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抓好一年级口算教学

2014-12-11陈笑萍

亚太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加减法口算表象

陈笑萍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一年级虽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但孩子们多多少少早有接触,如何激发孩子们数学学习兴趣,并使兴趣保持,基于这种考虑,对于计算课教学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以下是我在计算课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加强直观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是一个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思维过程。因此,从教学10以内的数开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准备好学生平时喜爱的实物、图片,课堂上多让学生数一数小棒,数一数图片,数一数手指,念一念儿歌,帮助学生强化数感。然后进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在掌握10以内各数的同时,为口算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扎实的基础。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出示15-6,我不急于把现成的“破十法”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6=4,再算4+5=9。”;有的用“做减想加”来计算,“因为9+6=15,所以15-6=9”;我先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再让学生从中选择最简便、最快捷的方法。

三、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低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100以内口算的基础。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我将9加几的思考过程归纳为三步:1、找朋友:9的朋友是1。2、分成:另一个加数就分成1和几。3、合成:10和几合成十几。其中第一步“找朋友其实就是将9凑满十,需要几。我避开了教材中抽象的部分,改编成适合儿童思维的语言,突破了理解上的难点,待到学生熟练后,我又将计算过程简化为“看到9,想到1,分成1和几就是十几”。简化过程后,学生的口算速度明显加快,且正确率也提高了。

四、耐心引导,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第一个新习惯的要求是注重了“写”的话,那么第二个新习惯要求就是紧随其后,特别要注重“说”,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自觉地说出来。我们常常会发现班级里有一些数学“小哑巴”,这些学生会做题,但对于“你是怎么想的”这一要求就是说不上话,缺乏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说”的要求是不容忽视的,是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的。例如,在教学“9加几”

谁能来说说,是怎样想的呢?

学生一开始的回答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结合摆小棒想: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然后,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说一说,再请说得好的小朋友再来说一说。又比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43+31=?出现了以下两种想法:

同桌讨论:仔细观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交流,学生对这两种方法隐藏的相同点有了认识:都是用了拆数的方法,把一个新的问题转化成了以前学过的问题。通过画龙点睛式的提问,通过一次次的点拨交流,学生对“转化”的数学思想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记录完自己的思考过程之后,要轻轻地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五、口算练习形式多样法

(1)视算。我将算式写在卡片上或多媒体课件上,打乱顺序,学生看算式写得数,时间由教师掌握,逐渐缩短出题间隙,可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和灵活性。

(2)听算。我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10道口算题。

总之,加强口算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口算教学,采用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教会学生灵活实用的口算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加减法口算表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