生E:人生是不断更换花盆的过程。

学生F:人要自己给自己降雨,自己给自己施肥,自己种自己。

学生G:人生就是不断打破囚禁与束缚的成长过程。

……

他们在七嘴八舌议论V影,说得很有味道,有的像诗人,有的像哲人,有的甚至超越了六年级学生的表达水平。如此富有魅力的语言,真该好好欣赏!

师:听说,V影《长在花盆里的人》要参加影评,有人说它可以获金奖,有人说可以拿银奖。如果你是评委,你给它几等奖?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评奖理由。

(请现场听课的教师们观赏配乐PPT《美丽的白鹭》,小朋友们在好听的轻音乐声中书写评奖理由。)

(约5分钟)

师:请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我给《长在花盆里的人》评金奖,因为它有创意!

师:创意这个词用得好,说明你懂创意,欣赏创意。

生2:我给它银奖,因为它是黑白的。我认为应该增添更多的色彩。但是,我还是想给它金奖,从内容上说,它十分有趣,教会我们要不断从束缚中突破自己的道理。

师:掌声在哪里?(鼓掌)可是,你有没有听过作为一个评委,既给金奖又给银奖?你到底想给什么奖?

生3:我想她主要想给它金奖。

师:从制作技术上说它是黑白的,色彩单一, “但是”一转折,肯定了它的内容有趣,短短一句话你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这与你平时的学习、积累有关。endprint

生4:我觉得应该评它金奖,它告诉我们,人不能固定在一个花盆里不动,自己要不断地打破旧花盆,更换新花盆。更新意味着成长!

师:好一个“更新意味着成长”,你不正在更新着自己写作的花盆吗?

生5:我给它金奖,因为它告诉我:人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自己的成长记录!

生6:这部V影讲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挣脱束缚,不断向“高大上”发展。它很励志,我给金奖。

师:排比铺陈,气势推进!

生7:人应该自己打破自己的花盆,自己给自己施肥,自己给自己浇水,自己茁壮自己。V影给了我力量和智慧,我评它金奖。

师:评语具有诗情画意,理由充沛。

生8:银奖——它的制作虽简单生动有趣,让人易于理解,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我没有看到其他参赛V影之前,并不能认为它一定是最棒的!

(生掌声)

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你在激励创作者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师:聆听了你们的精彩点评,我倏然想起著名哲学家阿伦特的金句:每一个人以言说和行动让自己切入世界,就像人的第二次诞生,具有创新性。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语言”,在当下的课堂里,在这个精神的家园里,第二次诞生了,诞生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第二次诞生”,鼓掌!

(掌声四起)

四、V影分享

(一)分享《无尽》

师:人类所面对的世界,原本是混沌的。但是,人类总是以创造的精神,深入到混沌中去,试图超越自身以及他所面对的世界。而引导人类进行超越的,首先是发生在人头脑中的各种想象性的“图像”。让我们走进“图像”,一同欣赏V影《无尽》——

(全神贯注欣赏V影,约3分钟。)

(二)呼唤思想

师: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说,图像如同一种呼唤,它能呼唤出人的思想。V影《无尽》仿佛在呼唤,呼唤每个人独特的思想。什么才是你独特的思想呢?如果你能从V影《无尽》里发现一些看不见的“不可见性”,又能写出你所感受到的“不可见性”,这便是你独特的思想。

五、动笔习作

师:请落笔写下你独特的思想。同学们写作的过程中,请在场听课的老师们欣赏配乐PPT《上乘习作教学的追求》。

(生奋笔疾书,约15分钟。)

六、习作欣赏

(一)自读习作

师: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同学们把自己独特的思想落到了纸上。请小朋友们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一种自我欣赏、自我肯定。在别人欣赏、肯定你之前,首先要自我欣赏、自我肯定。

(学生第一次朗读自己的习作,声音有些小。)

师:之前或许没有朗读自己习作的习惯,现在开始养成,好吗?

(学生第二次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

师:第三次放开声音读自己习作的时候,重点感受是否文通字顺。如读起来不顺畅,马上修改。

(学生第三次读习作,声音越来越大。)

(二)互读习作

师:建议默读同桌的习作,发现同桌的习作好于自己的地方,哪怕是一段、一句、一词,都圈点批注下来,肯定别人,欣赏别人,就是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当然,也可以对同桌的习作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哪怕说错了也没关系。

(同位交换习作,边默读边批注。)

(教师边巡视,边表扬学生批注做得好的地方。)

——你把好的语句划上波浪线,很好!

——优美的词语,你加上了着重号,会批注!

——你从旁还写上“棒”,会欣赏别人,还会赞扬别人!你也很棒!

——“一味”这个词用得准确,说明方法的单一。能讲出道理。

——你在对同桌的习作提出希望,希望多多积累好词佳句,写出来的语句才能更加鲜活生动。

——你在建议作者,如果能加个题目就更好了。

——同学们互读习作,互相批注,比老师一个人批作文,批语要丰富得多啊!

小朋友们,请放下你手中的批注,说说你最欣赏哪里。当然也可提出修改意见。

生:我认为同桌能悟出一个道理,写得好!

师:什么道理?

生: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半途而废。

生:“人能做的事情是无尽的,例如……”他还没写完时间就到了,我建议他以后写得再快一点。

师:好建议,要提高书写速度。

师: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一人还是——

生:一个苹果。

师:同桌文章互相交换阅读,每人便拥有了——

生:两篇文章。

师:如果将文章读出来,大家一起听,你文章中的信息就会输送到更多人的耳朵里去了,这就是共享。让我们共享习作——

(三)共享习作

师: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平时表现机会相对较少的同学先读自己的习作,好吗?

生:我推荐韦金欣。

师:他看好你啊,把机会留给你!

韦金欣:《无尽》中那些人总是在重复一件事,脑筋没有转过弯来,没有意识到背后的蹊跷。他们应该善于应变,碰壁的时候,应该换个角度想想。只有重新出发,才能达到目的。

师:这就是你独特的思考!

生:她有自己的理解,有独特的想法,很棒!

师:(与推荐韦金欣的同学对话)你对她的表现满意吗?

生:很满意!她不仅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还大方自信地读出来。

师:由此,你就转变了对她的看法,是吗?

生:是的。

师:下面哪位同学自告奋勇读自己的习作?(生举手)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盆里金奖花盆
关于死亡
第十三届厦门国际动漫节“金海豚奖”揭晓
逻辑思维
破碎花盆里的美景
为什么花盆花盆底部有小洞?
个性小花盆
花与泥土
对蔡国强《威尼斯收租院》获国际金奖的三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