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2014-12-11次仁白玛
次仁白玛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僵化的应试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大道理。平时老师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出现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我看,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
第一,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思想政治课必须激发学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中学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思想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第二,现行教材为兴趣教学法提供了依据。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从实际事例入手,调动情感因素,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
第三,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兴趣教学法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寓教于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方法
(一)运用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知识的结合点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点上,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可以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知识,这样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既符合认识的规律,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比较抽象的知识。
(二)通过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通过课堂的问答,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提高了思想觉悟,这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三)多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政治课的兴趣。采取多形式的教学,如有时用商量的语气,有时用有趣的设疑阅读,有时又是启发式的引学生思考,有时又辅以讨论或教学,比赛式讲演,质疑问答等等,让学生经常觉得新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就不会再讨厌上政治课,而是喜欢上政治课。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才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也明显提高。
(四)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们兴趣是很浓的。通过活动就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生活的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道理,而且适应了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符合教育规律,也有利于学生适当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五)改变考试方法培养兴趣。由过去的老师出题改为学生出题。这种方法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在兴趣中巩固了所应掌握的知识,又使老师不纠缠于繁琐的出题、改卷;并且还解决了我校不准买卷子,印卷子也难的矛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出题过程中,学生翻遍全书,来回考虑,他会的,等于又复习一遍,不会的,出题考别人。自己首先要做出标准答案,这也就会了。
(六)以良好的身体语言激发兴趣。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它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身体语言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
总之,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四有"新人都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中学)
(责任编校: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