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4-12-11刘韵清苏美玲何小英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4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机遇挑战

刘韵清+苏美玲+何小英

摘    要:新媒体作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形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爱国主义教育;机遇;挑战;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79-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促发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与传播,对人们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价值观影响越来越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强势来袭的新媒体环境下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便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

爱国主义是热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内容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如何联系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新渠道,新媒体的出现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教育内容极具创新性,丰富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使得新媒体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等特点。而通过新媒体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断地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即时、全面且紧跟时代潮流的资料与素材,而且能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内容的接收和传播,这对增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十分有效。

一方面,新媒体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摒弃了一切民族中心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狭隘的民族观念。新媒体环境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包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还广泛地涉及西方乃至世界思想文化的传播,增强了大学生群体的全球化意识。这既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盲目排外情绪的产生,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以宽容的态度接纳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也能有效地抵制西方思想意识的渗透,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传播优势,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楷模的感人事迹进行宣传,也能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与环境。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发起的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一系列活动在新媒体环境下也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微博、微信、贴吧、社区等成为大学生们提出讨论,发表感想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活动而产生的互动效应,不仅深化了大学生的爱国认知,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育形式极具时代性,拓宽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渠道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以现实的语言、文字或行动为载体,形式较为单一,教育方式多为单向灌输,而伴随着数字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微信、QQ、论坛等形式的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新媒体具有的共享性、超时空性和开放性,为信息的获取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传统的校园媒体主要通过校报、广播站或是电视台等方式报道国内外主要新闻事件以及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校园网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网页、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高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进行,这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作为受众群体的大学生的消极抵触情绪。而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态度逐渐由消极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实效性。

(三)教育对象极具针对性,增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使命。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多以面对面的理论灌输为主,单一空洞的说教缺乏针对性,学生的抵触和自我防范意识较强,很难自觉接受和认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因而教育效果不佳。在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的,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日益缩小,交往群体的心理防范意识减弱。因而,通过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大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endprint

大学生群体作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网页、文件下载与拷贝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而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讲授、课本、辅导资料获得的知识。由于大学生热心关注新事物、新思潮的特点,他们利用新媒体逐渐掌握知识传递中的主动权,并在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即时、广泛、高速传播的优点,以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近年来发生的钓鱼岛、黄岩岛事件,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讲座、论坛讨论等形式,引导大学生群体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思想,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们自身的思想素质,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广泛性、多元性等特点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给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带来了巨大变化,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新媒体本身所存在的虚拟性、交互性、不可控性等特征,其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而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遭到冲击

新媒体给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途径带来巨大阻力。传统媒体中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多由教育者来实现,而大学生作为其受众群体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单向传播的教育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难以保障其实施。作为一种全新传媒,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形成传播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可以大范围、高频率、低成本地进行,传递内容不再受到时间、地点、媒介等传统模式的限制,信息资源以其极大的共享性改变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传受双方的绝对地位。大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成为教育的主体,并就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正是由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使得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新媒体开放、虚拟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自由地接受和选择信息,并积极投身于信息的传播与发布过程中,参与各种论坛讨论,大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日趋成熟与完善,并渴望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尊重与理解。因此,新媒体在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平台的同时,也给传统的单向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受到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形式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然而在这种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单纯的爱国心理对其进行错误的引导,使其产生报复性的极端爱国主义情绪。在2012年的保卫钓鱼岛行动中,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打砸日系车及日资商铺等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这不仅无益于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反而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因而,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引导大学生群体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新媒体环境下传递的信息丰富繁多但却复杂无序,有的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信息大潮中缺乏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的能力,容易形成思想混乱,甚至迷失自我,进而对自我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不良影响,使得传统的文化观念、社会道德受到严峻挑战,甚至触及社会公德和公众价值观的底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某些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以及高科技优势,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大肆宣传他们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文化,其中一些有害的思想观念被反动势力加以利用,歪曲我国的社会制度和一些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甚至对社会主义制度加以否定,这些有害的意识形态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致使部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疑义,爱国热情减弱,爱国认知出现偏差,从而降低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化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受到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大学生们的信息来源日益丰富,却也让一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过新媒体传播虚假信息,从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传统的学校教育环境较为封闭,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相对有限,而新媒体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校园环境日益复杂。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时间无屏障性”、“空间无屏障性”、“资讯无屏障性”。正是这种“无屏障性”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开放、自由,一些落后的、反动的甚至是极具侵略性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观念使得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日益复杂化,进而加大了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难度。

新媒体提供的快捷信息既使得同辈群体的影响逐渐增大,也使得社会环境因素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影响不断增大,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形式。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的各种思想、文化因素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得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应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复杂化这一难题,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加强信息监管已十分紧迫。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正是由于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多元性、便捷性等特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得到极大地丰富与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得以拓展,进而直接增强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然而新媒体以其开放型、虚拟性、渗透性等特征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不可小视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状态在新媒体信息大潮中受到巨大影响,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遭到冲击,以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要认识到新媒体的优越性,利用新媒体途径拓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正确引导。同时,还应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将其严峻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使爱国主义教育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开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媒体现状浅析 移动互联兵临城下[EB/OL].微天

下,2013-09-02.

[2]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

育:德育,2009,(10).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培养

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

2005-01-19.

[4]蒋宏大.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略探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11).

[5]伍兴阶.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创新的若干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6]徐晶,杨鹤.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其对

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7]贺杰.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8]徐振祥.新媒体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

[9]李贵峰.浅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问题及

解决思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1).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