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并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
2014-12-11刘铁军
刘铁军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而幼儿生活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相互交往的频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孩子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协同游戏,当然是很快乐。可他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常常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陷入与家长沟通的尴尬,家长们也难免因了孩子之间的纠纷而大伤和气。究竟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如何利用好纠纷这一教育契机促进孩子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针对我们班的情况,我在家长接孩子时,与几位家长交谈起来。刘怡婷的妈妈认为,幼儿社会性教育难就难在独生子女“独”的客观现实,有的孩子不能容忍别的小朋友比自己强,有的孩子不能容忍别的小朋友和自己共同分享一件玩具,有的孩子甚至不能容忍别的小朋友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这些都导致他们之间的矛盾。对于“独”的孩子,灌输“谦让、合作、轮流、分享”等等概念是无效的,根本上需要孩子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在与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自己体验和感悟。矛盾是孩子学习的机会。刘怡婷妈妈为女儿设定了安全区域,在区域内小摩擦、小碰撞、小伤害,要自己解决,不能太娇气;区域外,大问题、大冲突,家长就要合理介入,所谓“纠纷不管,伤害介入”。家长和老师在关键时刻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帮助孩子合理解决问题。
卓远爸爸认为,要用孩子的眼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并对待孩子之间的矛盾。有些矛盾在成人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儿,但是在孩子眼里却是天大的事情。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洞察到孩子的动机和心理,体会到他的情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他举了卓远和小朋友争抢抹布作值日的例子,通过深入地了解。他认识到孩子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动机没有错,问题在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不合适。两个孩子的关注点都在这块抹布上,他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看到,还有别的工具同样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值日的目的。这时,开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往往比教给他是否还手,是否要告诉老师更为根本和有效。可以说.家长们在孩子与人相处方面的培养是颇动了一番脑筋。我搜集了家长们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了解决幼儿之间矛盾的几种策略:
一、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宽松的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可增加幼儿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融洽关系的发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压抑孩子,尽量减少对孩子不必要的干预,避免对生活细节管得太严、管得太死,否则容易造成幼儿觉得神经紧张,做事束手束脚,思维不活跃。
二、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矛盾的基本技巧,增强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遇到冲突时要先听听别人的解释;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自己不小心碰到别人或对别人造成伤害了要真诚地道歉、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交往中要尽量互相帮助。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矛盾时有发生,所有的矛盾都让教师参与解决,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矛盾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为此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三、对真正的攻击性行为要分析原因、针对引导
有时,也会发生真正的攻击性行为,对真正的攻击性行为要注意观察、分析原因,进行有针对而有效的引导教育。如班上的杨佳飞是个霸道、爱攻击别人的小男孩,很多孩子不爱跟他玩。经过家访了解,原来他的妈妈开着一家饮食店特别忙,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平时没时间管他就把他寄放在亲戚朋友家,常常爱把自己喜欢的别人的东西带回家,不遂心愿就打人,因为他比较小,大家都顺着他,所以一直改不过来,家里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责骂,使他形成被责备时就保持沉默且脸不改色,并抢理的习惯。孩子是幼苗,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充满爱心,而且有耐心,他们都会成为最可爱的人。
四、经常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学习,提高家长素质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实施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任老师,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与孩子的相互生活中,家长的各种行为都会无形中影响到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家长,家长应理智地看待孩子之间的矛盾,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当孩子被人“欺负”后,家长首先要镇定自己的情绪,并想法稳定孩子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讲出真相,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确定相关责任。接下来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总而言之,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冲突,父母应该视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尤为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教给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在遇到问题时采取积极的回应措施。