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
2014-12-11张虎
张虎
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体验中“悟”理。在教学过程中,主动体验学习,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一、巧设体验引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所谓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之中掌握知识、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领悟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他们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实现“自我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进而更加勤奋学习,最终成才。多年以来,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尝试从学生个体的体验、感悟和实践三方面采用体验式教学,较好地达到上述教学效果。
体验引发点的确立主要能促使学生的内心燃烧起体验的火光,产生求知、探索、解疑的欲望和相应的感受。
二、创设体验情景,提高教育的感染力
课程内容源于生活。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乃至小学各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的许多内容,都是针对学生实际生活和人生发展过程中涉及所需的道德要求而编写的。我在教学有关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通过自身举例、现身说法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换言之,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解决学生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那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放下“教书匠”的架子,做一个既教书又育人的人民教师,真正走进学生,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这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当下应该做得事情。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没有体验,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体验中感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道德的约束力。
所谓感悟,就是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介绍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第五课《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讲到“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灾难,包括自然灾害和外敌人侵;但是,它们都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和强敌的意志和信心”,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侵略者的穷凶极恶和中国人民曾经遭受到的巨大灾难以及中国人民在强敌面前不怕牺牲、不屈不挠和前仆后继的伟大民族精神”,我特意安排学生们观看了《大屠杀》的录像片。面对影片中可怕的画面、凄惨的音乐,同学们却异常的沉默。但我相信,此时他们的内心却是极不平静的。对侵略者充满极大的憎恨之情和对自己肩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使命感的认识,在他们身上都得到了升华;更相信他们已经完全明白、理解了这一知识点。事实上,课后我高兴的看到,从那以后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比以前更加勤奋刻苦了。实际证明:通过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共同体验,使学生从自己原有的生活中获得真切感悟,才能促使他们更加愉快地生活、不断地进步。
三、参与社会实践,践履道德形成习惯
努力实现课内外沟通、校内外融合,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感受“道德”的表现,体会“道德”的要求,履行“道德”的规范,内化“道德”的原则,对增强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是“正确评价自己,增强自尊自信”,我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中的大多数同学虽都有自尊心,但只有极个别同学有相当的自信(还不能说有完全的自信),大部分学生却显得自信心不足。于是,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1)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写出3条以上自己的优点在班级进行大声宣读、交流,并希望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2)对于自信心不足不能写出几条优点的学生,发动其他同学说说他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尊自信。活动时我发现,许多同学由原来的忸怩羞怯转变成了落落大方,表现得相当自信,畅所欲言。特别是班级中的有些所谓的“差生”从原本“抬不起头来”到“眼中流露出喜悦”,甚至有的同学下课后还高兴的主动对我说,“他觉得自己也能把书读好,他决定从现在开始要认真读书了。”看到他们终于有信心确立奋斗目标,并不断取得学习和思想上的进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我从内心感到无比的高兴。特别是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我和同学们都真正感受到理论知识的现实指导意义。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升华和指导,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只有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索、自助学习、亲身体验的再发现过程上,才会激活课堂教学灵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西安中学)
(责任编校:周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