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读《庄子》

2014-12-11陈言然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彭祖齐物道理

陈言然

最近,我读了《庄子·齐物论》,被庄子笔下一个又一个嬉笑怒骂、想象奇特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

庄周,后人尊称他为庄子。其著作《庄子》就是以他本人来命名的。庄子是诸子百家之一,和老子一样,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吹牛”“天籁”“朝三暮四”“一问三不知”等等耳熟能详的词汇,都是来自《庄子》。后人评价他是诸子百家里唯一一位“文学家”,可见他的文笔有多么优美。而这位汪洋恣肆的文学家,有时候还能给我们解说一些数学上的问题呢。

我在数学资料上看到一则小故事:光每秒大约跑30万千米,一秒就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100个来回。可一些科学家却抱怨说:“光简直像蜗牛爬行。”原来,现代天文望远镜看到的遥远恒星,它们发出的光,要经过几十亿年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它们发出的光,是这些行星几十亿年前发出的!果然,光像蜗牛爬那么慢!

这个数学故事原本想说明宇宙的浩瀚,可却正好印证了《庄子·齐物论》中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太山即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说:天底下最大的东西是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的毫毛尖,而最小的则是非常非常大的泰山;最长寿的是出生便夭折的孩子,而传说中活了八百年的彭祖却是个短命鬼。

为什么呢?空气,遍布整个地球,够大吧!但是“大而无外”,大到没有边了,最大了吧,我们却反而看不见了。苏东坡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也就是这个道理。反之,秋毫,就是秋天刚刚换新毛的小狗的毫毛尖尖,小到没有办法再小了,“小而无内”,其实也就看不见了。但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不就说明“小”有时候比“大”更大。

从某些鬼神论来说,一个人出生的同时,就有一个鬼死亡。婴儿夭折,就有鬼出生。而彭祖活着,却让鬼英年早逝,且八百年之久不得投胎。从鬼的角度看,夭折的小婴儿难道不是比彭祖长寿?正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何况,彭祖八百岁,楚南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总共一千岁,上古的大椿树更是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样一比较,彭祖岂不是很短命的?当然,就算再长寿,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也只是一瞬而已。所以,庄子的理论是万事万物都是没有差别的,所谓“齐物论”。

齐物论从那篇数学小故事也可以说明。光速,从科学角度来说,是个赛跑冠军,可换个角度,别在北京上海那么个小地方来回跑了,去宇宙吧。在浩瀚的星河中,光速可不就是蜗牛爬么!

记得以前在书上还看到这么一句话:“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为107374.1824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我当时吃了一惊:毕竟只是一张纸,竟然能比世界屋脊还高!所以,不要有成见,觉得珠穆朗玛峰就是高的,纸张就是薄的,人家纸张也可以变厚变高嘛!这跟“秋毫之末”与“太山”、“殇子”与“彭祖”的故事是一个道理。当然,一张纸对折三十次可能只是理论上的数据,事实上不太可能实现。

所以环境不同,心态不同,甚至胸襟、眼光的不同,都能引起大不一样的结果。庄子告诉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循规蹈矩抱有成见地看待问题,谁说彭祖就一定是长寿的,秋毫之末就一定是小的呢?

看了这篇作文,小读者们解开心中的疑惑了吗?至少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别小瞧任何细微的小东西,因为换个角度思考,它们累积起来,会比山还高,比海还阔。大与小、高与低、厚与薄,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它们会互相转换。这样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庄子这样的思想家把这样的道理提炼出来,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哦!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像本文的小小思考家一样,多多思考问题,不管多小的问题,都可能是一个大大的话题哦。endprint

猜你喜欢

彭祖齐物道理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彭祖的故事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乡约:给“彭祖故里”的音乐达人说媒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方水土一方人
传承彭祖养生之道 造福现代人——另有首创速勃绝招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